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不要核災」遊行雜感

2011/03/25
前全國產業總工會副秘書長

責任主編:樓乃潔

日本的地震+海嘯+福島核災三合一的天災人禍,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可以從天災的經驗中發展出如此有效率的防災預警系統,減少人員傷亡;反而人為的核能電廠,卻難敵天地之威,讓災後的人民與國家陷入更廣泛、深遠的輻射恐怖威脅之中。福島核災的意外效應,讓因全球抗暖化、碳減量而有鹹魚翻身的核能發電問題,再度引起世人的關注。遠在歐洲的德國馬上有人民走上街頭反核,瑞士也宣布停止核能發展;我們台灣也在320發起「我愛台灣.不要核災」的遊行,雖然倉促號召,但也三千多人在台北街頭呼喊「我愛抱抱、不要核爆」「不要核電、用愛發電」……

以上這些台灣的反核運動,讓2000年核四停工又復工的政治操作從幾至頻死的邊緣中,有再度復活的跡象。這個時候如果有媒體能作個民調,相信反核的民意應該會大大的提高,可惜在政治、選舉壓倒一切的台灣,沒有社會意識與責任的媒體,只顧消費日本的災難,那顧得了其他;即使是頗有新意的未來事件交易所,也未將這值得關注的未來核能災難納入交易事件中;而擅長民調、且相信民調的民進黨(君不見連總統候選人都全由民調決定)也未見任何與核能政策相關的民調發佈。不知是對核四徹底投降,或是政治已至麻木不仁的地步?

但從遊行隊伍中,有許多民進黨的立委初選人旗幟與人馬來看,應該不至於此才對。可是從苦勞網的報導中,民進黨的大老謝長廷與蘇貞昌都有參與遊行,在遊行出發之前,主辦單位還為了讓蘇貞昌講話,讓一些反核團體不甚高興,更讓反核團體不高興的是蘇也在當天傳出參選總統的消息;幾個反核團體甚至在遊行中散發不同的聲明,如長期與貢寮反核四自救會站鬥陣、戰同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呼籲勿讓廢核變成藍綠對立的犧牲品,還有反核的新秀團隊諾努客行動與台大大新社提出拒讓反核運動淪為藍綠對決籌碼的聲明。

這或許是過往反核運動歷史傷痕的一種遺緒吧!在林俊義的「反核就是反獨裁」的反核運動政治化操作與現實的群眾動員下,台灣二十年的反核運動轉化為反核四,而提出「要孩子.不要核子」口號的人,在政權淪替之後的核四停工案中,確是操緃核四復工的旗手,整個反核運動下場是得到一個有名無實、自欺欺人的「非核家園」共識(三座核電廠照常運轉,核四一樣繼續蓋下去)。可以看出他們似乎很擔心,這波因日本福島核災可能翻轉台灣人民對核災無感冷漠的反核運動高潮,由於綠營插旗又再度回到過往反核四運動淪為藍綠惡鬥祭品的歷史輪迴中。

這讓我想起吳介民在2001年寫的那篇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但單憑幾紙聲明,就真能發揮驅魔符咒的法力嗎?再者社會運動本來就是一種公共的場域,任何人也都有參與的權利,難道有誰賦予社運團體擔任驅魔人的使命? 而更根本的是,這個時候我們要驅趕的魔是什麼?核電呢?還是政治妖魔?誰是主要的敵人呢?難道馬英九、蔡英文不可以利用嗎?據說還有再一次的反核動員(如果是地球日就太棒了,看能否串一個全球同步反核?這次不止關燈而是要關核電廠!狂想一下也爽),但一定要在台北嗎?政治跟資本一樣,都有集中的傾向,或許可以反其道而行,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更多的人方便參與,讓更多的在地團體可以就地展開工作與行動,而既可以展現群眾反核的意志,又可以不必太在意媒體,媒體是社會運動的春藥,也是毐藥。

建議標籤: 

回應

建議
以社群網站,串連全世界的消費者,提倡拒絕消費高耗電(能)產業鏈的相關產品之運動,迫使產業轉型研發低耗電產品,根本降低對電力的需求,國家自然沒興建核電的需要了。

*七宗罪之最*"「桃色」:(關鍵字:反省、視野)

「政客的承諾原本就不必持續...運動...理念並不能停滯...重新思考...信任的依據...反核運動...保持...對於過度信任加以反省的能量...拒絕以過度信任來抹消風險...直面...現實」「或許當代世界...藉由...信任而得以建構...等等行為...不同的視野...得以形塑未來的實踐」

由作者再來解釋自己的結語會形成恐怖的無止盡迴圈,這裡不再外加敘述。"

"以社群網站,串連全世界的消費者,提倡拒絕消費高耗電(能)產業鏈的相關產品之運動"...這樣不耗電啊? 很多減碳宣導網也是這麼可笑,要人在網路上記錄自己減多少碳哩

那麼你覺得要如何做會比較好呢?
假如你反對這個提議,那你有別的可行的方法嗎?

姚江臨:蔡曾說 「核四不能延」蔡辦:當時是「職責所在」李登輝開槍 蔡英文非核遇海嘯(蔡英文提非核 李登輝:要怎麼非? (聯合)藍委:綠色家園非核並存 阿米塔吉也質疑阿米塔吉:非核家園說易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