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控告HTC的真正目的

2010/03/31

Apple 涉及專利訴訟官司的新聞並不少見,但這起官司卻特別引人關注,因為背後涉及了過去 Apple 的親密合作伙伴、現在卻是激烈競爭對手的 Google,這場官司的重要性為何?Apple 與 Google為何會反目成仇? -- 文:

2010 年 3 月上旬,Apple 對智慧型手機競爭對手:來自台灣的 HTC 提起訴訟,控告其非法使用 20 項涉及 Apple iPhone 用戶介面、基礎構架、硬體的專利擁有權。這起訴訟已正式向德拉瓦州地方法院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但 HTC 涉嫌侵權的具體專利並未獲得公佈。Apple 涉及專利訴訟官司的新聞並不少見,但這起官司卻特別引人關注,因為背後涉及了過去 Apple 的親密合作伙伴、現在卻是激烈競爭對手的 Google,這場官司的重要性為何?Apple 與 Google為何會反目成仇?請看我們下面的分析。

▲Apple 執行長Steve Jobs 認為 Google 模仿 iPhone 手機的做法已經「背叛了與 Apple 之間的聯盟關係」。

Steve Jobs 憤怒提告

來自內幕人士的種種訊息都指出,Apple 對 HTC 發起訴訟戰絕非只是花拳繡腿一番。日前 Steve Jobs 對媒體公開表示:「究竟是眼睜睜的看著競爭對手竊走我們的專利發明,還是採取行動作出反擊?我們決定選擇後者。我們認為競爭有利的,但對手應該自主創新、而不是剽竊我們的技術」。

除了產品研發部門之外,Apple 的法務部門恐怕是該公司最忙碌的部門之一,日前的專利訴訟使得 Apple 的大名再一次出現在 ITC 受理的案件中,幾個月前該公司與 NOKIA 曾就類似原因互相指控。目前 ITC 已決定分別調查兩家公司有關侵犯專利的控告。 另一方面 ITC 也著手調查了 KODAK 對 Apple 的起訴。這家相機廠商聲稱 Apple 非法使用其專利,涉及包括圖像預覽、不同解析度之下圖像處理等專利保護技術。

▲HTC 代工的 Google Nexus One 已提供多點觸控功能(摘自 Google 網站)。

乍看之下,Apple 與 HTC 之間的訴訟戰僅涉及兩家手機製造廠,但產業人士卻有不同的解讀:涉及專利部分、尤其是關鍵的「多點控制」內容均針對由 Google 負責研發的 Android 作業系統,Apple 透過這次訴訟「對 Google 公開宣戰、但表面上卻沒有正面交鋒」的意味十分明顯。隨著採用 Android 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快速上升,全球兩大科技巨頭 Apple 與 Google 過去 12 個月的關係快速惡化,幾乎已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國外媒體報導消息人士日前透露,Apple 執行長Steve Jobs 認為 Google 模仿 Apple iPhone 手機的做法已經「背叛了與 Apple 之間的聯盟關係」。在一次內部會議中,Steve Jobs 曾表示「我們並未涉足搜索引擎業務,但 Google 卻跨入手機產業。Google 想要扼殺 Apple iPhone 但我們絕不會讓他們得逞」。Apple 最高領導人的這番宣誓立刻得到會議上員工「如雷般的掌聲」。

Apple 不敢掉以輕心

Google 與 Apple 可說是當今全球科技產業的代表,更是代表美國科技產業的 NASDAQ 指數的權重股。基於 3 月 17 日 NASDAQ 收盤價,Microsoft(微軟)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市值高達 2,599 億美元。而 Apple(市值 2,032 億美元)與 Google(市值 1,798 億美元)緊追在後,領先之後的網通大廠 Cisco(市值 1,504 億美元)、商用軟體巨人 Oracle(市值 1,276 億美元)、電腦晶片龍頭 Intel(市值 1,228 億美元)、全球第二大電信業者 Vodafone(市值 1,198 億美元)、手機晶片大廠 Qualcomm(市值 654 億美元)及電子書與雲端服務大廠 Amazon(市值 562 億美元)。

▲Apple 投入大量資源打造一款獨具一格、與眾不同的智慧型手機,該公司採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來保護 iPhone 獨有的特性也能讓人理解 (摘自 HandcellPhone)。

長久以來 Google 的商業模式一直有別於其他競爭對手。Google 提供的服務多為免費,主要包括了三大類別:搜索(Search)、瀏覽(Explore)與通信(Communication)功能,最為人所熟知的當為搜索功能。 Google 從獨霸搜尋引擎開始,每筆搜尋結果的數據也都會回傳給 Google 的資料中心,這使得該公司掌握了關鍵核心價值:消費者偏好(Preference),Google 也希望將這樣的獲利模式也延伸到了其他的服務上,如 Google Docs、Translates 等功能。過去數年 Google 不惜成本大幅延攬 IT 電腦科技產業的菁英目的就是搶先一步洞悉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的最新趨勢動向。Google 始終認為隨著網路的興起,瀏覽器未來勢必會取代作業系統的角色,但為了達到這個理想境界、必須先行跟隨市場脈動爭取到最有利的戰略位置。Android OS 系統、Chrome 瀏覽器以及目前 Google 正在完善的 Chrome OS 系統都是如此概念下的產物,最終目的是實現「瀏覽器即是作業系統」的理想。

▲去年 Google 收購 AdMob 之前 Apple 也有意收購,雙方因此有所爭執(摘自 AdMob 網站)。

然而雖然企圖心積極,除了搜索引擎之外,Google 在個人電腦上應用的擴張並不如預期般順利,主因在於最大競爭對手微軟不但擁有 PC 作業系統的壟斷性優勢。相較於全球 PC 市場 9 億的使用者,2008 年全球手機用戶約 40 億,著眼於全球手機市場的用戶更多,Google 判斷這是延伸過去成功經驗的機會,Android 系統因此誕生。Google 對於 Android 系統的推廣策略擷取了 Apple 與微軟的成功經驗。不但仿效 Apple 在智慧型手機產業所需的三大核心:硬體、軟體與服務,也參考了微軟當初搶佔 PC 市場的勝利方程式:將其軟體開放給許多終端硬體廠商以達到「機海戰術」的目的。

▲Google 對於 Android 系統的推廣策略擷取了 Apple 與微軟的成功經驗。

在以 HTC 為首的手機廠商大力支持下,Android 系統市佔率在過去 12 個月快速上升,許多業者紛紛展示以 Android 系統為核心的其他產品: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還包含 Smartbook、Tablet Computer 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Set-top box 電視機上盒甚至網路電視等。這種 Android 裝置「遍地開花」的情況已象徵嵌入式系統已不再拘泥手持裝置,未來將積極往消費性電子市場滲透的趨勢。從剛剛結束的 2010 年 CES 展會中,我們不難看出 Android 作業系統的光明未來。隨著現有應用和正在發展的應用獲得倍數效果之下,將 Android 導入至數位家庭相關應用將是大勢所趨。所涵蓋的範圍擴及網路數位電視、數位相框、Set-top Box、Blu-ray Player 藍光播放器甚至汽車電子、家庭自動化都可能成為 Android 系統跨入的領域。這不但掠奪了 Apple iPhone 的市場、甚至威脅到 iPad 與 Apple TV 的潛在客戶群。也難怪 Steve Jobs 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對 Google 開戰。

▲許多業者紛紛展示以 Android 系統為核心的其他產品: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還包含 Smartbook、Tablet Computer 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Set-top box 電視機上盒甚至網路電視等。

兩大科技巨頭反目成仇

由於過去有著共同的敵人:Microsoft,Google 與 Apple 一度曾是親密的盟友。Google 創始人 Sergey Brin 與 Larry Page 也一直將 Jobs 是為事業上的導師,並經常性的拜訪 Apple 的加州 Cupertino 總部。現任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與 Steve Jobs 過去相處也非常融洽,這點可從三年前 Apple 在 Mac World 2007 大會發表革命性產品 Apple iPhone 時,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也一起現身接受訪問得到證實,至今 Google 仍是 Apple iPhone 網路搜索和地圖服務的供應商。當時 Eric Schmidt 甚至開玩笑說雙方合作是如此親密無間,兩家公司甚至可以考慮合併並改名為「AppleGoo」。

▲現任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與 Steve Jobs 過去相處非常融洽,如今卻有所改變。

雖然過去是親密盟友,但隨著 Google 宣布進推出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Android 之後,雙方的關係急速降溫。海外媒體根據對二十幾名科技產業分析人士、矽谷風險投資人和兩家公司的現任及前任雇員的採訪,過去兩家公司高級主管多次在會議中劍拔弩張。Steve Jobs 始終認為 Google 背棄了盟約,推出在外形、技術和風格上均模仿 Apple iPhone 的智慧型手機,並經常在會議中譴責 Google 抄襲 iPhone 功能的做法,但 Google 高管則在會議中表示 Android 的原型並未剽竊 iPhone。2008 年在一次於 Google 總部舉行的會議中,Steve Jobs 憤怒的警告 Google 高級主管,如果該公司敢在智慧型手機系統內加入多點觸控技術,Apple 絕對會透過法律手段來討回公道。另有消息指出 Apple 可能會轉而與微軟合作,讓 Bing 取代 Google 成為 iPhone 的搜索引擎與地圖服務供應商。

▲外界認為 Apple 與 HTC 的官司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其原因部分歸結於 Apple 為 iPhone 設置了一條難以逾越的「專利保護壁壘」 (摘自美國專利局)。

訴訟結果充滿變數

在 Apple 宣佈控告 HTC 專利侵權後,不少產業分析師指出這場紛爭短期內不會有結果。Needham 證券公司的分析師 Charlie Wolf 表示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其原因部分歸結於 Apple 為 iPhone 設置了一條難以逾越的「專利保護壁壘」。Apple 投入大量資源打造一款獨具一格、與眾不同的智慧型手機,該公司採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來保護 iPhone 獨有的特性也能讓人理解。業界普遍認為這次控告 HTC 是 Apple 向 Google 發起訴訟戰的前奏,試圖延緩 Google 在手持裝置市場上擴張的腳步。雖然 Apple 僅針對 HTC,但這起訴訟的結果將牽連其他手機廠商如 NOKIA、MOTO、LG、Samsung 以及 Google。雖然 Android 系統最新版本加入了多點觸控功能,HTC 率先在產品上開放多點觸控特色是引發 Apple 這次採取行動的導火線。

針對這場專利權官司,Google 已表示雖然並非是訴訟當事人,但將「支援」HTC 打贏官司,私下一些 Google 高管也表示擔心該訴訟將延緩 Android 陣營擴張的步伐,因為其他製造商也擔心步上 HTC 的後塵。目前普遍認為 Apple 有機會在投入數百萬美元的訴訟費後如願獲得勝訴,但這場官司持續數年時間將不可避免,最可能的判決結果估計是庭外和解,HTC 將被勒令移除手機內涉及侵犯 Apple 專利權的功能、或是轉而向 Apple 支付授權金以獲得使用權利。不過若 Apple 一旦敗訴,Apple iPhone 銷售量將在2011年下滑,並在隨後幾年持續受到影響。

▲雖然 Apple 僅針對 HTC,但這起訴訟的結果將牽連其他手機廠商如 NOKIA、MOTO、LG、SAMSUNG 以及 Google。

此宗專利權官司立案之後,許多科技界人士也將焦點轉移到當今的專利權生態,以及許多跨國企業將專利權作為阻止競爭對手進入的保護壁壘、或是專利戰爭中的交換籌碼是否合適的議題上?專利保護發明者的智慧財產權,但若專利牽扯到整個社會的利益、而嚴苛的專利壁壘又造成幾乎壟斷的地位時,是否保證專利擁有者的權益就成為很微妙的話題,最有代表性的個案就是 CDMA 通信技術的專利霸主高通(Qualcomm),從技術上來看,CDMA 的確較 GSM 技術優秀:CDMA 是一種平滑演進,無論是系統還是終端都具有非常良好的向下兼容特性。但早在 CDMA 發展之初,Qualcomm 就開始從產業鏈抽血、向各個參與者收取高額專利費同時建立嚴格的專利壁壘,這嚴重阻礙了產業鏈應用技術的發展,最終整個通信產業選擇放棄 CDMA 與 Qualcomm 並另起爐灶,可說該公司替自己掘了墳墓。

▲多點觸控技術可謂智慧型手機或其他手持性裝置的關鍵控制技術,未來是否只能讓 Apple 的產品獨享?這將考驗美國專利法官審理時的智慧。

事實上越來越多國家在裁決專利權官司時,傾向從整體產業的利益、而不是單一企業的利益來考量。最好的例子是磷酸鋰鐵電池的專利權:由於鋰鐵電池技術關係著整個汽車產業的未來,各國專利局對此處理的態度異常審慎:2008 年 12 月 9 日歐洲專利局(EPO)裁決撤銷了授予德州大學對 LiMPO4 的歐洲專利擁有權,也裁決撤銷了德州大學 Goodenough 等人在歐洲的專利,這項判決等於消除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材料在歐洲侵權的任何風險。多點觸控技術可謂智慧型手機或其他手持性裝置的關鍵控制技術,未來是否只能讓 Apple 的產品獨享?這將考驗美國專利法官審理時的智慧。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