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專家分析認為,受農民收入連續3年增長和對07年收入預期仍較高的影響,農村消費市場將更加活躍,農民純收入有望突破3,800元。
據中國財經報5月15日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中國農林牧漁業已經連續3年較快增長。估計2007年農林牧漁業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總產值和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實際增長速度都可能下降到5%以下。受農民收入連續3年較快增長和農民對2007年收入預期仍然較高的影響,農村消費市場將更加活躍。
在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基本穩定的情況下,農業的宏觀效益將會改善。糧食生產基本穩定,糧食供求總量緊平衡的狀況不會改變。其他主要農產品受到上一個生產周期供求關係不同的影響,增長速度會存在明顯差異,但供求嚴重失衡的可能性較小。經濟作物、畜牧業等市場需求比較大的農牧產品生產發展相對較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將會進一步提高優勢特色農產品、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等的比重,農業區域化、優質化和專業化更加明顯,現代農業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預期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水準有可能超過3,800元。
受到農產品需求增長的刺激,農民家庭經營中第一產業收入仍將保持穩定增加,但增速可能進一步放慢。2007年農民薪資性收入繼續高速增長,預計實際增長率將會保持在10%以上。
根據第一產業增加值自身執行規律,並按照第一產業增加值及其對GDP增量貢獻率和增速拉動率的二階自回歸,預期200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按上年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4%左右,農林牧漁業將保持適度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增幅及其對GDP增量的貢獻率和對GDP增速的拉動率較2006年進一步下降。考慮到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以及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期,第一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比重繼續呈下降趨勢,預期2007年這一比重將下降到11%左右。
受2006年農民收入增長較快和農村消費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和消費環境治理趨好等積極因素影響,2007年農村消費市場會繼續較旺,增速可能進一步加快。這對於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執行具有重要意義。
擴大農村居民消費的積極因素估計在2007年仍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根據收入消費支出變化規律建立多元回歸模型,通過選擇顯著影響農民生活消費因素進行預測,估計2007年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達到27,850億元,同比增長12%。估計2007年農民人均生產消費支出將可能首次超過3,000元。考慮到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可能有所回落,預期農民人均生活消費的邊際傾向將下降到0.79。由於邊際消費傾向下降不明顯,估計平均消費傾向基本穩定在0.79的水準。
2007年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期全年完成投資大約2兆元。但是,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可能仍然低於城鎮。因此,預期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到14%左右。
2007年,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雖然面臨國際農產品市場供求關係緊張,價格高等有利於出口的一些因素。但是,農產品出口也面臨綠色壁壘加強的困難。考慮到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增長的趨勢,一些農產品進口不可逆轉,同時,影響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最明顯的因素是國內農產品供求關係的變化。假設國內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2%,預期2007年中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將增加到700億美元以上,增長12%以上;農產品出口為330億美元以上,增長8%以上;農產品進口為370億美元以上,增長17%。農產品貿易逆差可能再度轉為擴大,預期全年農產品貿易逆差為37億美元。農產品進出口在全部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估計農產品出口佔全部出口貿易的比重將下降到3%以下,農產品進口佔全部進口貿易額的比重將下降到4%以下。
綜合考慮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期趨勢,以及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預期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可能較2006年有所回落。根據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和重要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假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際增長3%,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2%,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預期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可能突破6%,但這裏充滿變數。
(李雲靜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