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私下的場合,我聽到文化局長史哲向在地中生代藝術家懇切地說:我要讓高雄的文化藝術被看到、也要讓藝術家有錢賺!但大家要理解他的苦衷,文化沙漠化或文藝界不受重視,乃是「結構的」問題啊!!
日前於PeoPo新聞驚見苗栗劉大縣長三更半夜派怪手到百姓稻田中挖挖挖,讓我見識到台灣斷人生路和毁人生活方式的大人物,不見得是財團或黑道,近來更常見到的,是源自政治機器的「結構」–公部門「依法行政」的暴力。挾著地方開發、都市更新及地方建設,硬逼著人民流離失根的現象,在全台灣各地,越來越常看到。例如高雄市政府新建工程處(99/06/08) 最新公告,鼓山臨海二路臨港線便道即將通車,可貫通高雄港區。官方強調此一交通及景觀美化案能連結休閒自行車空間、並提昇鼓山區聯外交通及地區繁榮。
官逼民反,合理!本聯盟嚴正指出,這條路乃市府錯誤的公共工程,證明市府及民代全無從「結構的」視野檢驗在地文化經濟要如何復甦的問題。才短短400公尺,就花了人民4,000萬的納稅錢。更重要的,施工截斷了打狗驛,使百年工業文明形同荒野,使哈瑪星及鹽埕長年受輕忽的發展維繫在一條速成的、迎接大型遊覽車的柏油路,而不是建立在南台灣的文化命脈、高雄的臍帶–打狗驛。
時序推回2008年中,文史及環保團體、鐵道文化團體苦口婆心:「此路不可開」。針對文化保存及復育,如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長謝明勳強調打狗驛保有全台僅存的明治末期施工風格。另外,哈瑪星文化協會理事長張來喜、高雄市文化導覽協會理事長黃暉榮、文化愛河協會理事長許玲齡等提出鼓山哈瑪星社區經濟或交通發展的替代方案,認為短缺的停車空間能以接駁公車解決,不應再闢停車場。同時,民間提出的做法也部份得到地方公僕支持。如當時市議會教育委員會,包括連立堅、李文良、黃柏霖、周玲妏、童燕珍及陳麗娜等議員,曾經率媒體實地考察,雖同意開路,但也要求市府承諾縮小路面、不拆鐵軌、用可逆式工法。
文化的深度要靠長期的檢驗,也應超越既存的政經結構,不論阻力多大。因為文化、環境或歷史,常不可逆。
兩年來,我要問:至今仍關注此南台灣文化命脈的聲音,何在?鐵道迷還是市民?2008年底文化局長史哲曾舉辦「哈瑪星濱海鐵路慶祝活動」讓民眾開心搭尾班車時,還提出鐵道文化園區的構想。但打狗驛「百年風華再現」已成了供人憑弔的「告別祭」,因為2009年初,都委會就變更打狗驛為重度商業區,欲配合都更案開發商業大樓。今年又已通過細部開發計劃。此間,運動團體仍在,如哈瑪星文化協會、柴山會、縱貫線鐵道保存協會、南方野盟及本聯盟等團體仍持繼批判市府或地方民代的誠信。看吧,今年民代紛豎立的競選看板上,有無任何議員表示是此「便道」完工的推手?我們將要驗收工程,小市民要問官方工程中的歷史及文化(經濟)政策,到底是什麼?
據悉,例如稍早被文化局強力介入延標的流音中心,看似弔詭地官方有點文化的SENSE?不過,如同各界嚴厲質疑苗栗怪手剷壞地方獨特的農業命脈,有了都委會「依法行政」的保護。文化始終在面對結構的問題-那是我們熟悉各城市大秀其工程文化,總在高談都市人愛聽的語言:幸福城市!愛台十二大建設!!因為結構,市府至今就能放任北號誌樓等歷史建築成荒蕪一片?甚至明著地破壞文化資產後,都發局及內政部營建署於文資審查期間還大舉招商?因為結構,高雄就只能有開發不完、剪彩不斷的工程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