20國集團G20的第二次正式高峰會,日期放在本屆聯合國大會與氣候會議次日的9月24日,地點在這兩會地點紐約鄰近約一個多台灣距離的匹茲堡,有藉此兩會護航的作用,以掩飾西方的相當有氣無力。
上次4月2日倫敦峰會,尚因為是首屆並且首次抬捧金磚四國,而以皆大歡喜來掩飾,西方工業國G7的無力與無能;這回第二次不能再用皆大歡喜老套,而且實在也歡喜不起來──G7的亞洲堅強盟友日本,峰會前夕高姿態要與中國合作「東亞共同體」,並且雙雙高唱令工業國龍頭與峰會地主國美國頭痛的大減碳計劃。
西方有氣無力的原因,在上次倫敦峰會就已「定了性」,資本主義末期癌,主要在兩大死結難解:一是舉債消費已成為文明體系,只能以新債補舊債,而難以釜底抽薪根本解決;二是舉債文明的最大幫兇金融業本身,各種黑幕式的層層隔障,使公權力的監管,不是無從下手就是轉而落空。此次會前美國內部最大的爭執就是金融業的監管(8個月前被歐巴馬斥為無恥的肥貓們早已重新蠢動);歐盟內部在這方面更為複雜,德、法不與美國不同調,而英國更抱怨被監管得太緊。
匹茲堡兩天會議結果所發表的公報,在金融業監管方面,比倫敦峰會稍進步而具體,但未來執行能落實到什麼程度,仍有相當大的逃避閃爍空間。公報又說,振興經濟措施的時間可能再放寬,實際上拆穿了最近兩個月美國媒體一再放言經濟將復甦的謊言。而所謂振興措施,已進行了兩年7、8個階段而並未著效,唯一結果是把銀行與金融界的債務黑洞,轉嫁給了各國政府,也就是廣大納稅人。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與障礙,其實是多餘的話,有世貿組織WTO在那裡,用不著G20「純金融」會議多管;此次會前美國對中國的幾個貿易關稅壁壘,已經由官司解決,對歐盟方面也有勝算。抓避稅天堂其實是西方轉移目標,所逃之稅額與所鑽的法律漏洞,比起西方金融體系的腐爛潰瘍,九牛一毛而已。
所有問題的根本仍在西方金融資本主義,也就是現行的全球金融體系問題。這次匹茲堡會議,G7讓出了國際貨幣基金IMF的5%與世界銀行的3%投票權,給「新興國家」也就是金磚四國;這個微小變化,顯示G7不到黃河心不死的金融霸權既得利益惰性。
而兩年來為了填補美國與歐盟的龐大債務黑洞,所進行的兩種飲酖止渴的方法──舉新債償舊債與加印美鈔──匹茲堡峰會根本不談。峰會前西方金融界非主流意見,一再警告下次金融風暴與經濟再衰退的可能,也置之不理。所謂以G20取代G8,來建立「強大、永續、平衡成長架構」,不過是拖延免於全球經濟崩潰而已。至於拖到什麼時候、什麼情境,西方自己也不知道。
峰會前西方主流意見一再強調的「某些國家增加內需,可對全球經濟有助益」,則仍是把中國待釋出的民間消費潛力,看成西方資本主義群魔垂涎的唐僧肉了。G7 要把掌握了30多年的全球經濟論壇轉型交給G20,這個艱巨工程仍有雜音說G20之內有G2架構,而G7之內的日本已高分貝聲言要「脫美」,正在對中國伸合作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