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公民要打破科技發展的專家情結

2010/01/16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最近網路上一篇翻譯文章〈洗澡洗再快也不夠:為何個人改變不等於政治改變?〉,引起網友眾多討論。其中談到,就算竭盡個人努力調整生活方式,試圖減少環境負擔(例如洗澡洗很快、節約家庭用水與能源、只搭大眾運輸工具、吃素等),這些個人的改變對於解救目前的環境危機卻是杯水車薪,因為最大的污染源和環境權殺手,都是那些渺小個人無法觸及的權力集團:政府、跨國企業、資本主義。文章看似悲觀、唱衰所謂的「環保意識」,但作者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凸顯唯有公民自發組織起來,挑戰龐大複雜的結構權力,才有可能造成深刻的改革。

讀過這篇文章,倒是讓我延伸出其他的思考。許多主流意見在評論重大開發案爭議時,似乎都會將事件簡化成經濟發展對抗環境保護的兩個對立極端,忘記了這當中牽涉到的是實實在在「人」的日常生活。而既然是生活方式,就應該有不同的選擇。然而,衝突的來源往往是因為某項技術發展的獨斷(例如將大部分資源投入高科技產業和高污染的石化工業、忽視農業發展),人們被迫只能「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就是所謂的「專家」──到底是誰在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

專家的傲慢

相信參加過任何大型開發案相關公聽會或者審查會的人,都對這樣的景象不陌生:台上簡報的公部門官員或工程公司人員,展示製作精美、圖表數據齊備的power point簡報檔,輔以專業措辭,侃侃而談,提供「專業」意見,末了也許加上一句「而對於部分地方居民的疑慮和反對意見,我們會再加強溝通」;鏡頭轉到台下,一群年事已高的農民、漁民(他們往往從中南部搭夜車北上、在會場中甚至沒有被安排座位)緊盯著台上的簡報,臉上表情除了疲累之外還有疑惑,這時如果問問他們其中任何一位,大概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專家講的,我們聽不懂啦!」

這個真實的場景,除了反映出專業和民眾之間的距離外,更是科學傲慢與不同風險認知的對峙。當專家力陳開發案(可能是科學園區、水庫、石化工廠、核電廠、或者垃圾掩埋場)合乎各項環保標準、安全無虞時,常常另一邊就有農漁民或者當地居民站起來駁斥:「到時候工廠蓋起來了,誰還敢買我們這邊的農產?吃我們這邊的魚?」「我們平常用的灌溉水出現怪味了,還說廢水合乎排放標準?」「海邊弄工程不會影響生態?漁獲量明顯就減少了啊!」

然而,雙方吵得面紅耳赤之後,往往還是科學理性得到勝利。「非專家」在這個「專業」戰場上總是吃虧:對於「專家」來說,忠於自己的專業發言是安全的;對地方居民來說,就算意見表達是基於生活經驗的歸納和日常的直接感受,但在「專業」掛帥的場域裡,你必須學習專家的語言和論述方式為自己辯護,因為那才是一切判定的準則。一批批的專家本於「科學證據」發言,許多農漁民未來數十年的命運,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決定,專家口中的「加強溝通」,也就註定是一場徒然。難怪許多環保前輩感嘆,環評制度的建立,反而更加強了科技至上主義,與自己居住環境有切身關係的人,只能用身體或者情緒語言表達憤怒,變成主流媒體眼中的「不理性」。

常民知識經驗應該被重視

再回到文章一開頭所說的個人改變,其實不應該被全然否定,或許該是時候好好思考如何提昇常民知識(lay knowledge)和常民專家(lay experts)的重要性了。常民知識的生產主體不是技術官僚,而是地方居民與環境深刻互動過後慢慢累積的生存策略、記憶和情感,政策制定過程中如果忽略了這一塊,那麼生產出的東西就像無菌真空實驗室做出的實驗結果:精準無暇,卻可能不切實際。

專家必須放下理性的傲慢,承認科學的「不確定性」,並將風險的詮釋放進公眾議題的討論範圍,如此才符合多元的民主精神。而常民經驗也必須提昇自身的認可度,才能進一步與技術官僚進行對話。如何做起?值得行動者一起來討論。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