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組工會」「要保障」聯合行動
訴求:開放創作者職業工會、納入職業保險體系
時間:2009年10月31日(周六)早上10點開始
地點:華山文化園區前廣場(台北市八德路1段1號)
「創作者職業工會」籌備會邀請所有創作者浮潛出水我們聯合現場的表演者要繼續拍攝”為什麼我們(他們)沒有職業保險”影片
並於10/31之10:31開始前往「闖空門」
「藝術只能當副業幹」,「藝術家根本不是個工作」,「每個人都是藝術家」,「藝術家沒有一定雇主一定工時所以不該有工作保障」,「藝術家無法認證」這些雪球一般滾來的懼怕,不是沒有解決之道!
放眼世界,德國在1983年即已開辦「藝術家保險」,對於「藝術家」的專業身份不僅找得出認定方式,其保險保括有:退休金、職災、健保甚至眷屬可以依附加保,保費僅是收入比例的7%比一般的保費還要便宜;甚至各地皆有「職業藝術家聯盟」來為藝術家提供展出空間、法律顧問、交流平台、藝術家福利。為什麼德國人敢面對,願意面對上述雪球般的疑問,而且提出這樣的解決之道?
2009年的今天,大家都在說文創,我們的消費者願意買上萬的門票去支持「太陽馬戲團」;而德國在2007年統計文創中的核心人口—創作者已達近百萬,這種蓬勃的創作人才的成長,來自於德國政府長遠有效的文化施政,更是來自於所有德國人民對於「創作者」「藝術家」這種專業的認知與支持,那麼台灣呢?
馬政府叫著要當文化大國,要大賣文創,卻任由創意源頭的「創作者」自生自滅,處於毫無工作條件與保障的狀況!在經濟發展裡,我們說「投資環境」,說「競爭力」,比較起在別的國家當「藝術家」所擁有的工作保障與文化施政條件,誰會選擇在台灣當「藝術家」﹖而我們的觀眾也只好去消費別國的文化藝術成果與創意結晶!
文建會長期在它的工作職責上休假,永遠不開張,逼得創作者只有前去闖空門,甚至竄往勞委會,往行政院,甚至往總統府去陳情:
正視我們的存在!正視我們的職業保險!正視發展文化藝術對台灣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他們)沒有職業保險影片會串點
http://blog.roodo.com/cwpu2009go
創作者職業工會連署(四百多人)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9091603490900
種植藝術blog
http://blog.roodo.com/plantartact/
「創作者職業工會」發起人名單
蔡明亮、湯皇珍、陳界仁、張忘、黃中宇、駱麗真、萬一一、劉秋兒、鄭詩雋、陳幸均、范姜峻宏、鄭美雅、蔡海如、蔡宛璇、Yannick Daudy(澎葉生)、高俊宏、陳仁彬、邱尚青、鄭國揚、楊浤淵、朱維立、孫克薇、林慧蓉、彭怡平、陳伯樺、林冬吟、葉家銘、吳尚霖、周書毅、胡永芬、劉怡婷(歡迎持續加入)
聯合行動聯絡人:
「創作者職業工會」籌備會 湯皇珍 0937-046991、
Alison 0921-891385
朱維立 0981-23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