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23 * 中國時報 * 【洪正吉/台北報導】
富士康發生跳樓事件後,外界以「台灣之恥」批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讓郭氣得「跳腳」,近期再發生員工應酬案,又被外界炒作,郭台銘不僅說出台灣要逼走鴻海的氣話,並考慮暫停對台投資。事實上,在此之前,鴻海對台重大投資,已經因土地取得觸礁,幾近停擺。
二○○八年馬政府上台後,當時行政院長劉兆玄拜會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郭台銘隨即對外宣布,將擴大並強化在台灣營運總部的營運和研發能力,預計創造三萬個就業機會,其中二.四萬人採用台灣在地人才。
郭台銘同時宣布投入至少千億元造鎮,打造數位環保科技城。當時劉兆玄大力讚許說,政府願意做最強力的後盾,也許不需要六個月就可以看到造鎮計畫的實現。
之後,鴻海在台投資的話題從沒間斷,比較具體的投資計畫主要是郭台銘自己對外宣布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高雄軟體園區研發大樓,及百億投資金額的苗栗太陽能電池及模組廠。
其中,台北資訊園區已於今年六月正式簽約,預計明年動工,二○一三年啟用,是所有投資案裡面,唯一也是最快落實的一項計畫。
至於高雄軟體科學園區研發大樓,原本今年七月要舉行動土典禮,鴻海卻悄悄取消,何時動土目前還未確定,距離鴻海喊出的「五年創造三千人就業機會」的目標,更是渺茫。另外,投資金額最大的苗栗太陽能廠,至今也沒有下文。
據了解,馬政府上台後,郭台銘回台投資的意願相當濃厚,但扣除台北資訊園區因採BOT方式,土地取得沒問題,高雄研發大樓佔地不大,投資金額有限,困難度並不高以外,其餘案件都有用地取得有困難度的問題。
例如,千億元的造鎮計畫及百億的太陽能廠,台北縣及苗栗縣政府都積極協助鴻海取得土地,但在外界批評「鴻海圈地、圖利特定對象」後,全部打住,鴻海砸錢的意願也轉為保守。
面對外界質疑鴻海「圈地」的問題,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表示,政府要吸引企業回流,一定要提供便宜的用地,或是具競爭力的租稅都是要件,而且土地也非都是鴻海用地。
換言之,儘管鴻海以負面批評太多為由,考慮暫緩對台投資,但鴻海是否按承諾落實在台投資案,最大關鍵恐怕還是在能否取得有利的投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