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05月26日(三) PM02:00-PM04:30 (共2.5小時)
地點:紫藤廬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主辦單位:無殼蝸牛聯盟+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參與學者:王鴻楷 │ 李幸長 │ 林盛豐 │ 夏鑄九 │ 張金鶚 │ 楊重信 │ 蔡志揚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由都市更新獎勵看待都市計畫發展、都更機制的評論與住宅人權的尊重
台北市政府為加速市區中老舊建築汰舊換新的速度,推動30年以上中低樓層住宅重建的都市更新政策,以建築容積獎勵從原本上限1.5倍,提高到2倍的誘因,增進建設公司或都市更新公司參與的意願。
但此一政策的落實,所影響的層面將非常廣大。
以城市整體發展影響來論述。都市容積是採總量管制的概念來訂定,藉由區域的人口數量、密度與公共設施等,計算出基準的容積率。任何的容積獎勵,皆會增加居住人口的密度,進而降低公共設施的服務水準,使環境品質降低。今日的都市政策依舊以容積做為促進更新的手段,對整體都市環境將有何影響?
以都市更新機制來看待。台北市的建築容積總量上仍有餘,但大多分布於台北舊市區,諸如萬華、大同等區。這些地區因產權複雜與區位問題,再多的容積獎勵,這些對建商來說仍是無利可圖,又在都市更新興辦程序複雜的現狀下,自辦更新仍是個難題。這些地區,政府應該提出何種因應的機制,來解決這些迫切需要更新的頹敗地區,以促進環境的改造與自力辦理的可能性?
以住宅人權的角度出發。都市更新以多數決的方式進行,反對更新的地主多被灌上「釘子戶」的汙名,並在「排釘子戶條款」的運作下,多被迫遷移與妥協;而原租賃於此處的承租戶,也在都更運作下,也必須搬離。由都市更新所衍生種種的人權問題,我們該如何檢視?
我們希望能夠邀請各位先進團體,一同參與這場論壇,除能夠聽取您的意見,也期待藉由這一次的機會,使得一般大眾對於都市更新與容積有更深的理解與認知。
論壇流程
14:00 主持人開場、介紹與會貴賓 主持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夏鑄九
14:10 主題論壇
1.都市計畫與容積獎勵的角力與關係 引言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 楊重信
2.現有都市更新機制的看法與調整 引言人:實踐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林盛豐
3.住宅人權的維護 引言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名譽教授 王鴻楷
主持人小結
15:00 中場休息暨媒體訪問
15:20 綜合座談 主持人:夏鑄九
※與談人評論: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張金鶚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環境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蔡志揚 無殼蝸牛聯盟發起人 李幸長
※引言人補充、回覆: 楊重信 林盛豐 王鴻楷
※開放現場聽眾提問 ※結語(請主持人做結)
16:30 賦歸
聯絡人: 施媖之 yingchih.shih@gmail.com 02-23656515 0973-18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