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產業大老見馬 租稅協議踩煞車

2009/12/23

【林如昕、何醒邦、黃馨儀/台北報導】

放大 租稅協議將可減輕台商和台幹的繳稅負擔。圖為江蘇常州的台商光陽機車廠生產線。(李文輝攝/本報資料照片)

租稅協議將可減輕台商和台幹的繳稅負擔。圖為江蘇常州的台商光陽機車廠生產線。(李文輝攝/本報資料照片)

 兩岸租稅協議臨時喊卡,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上周四行政院長吳敦義臨時來訪,就是告知立法院,租稅協議有可能簽不成。據了解,變局的關鍵轉折之一在產業界大老表態,包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七名產業大老,主動求見馬英九總統,表達反對立場。

 據陸委會官員轉達給執政黨立委的說法,兩會在福州預備性磋商時,大陸方面突然改變課稅權主張,由原先談好的就源課稅,改為就地課稅,我方不可能接受,因而翻盤。

 怕惡意查稅 馬指示能緩則緩

 不過有關人士透露,技術性問題都不是關鍵,主要是台商反彈力道很強。包括郭台銘、張忠謀等七大產業大老,這個月主動求見馬英九總統,堅持反對此時簽署租稅協議,主要原因是中國稅務紀律未上軌道,不少台商碰到中國稅務官員惡意查稅。不只大企業有意見,中小企業也透過工總、商總等工商團體向馬總統遊說。據指出,業界大老的聲音的確影響馬的態度,向財政部指示「能緩則緩。」

 除了台商反彈的因素之外,也有些許政治因素。包括立委質疑,一旦簽署協議之後,稅務資料透明化,中國將掌握台商個資。儘管財政部說明,已和十七國簽署租稅合作,過去十年交換稅籍資料的案件只有八件,但台商投資大陸才是大宗,有藍委直言,「簽署國家中也只有對岸和我們有政治敵對問題。」

 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王振保也表示,中小企業因怕兩岸簽訂租稅協議後,恐會加重稅負或被查稅,產生「一頭牛剝兩層皮」困擾,才會反對洽簽租稅協議。

 稅協議。

 內容透明化 讓企業了解支持

 「若政府要消弭企業界的反對聲浪,就應將租稅協議內容透明化、公開化,企業才能真正了解與支持」王振保說,過去無論是中小企業或大企業,都不喜歡被查稅,如今已開放陸資來台,雙方若能有更明確的規定,對彼此都有好處,所以基本上仍贊成洽簽租稅協議,畢竟「企業不能只看到枝微末節的事情」。

 電電公會榮譽理事長許勝雄也指出,若企業未來要布局全球、進軍大陸市場,兩岸仍應加緊簽署租稅協議,才不會因小失大。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