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9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上周五在回应有关谷歌(Google)在中国命运的提问时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谷歌在中国,就像中国企业在非洲。
姚坚想说的是,像中国在非洲寻求扩张时一样,谷歌在中国也需要适应当地的法律环境。他暗示,这对于中国和谷歌一样,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姚坚说,最近中国企业在海外运营“遇到了很多问题”,在非洲,怎样保护环境,尊重当地就业,尊重当地工会,尊重当地宗教,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面临的问题。
他说:这些是东道国──不论是非洲还是美国──的必然规范(比如……),总之是要尊重东道国的法律法规,不要给别人造成污染,不要给别人带来环境问题,非洲是一片绿土,我们需要为他们修建更多的道路,给他们带来就业、就学和健康等等。
然后姚坚强调说,中国仍在发展,仍然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官员用来描述他们所期望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常用语。
他说,包括谷歌公司在内的在中国的外资公司,都应当遵守国际规范,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公共利益和文化传统,承担相应的责任。他的意思是说,谷歌推行自己的准则,可能会破坏中国社会的稳定。
但姚坚的比方并不十分贴切。中国投资者在非洲涉及的是采掘工业,把石油和资源带回国内喂养其庞大的经济体,他们的运作并非根植于非洲当地市场。
而谷歌的业务是要让中国的网民点击它的搜索引擎。这就意味着要在一个努力从几十年计划体制转型、但政府仍控制着信息渠道的主要经济体中推进信息的自由流动。
中国还没有遇到这样的考验:如果一家中国大公司在投资非洲时,也像谷歌在中国一样和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发生一种根本性的碰撞,这样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可能会像谷歌一样发现,投资国外可能比仅仅是遵守法律条文要更为复杂。
J.R. Wu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