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呼籲:
一、蘇花改環評雖然有條件通過,但是地質爭議與湧水問題都尚未釐清,如果草率動工,將使施工人員及宜蘭花蓮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承受極大風險,也將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巨大破壞,因此呼籲中央政府提高地質調查預算,在動工前做好完整研究分析,縣政府也應該擔負起在地監控之責,否則任何一方輕言動工,都是在拿人民的安危做賭注。
二、無論蘇花改興建與否,出入花蓮都必須有順暢且安全的交通,而且如果蘇花改一但開始設計與施工,勢必讓蘇花公路陷入癱瘓,因此,呼籲中央政府和花蓮縣政府,在蘇花改審議期間及未來可能的設計與施工期間,必須編列預算、施行鐵道與海運的改善計畫,以「零黑暗期」為目標,使花蓮居民或觀光客都能順暢無礙的出入而且不應該負擔過高費用。
三、花蓮縣政府於推動蘇花改環評加速通過期間,提出高離婚率、低在地就業率的數據來支持蘇花改,然而,即使蘇花改提供一條回家的路,對高離婚率的問題仍是治標不治本,對低在地就業率的改善也毫無助益,甚至可能加速花蓮資金與人才的外流,使現況更加惡化。如何建立一個健全穩定的在地經濟、如何防止花蓮的資金與人才外流、讓錢和年輕人都留在自己的家鄉,是花蓮縣政府不可迴避的重要職責。
六點訴求:
這些訴求主要針對「零黑暗期」的目標而提出,應於蘇花改審議期間及未來可能的設計與施工期間切實執行。
一、台鐵於蘇花公路因梅姬颱風中斷期間所加開的列車班次,公路通車後不但不應停止,更應持續研擬進一步的增班,使出入花蓮的鐵路客運更加便利與順暢。
二、台鐵於蘇花公路因梅姬颱風中斷期間所實施的優惠價格,公路通車後不但不應停止,更應持續研擬進一步的票價調整,提升鐵路運輸作為出入花蓮的競爭優勢,必要時應由縣政府及中央政府予以補助。
三、關於砂石車,交通部應履行環評期間的承諾:砂石與礦砂的運輸轉為鐵路加海運。
四、海上客運應增加班次與航線、改善搭乘品質、評估合理票價,並完善陸上接駁系統。
五、完善花蓮縣內的大眾運輸系統,研擬使大眾交通工具具備競爭優勢的配套。
六、交通部與花蓮縣政府應承諾花蓮交通的「零黑暗期」,並盡速提出施行計畫。
回應
拒絕政客版的東發條例
政客又再佈局 用報紙對當地人洗腦
花蓮鄉下地區的老人們幾乎不會用電腦
資訊傳遞不外乎報紙 電視 收音機 厝邊鄰居 鄉里長
誠如各位所見
東方報是政客的宣傳工具
兩年前東方報開始以免費贈送的方式進駐花蓮
蘇花改通過後
政客開始宣傳東發條例
但是!
文中完全不介紹東發條例內容以及影響
^^^^^^^^^^^^^^^^^^^^^^^^^^^^^^^^^^^^^^^^^^^^
再度開始民粹式口號激起民怨
^^^^^^^^^^^^^^^^^^^^^^^^^^^^^^^^^^
請有志之士一起研究東發條例 !!
別讓東發條例開放政客與財團大肆破壞美麗家園
以下是花蓮地方報的內容
請享用!
花蓮人要東發條例!
作者是 東方報
週三, 17 十一月 2010 09:35
前言
重要性與蘇花高可以相提並論的東發條例,立法院在今年二月廿三日的花蓮立委補選前夕,二讀通過該項草案,不過,在欲進入三讀審查程序前連摔兩跤,前途難卜!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花蓮人要求一條平安回家的生路——蘇花改,看似簡單平常,過程卻難如登天;同樣的花蓮人也期待一條可以繁榮且保障花蓮未來的法案——東發條例,但眼前雲雪橫阻,動彈不得。
目前「東發條例」有三個版本進入立法院的審查程序,最早的是民進黨版的東發條例,接著是國民黨提出的兩個東發條例版本。雖然藍、綠提出的東發條例草案內容或有差別,但國會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現實下,進行朝野協商解決分歧,盡速通過三讀完成立法,只等國民黨點頭而已!
為讓馬總統及立法院能聽到後山花蓮人的心聲,本報陸續連載花蓮各界人士表達「催生東發條例」的看法。(林裕勳)
東部民眾已無耐性再等下去
秀林鄉代會
主席賴俊傑
東發條例無法在立法院本次會期通過,令人遺憾,也讓東部地區民眾相當失望,為了促成地方能加速發展腳步,希望中央及立法院的委員們多給予關愛的眼神,讓東發條例早日通過。
東部宜蘭、花蓮、台東三縣原有建設資源就較少,這三縣要自給自足是不可能的,唯有中央給予關愛的眼神及經費的支援才有發展,數十年來中央給地方帶來的是採礦的自然生態破壞及污染性產業的設置,而這些產業在地方少有經濟效益,眼看著西北部地區各項建設充斥,身為同一個國家的百姓卻是不同的待遇,情何以堪。
而東發條例就是為提振東部三縣經濟成長所擬定,五百億元的經費對地方是利多訊息,也是讓東部地區脫胎換骨的機會,民眾已經沒有耐性再等下去了,希望有關單位盡速通過該條例,讓東部地區早日脫離貧困。(記者阮文彬)
中央不應放任法案持續延宕
秀林鄉代會
副主席巫佳霓
東部地區被稱為「後山」,美其名是為「後花園」,事實上是「落後」的代名詞,各項建設都比不上西北部,東發條例是讓東部地區經濟成長、翻身的一大利基,結果在不認真、不了解東部需求的人手中延誤,民眾又得繼續過苦日子了。
數十年來東部地區的建設不論是交通、經濟、觀光等方面都比不上西北部,導致產業不興、失業率高、人口外流情形嚴重,也因此,被稱為「後山」,既然落後是事實,中央相關單位就應該多給予關心,有機會就應多給予支援,而不是放任的讓此一情形持續下去。
東發條例五百億元的經費,對東部建設有如強心針一般將會為地方帶來新契機,希望盡速通過該條例,扶持東部成長,進而成為名副其實的樂園。(記者阮文彬)
別讓東部人對政府繼續失望
光復鄉代
張永國
東發條例未能在今年立法院會期順利過關,我當憤概,對中央政府長久以來不關心東部發展,還延宕重要法案,實在難以令人接受。
這一法案已經討論相當多年,如果還是無法盡速通過東部發展條例的三讀程序,就表示中央政府把東部居民列為三等國民、次等公民,長久以來東部各項發展都處在絕對弱勢、資源嚴重不足,使得城鄉差距愈拉愈大,中央政府決策單位與立法院教人無法期待,到底還能為東部民眾貢獻多少。
東部未來要發展,希望全體立委不分黨派,共同協助讓東部發展條例盡快通過三讀,不要讓東部地區的居民對政府繼續失望下去。(記者林明輝)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324:201...
Re: 蘇花改環評通過後的呼籲與訴求
那我真的想問:今天,誰能真正重視花東地區民眾的教育、醫療、公共建設與福利政策?
這次花東居民用了行動爭取應有的權益,是否該真的認真想一下:面對環保與經濟發展,很顯然的花東居民選擇了後者,是何種問題讓花東居民選擇後者?
在此就直說吧:長久以來花東地區常受颱風侵擾,尤其在夏秋兩季,因天災所受的經濟損失而苦不堪言,。其次,花東地區交通建設並不若台北等大都會,公共汽車班次較為不密集,所提倡的鐵路,車站停靠區域也無法滿足花東居民通勤能力,尤其是到了假日更為明顯。更不用說是空運與海運(說真的,海運也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也是受到環境限制)。花東地區依賴觀光與農業等主力產業,但也因為以上限制因素影響,不只阻礙以上兩大產業發展,更造成當地內需不足之窘境,當然,運輸成本也因為這些限制將逐漸提高。
也因為環境與產業發展受到限制之下,產生另一惡性循環:當地不但缺乏內需經濟之外,所形成問題讓更多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不得不到其他縣市發展,更形成另一社會成本:隔代教育、失學率高以及貧富差距加劇。
地方報所寫的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今天僅依賴鐵路、空運與海運等固定與時限式運輸工具根本就是鎖住花東地區經濟與交通能力,不只無助於改善眼前問題,也只會讓更多年輕人不得不遠離家鄉,到別縣市謀生,情況比起之前會更為嚴重。為何在花東地區,資訊鴻溝會如此嚴重?經濟發展受限之下,誰有錢買電腦?試想一下,教育單位會認真地給予學校百元電腦改善資訊問題?重點在網路資訊。
很無奈的是,這篇報導寫出了不得不面對的真相,是應該要重新思考花東居民未來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