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15 * 中國時報 * 【陳筑君/台北報導】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在歐洲議會演說表示,當前台灣多數民意是要「維持現狀」,這個現狀就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在此現狀下,台灣未來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民做出民主、自由的選擇。」這是中華民國近十年來第一位政府官員在歐洲議會演講,賴幸媛的演說,亦獲歐洲議會高度讚賞。
受歐洲議會友台小組的邀請,賴幸媛十四日上午(當地時間)到歐洲議會,以「和平、民主與繁榮:中華民國大陸政策與歐盟發展經驗的最大交集」為題,向歐洲議會議員們發表演講,包括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英國籍議員譚諾克(Charles Tannock),友台小組副主席、德國籍議員克萊瑟爾-多夫勒(Wolfgang Kressl-Dorfler)等卅多位歐洲議會議員出席。
十數年前,時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的蔣孝嚴曾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去年立法院長王金平也曾在歐洲議會做過演講。賴此次演說,則是中華民國政府官員近十年來首次。
賴幸媛表示,近來兩岸簽署十四項協議的成果,創造兩岸互惠雙贏的合作關係,降低過去長期對立的緊張態勢,開啟兩岸關係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局,同時建構東亞區域和諧與繁榮的前景。
談及歐盟與台灣的交集,賴幸媛則說,歐盟以及當下的台海關係,都是人類努力避免衝突、化對抗為合作的具體典範,歐盟更是國際關係史上最成功的區域整合案例。她認為。儘管歐盟模式不一定適用兩岸,但台灣長期以來關注歐盟整合過程的深化與廣化,歐盟簽定里斯本條約後,其外交、安全等政策共識決議的發展經驗,給台灣許多啟發。
賴幸媛說,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獲多數台灣民意正面評價,有多數民意支持透過制度化協商,解決兩岸交流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賴幸媛在回答保加利亞籍歐洲議會議員Andrey Kovatchev提問有關大陸持續增加對台武力部署時表示,從歷史發展軌跡可知,船堅砲利領軍的經濟擴張,終會導致世界性災難,和平才是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而此回答相較日前在她美國演說時曾呼籲,要北京「放棄武力對台的政策和思維」,顯得保守溫和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