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趙瑜婷
倚著車窗,迎面吹來港口都市特有的海風,火車緩緩啟動,載著乘客,經過大樓林立的商業區,靜謐的文教區,煙囪高聳的工業區,貨船停泊的港區,最後回到老車站。很難想像,臺灣也有如日本東京山手線一樣的環市鐵路,這條從高雄港火車站出發的臨港線,也是全國唯一的環市鐵路。
隨著高雄港火車站關閉,貨運鐵路停駛,兩年前的臨港線復駛活動,在當時引起轟動。許多高雄市民更認為,「這才是屬於高雄本色的交通工具」。近年來,高雄朝國際化城市發展,例如地下化高雄捷運,卻逐漸失去熟悉的在地體驗,也就是乘坐地面火車才能尋回的感動。在臨港線的火車上,新舊街景在眼前快速流動,見證高雄的發展和變遷。有人還想讓蒸氣火車在臨港線上奔馳,「更能帶出高雄的工業意象」。
這也點出都市發展和在地文化之間的矛盾議題。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李宇軒指出,以往高雄被定位為高汙染工業城市,因此,向國際都市看齊,久而久之卻失去在地特色,也和民眾疏離。李宇軒認為,其實可以反轉視野,工業遺址也能轉換為文化資源,一方面透過創意包裝,再造文化或觀光產業,另一方面也保留在地人文回憶。
古蹟活化推動不易,尤其是高雄港站和鐵道保存,更是困難。對當地居民而言,曾經一度響應臺鐵拆除,變更成商業大樓和停車場,「這源自人們對於貨運鐵道的不了解和疏離。」正修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王在德說,在早期,高雄港站的貨運列車噪音大,平交道更妨礙市區交通,自然不受居民歡迎。然而,很少人了解高雄港站對於高雄甚至是臺灣的經濟貢獻,只能像默默無名的勞工英雄被埋沒。
「高雄港站可以說是南臺灣現代文明的根源地。」鐵道文化專家謝明勳說,日人占領臺灣後,為發展經濟,急於在南臺灣建設現代化糖廠,因此,趕工修建縱貫線南段。1900年通車,北從基隆出發,南至現今高雄港火車站的舊站地,有了鐵道運輸,從打狗港就能進口大型機具,運上火車載到橋頭蓋糖廠,蔗糖輸出後來成為臺灣外銷主力。當時在高雄港火車站附近更出現「鐵工所」,生產火車頭和大型機械,再運到國內各地,帶動臺灣工業發展。
特別的是,高雄港火車站也是臺灣第一批實施現代都市計畫的起源地。謝明勳指出,日本人擴大高雄港,把疏濬後所挖的土填補為海埔新生地,也就是現今鼓山一帶,為讓鐵道離碼頭更近,還遷移火車站,稱為「打狗驛」,也就是高雄港站的前身。有趣的是,這條新建到新市區的「濱線鐵路」,日文發音為「哈瑪星」,奇特名字也成為高雄最早發源地的代稱。日本人在哈瑪星建設現代化都市,包括規畫棋盤式街道、衛生下水道、自來水供應,也吸引產業進駐。
高雄港火車站後來改為貨運功能,卻因高速公路及貨櫃興起而沒落,在兩年前關閉,原本要拆除但因民間要求保存而作罷。謝明勳說,高雄港站因為沒有提供客運,反而不被鐵路自動化影響,仍維持古典式的機械操作,像擁有全國唯一的號誌樓,就是全用手動操控鐵軌連動系統。
但更重要的保存原因是,要留住這個曾見證高雄發展的獨特空間場域,火車的全面復駛是其中的一個方法,希望能代替大眾運輸。不過,謝明勳認為,火車的維護費高,搭乘人數少,不敷成本,在原鐵軌興建輕軌電車是可行作法,只要做好運輸連結,讓居民有搭乘意願就能推動,也能帶給文化資產一個再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