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篇為「亞洲工運與政治」系列的第四篇,全文可見此鍵結。作者Han Ji-Won為韓國「社會進步聯合」(People’s Solidarity for Social Progress,PSSP)執行主任,本文由苦勞網特約記者陳寧中譯。
工運動能與韓國勞工政黨之演進
1987年,受到國內民主運動的影響,韓國的勞工運動也開始蓬勃發展。該年6月,數百萬的民眾於街頭集結,抗議獨裁政權,最後爭取到了總統直選制度,進而鼓舞了勞動條件普遍低落的工人們,發動一波波大規模罷工潮。自1987年7月至9月,就發生了3,749起罷工;總共有1,162個新工會成立,而許多黃色工會,後來紛紛轉變成民主、自主的組織。
這些新工會,並不僅著眼於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同時也關注韓國的政治議題,而工會對政治的涉入,則源自於兩個歷史因素。其一為獨裁政權對工會的打壓,其二則是許多參與學運的積極份子,進到了工廠,對工人進行組織,並傳遞社會主義革命思想。轉移陣地進到工廠的激進學生,將意識型態傳遞給工人,強化了他們對於獨裁政權的抗爭。這些積極份子,在大學中學習了各種社會議題,以及帶有革新色彩的思想(特別是社會主義),進而在建立與運作工人組織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經歷1987年的工潮後,韓國的勞工在1990年1月,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自主工運中心「全國勞動組合協議會」(Korea Trade Union Congress,KTUC。以下簡稱「全勞協」,其韓語拼音為Jeonnohyup)。這個全國性的工運中心囊括600個工會、193,000位勞工,其主要訴求是要為民主奮鬥,並爭取勞工權益,而這些口號,也代表了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整個韓國所發生的革命性改變。全勞協正式成立、運作後,就立刻發動了一波大型罷工,要求當時的勞動部長下台。全勞協在所發動的首次罷工中,號召了六成會員參與,1991年,全勞協再度發動總罷工行動,要求總統下台。但就在全勞協持續進行強力抗爭的同時,政府也對全勞協進行打壓,每年有超過500位工人遭到逮捕,超過3,000位工人被公司和政府部門解僱。另一方面,政府也透過遊說、甚至殺害工會領袖的方式,竭力阻止大型企業工會加入全勞協。由於政府的不斷壓迫,至1993年,全勞協的會員數下滑到僅剩原本的七成。
在1980年代與1990年代初期,工人運動的政治目標之一,是建立一個勞工的先鋒黨(如俄國的布爾什維克),許多參與此運動的激進派都為此奉獻。但隨著1990年代初,蘇聯政權解體,以及1991年在工運上所遭受的打擊(當年,數百萬包括學生和工人在內的民眾,在反抗政府的過程中,行動與思想遭受監控、鎮壓,而數千名積極運動份子更遭到逮捕),行動者開始將他們的視野,從蘇聯的社會革新模式轉往西方的福利社會模式。西方型態的勞工黨派成為工人所奮鬥的目標,而和資方合作以提升工人的薪資、就業與福利,也取代過去對於資方與政府的非妥協性抗爭,成為工會運動的第一優先。
這樣的轉變,特別是由未加入全勞協的大型企業工會推動所致。這些大型企業工會,有些由於受政府壓迫,而無法加入全勞協,但也有些是因為和全勞協的政治路線相左而未加入。1990年代初期,韓國出口成長,大型企業的獲利也水漲船高,因而能給予員工較優渥的薪資與福利。和中小企業相較,如現代(Hyundai)、大宇(Daewoo)等大企業的員工,薪資飛速成長,平均為中小企業員工的1.6倍,而全勞協的成員大多為中小企業的勞工。在1980年代時,兩群勞工之間的差異較不明顯,但後來,工會趨向在勞方和資方間取得妥協,使工人們變得較為專注於爭取薪資和福利措施,而非政治議題。
1995年,大型企業的工會組成「民主勞總」(Korea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KCTU),全勞協解散。民主勞總的成員包含大型企業工會、白領工會,以及先前參與全勞協的中小企業工會組織。而民主勞總的會員總數,則在許多黃色工會加入後,從最初的40萬人,增加到65萬。會員結構的改變,使民主勞總走向利益取向的工會主義,遠離了全勞協的激進意識形態。但路線的改變,並無法完全抹滅先前勞工運動中的激進意識。對戰鬥性、團結與革命精神的重視,也就是所謂的「全勞協精神」,仍然在主流運動路線已經轉向的時代,繼續影響著民主勞總。
1990年代中期以後,勞工運動的主要目標為建立產業別工會(民主勞總的性質僅為各個工會的聯合組織),並成立諸如德國「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SPD)的勞工政黨。這樣的改變並不意外,因為工人所要的,是一個有效、能向政府爭取到福利的政黨組織,而非發動革命、建立一個新政府。特別是,在1996到1997年間之冬天發動的大罷工,以及1997年的總統大選,均讓行動者更加認真地看待組織群眾性勞工政黨的訴求。當政府的勞工政策走向新自由主義,包括制定法律,讓資方能更輕易解僱勞工、增加非典型僱用,並讓工時更加彈性化,民主勞總透過發動大罷工,在與政府的搏鬥中,贏得了勝利。但當民主勞總理事長參選總統時,卻得到了恥辱性的慘敗。1996到1997年間的大罷工,象徵了民主勞總在韓國的實力,但民主勞總理事長卻僅在選舉中獲得1.1%的選票。工運人士認為,唯有組織一個穩定且強大的勞工政黨,才能夠讓工人在選舉中勝選,而將選舉的挫敗、無法贏得更多選票的原因,歸因於組織形式的問題。換句話說,這些工運人士想像,若成功組黨,以黨的形式來組織工人,他們將能夠做得更多、更有效!
就在同時,韓國的經濟在1997年底大崩盤,「國際貨幣基金」(IMF)旋即進入,掌控國內經濟。公司紛紛大批裁員,政府更開始修法,使企業能更輕易解僱員工,並制定其他新自由主義式的政策,但在大選之後,民主勞總已無法再發動罷工或者其他形式的強力抗爭。1998年,現代工會發動了罷工,但後來卻在資方開出僅解僱女性員工、保留男員工的條件下,便與之妥協。在該次工人的投降之後,勞動彈性化程度大幅增加,2001年,非正規職勞動者的比例高達總勞動人口的56%。儘管如此,民主勞總卻沒有能力去組織這些非正規職勞動者,也無力為他們的權益抗爭。民主勞總過去在社會上作為勞工代表的主體位置,受到保守媒體、政黨甚至工人本身的威脅,經常被認為是僅代表貴族勞工的工會組織。
在上述的情況下,2000年1月,「民主勞動黨」(Korea Democratic Labor Party,KDLP)在民主勞總的全力支持下成立。民主勞動黨最初有13,000名成員,在2000年的大選中慘敗,但卻在2004年的大選中,贏得了13%的選票,13位民主勞動黨的領導人物得以進入國會。許多人都對民主勞動黨這個1960年代以來韓國首個勞工政黨的勝利,感到訝異,而其黨員也迅速增加,到2006年時,共有77,000位成員。但在成功的另一面,工會數目卻再再被削弱,不但會員數驟減,其社會地位也大幅受到威脅。大量的非正規職勞動者起而為自身的勞動條件奮戰,但民主勞總並未全力支持他們的抗爭。
由於民主勞總對社會的看法,造成民主勞動黨的負擔,因此民主勞動黨曾考慮能脫離民主勞總,但卻徒勞無功。一來民主勞動黨的資源,仍然來自於民主勞總,且絕大多數的韓國民眾,也認為民主勞動黨是民主勞總的一部份,而從勞工運動的角度來看,這點無疑是正確的。
圖1:2004年至2008年間,民主勞動黨得票率百分比與民主勞總發動的罷工次數對照 說明:下方時間點自左而右分別為:2004年國會大選;2005年;2006年地方議會選舉;2007年總統大選;2008年國會大選。兩條曲線,顏色較深的一條代表得票率;較淡的一條代表罷工次數。
上面的圖表分別畫出了每年的罷工次數,以及該年民主勞動黨的得票率,兩者都在2004年後下滑。由於韓國缺乏穩定的勞、資、政協商機制,因此罷工次數的多寡,間接顯示工會的力量大小。此外,由於政府將大部分罷工視為非法行動,所以罷工也受輿論影響,工人必須得到輿論的支持,才有機會勝過政府與資方。因此,當民主勞總提出的意見越受大眾認同,便會使得罷工次數增加,也會使得大眾對民主勞動黨的支持上升。
簡言之,1998年之後,民主勞總由於無法有效對抗新自由主義的衝擊,因此使得一般大眾對民主勞總產生負面觀感(這些負面觀感還來自於,在與新自由主義的對抗中,工會是由那些滿意於目前的薪水及勞動條件的主流會員所把持的),進而影響民主勞動黨的政治地位,顯示民主勞動黨很難在一個勞工運動停滯的社會中屹立不搖。
勞工政黨成立後的得與失
若要說勞工政黨組成後有何得,其實並不清楚。這個政黨在國會中僅佔3%的席次,很難產生顯著影響。面對執政黨與反對黨兩大黨的夾殺,尤其是大眾一向公認前總統盧武鉉(任期2002-2007)具左傾色彩,民主勞動黨有時甚至被認做是親政府黨派。
2007年總統大選,民主勞動黨僅獲得3%的投票率,而在2008年的國會大選中,亦僅贏得五席國會席次,只達到2004年所選上席次的一半。除此之外,民主勞動黨更在總統大選過後,分裂成了兩個政黨,分別代表組織內的「主流派」與「左派」。這次分裂,起因於左派對於主流派以非民主的管理方式及教條意識形態來經營民主勞動黨,感到不滿而要求主流派負責。特別是在於對待北韓的態度上,左派過去就抨擊北韓不民主的政府體制及社會結構,但主流派卻承認北韓政權,認為其具有足以改善南北韓關係的潛力。主流派不接受左派的要求,最後左派脫黨,另組「進步新黨」(New Progressive Party)。民主勞動黨的此次分裂,影響了民主勞總,也影響其他的勞工運動,民主勞動黨不再是韓國國內唯一一個代表工人的政黨。(編按:民主勞動黨內的左派,在韓國通常被稱為「平等派」,而主流派則被稱為「自主派」。關於民主勞動黨的黨內路線爭議,可參考延光錫發表在苦勞網的一篇文章〈走到十字路口的南韓進步政黨運動〉)。
而勞工政黨成立後的失,則要比得來的清楚許多。首先,許多工運領袖紛紛從工會轉到黨的運作中,而使得民主勞總缺乏強而有力的領導。這些工運領袖對於成為立法者的興趣,高過於運動者本身。他們專注於媒體版面,以及中庸溫和的輿論,而非如何組織運動及強化工會;他們著眼年度選舉,而非對工會成員的勞教與訓練,使得民主勞總內部教育與訓練的功能弱化。很快地,韓國的勞工運動便遠離草根。在2007年與2008年的選舉中,勞工政黨在勞工大城蔚山,竟被保守政黨擊敗,工人們把票投給了保守黨候選人,而非他們自己的勞工政黨。
現在,民主勞總在國內正面臨不少大麻煩。一方面,部份領導人物身陷性侵犯醜聞與貪污風波;另一方面,如地鐵工會等大型工會,正嘗試脫離民主勞總。而當經濟危機爆發,大批非正規職與中小企業勞動者遭到裁員,民主勞總又沒有挺身而出採取特別行動。
從歷史軌跡中,我們可以看到,工運政治的圖像再清晰不過。工運政治應該立基於廣大的社會運動,而非主流政治場域。工運領袖們應該將焦點放在如何重整工人運動的草根組織,而非浮誇的政治作秀,並且應該花心力組織非正規職與中小企業勞工。切記,工運政治的成果,乃是民眾運動累積而得,而非來自於政治本身。
◎編按:關於本文末提到的性醜聞,刊載本文的Asian Labour Update同一期,刊末的亞洲勞工動態剛好有一則相關的報導,在此特別翻譯出來供大家參考。
民主勞總因醜聞而總辭
(2009年)2月9日,民主勞總的領導班子集體總辭,以表示對一名資深幹部涉入性侵犯醜聞負起責任。這件醜聞為工會的聲望留下了缺陷,醜聞爆發以來,已經招致嚴厲的檢視與批評。
在一名民主勞總資深幹部性侵犯一位婦女未遂之後(編按:她也是工會會員),據傳民主勞總曾試圖說服當事人保持沉默。這位女性1月間曾提供藏身場所給當時受到政府追捕的民主勞總理事長Lee Seok-haeng(編按:因抗議美國牛肉進口的政策)。在該前理事長最終遭到逮捕之後,涉案的資深幹部試圖性侵犯這位女性。
這是民主勞總自1995年成立以來的第四次總辭。2002年,在一次電力公司的爭議中,領導層因為有人對於罷工後的協議表示不滿而下臺。2005年,因為某名副理事長涉入接受賄賂的事件,領導層總辭。
在此次總辭之前,民主勞總正上緊發條準備面對諸如非正規勞動保護法修正及失業高漲等議題。
此件民主勞總的醜聞在媒體間產生許多討論,包括工會中的男性宰制文化。
資料來源:《韓民族日報》(Hangyoreh),2009年2月10日,以及其他媒體。
點閱 亞洲工運與政治 可閱覽本系列報導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