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英雄」掩蓋了多少殘酷的現實從一個炮製出來的新聞談起(下)

2003/06/06

本系列之前發表文章■苦勞評論2003/05/29/一句「英雄」掩蓋了多少殘酷的現實 從一個炮製出來的新聞談起(上)

  在真真假假的鬧劇之外,故事,還沒有完。4月4日,在Alternet,一位署名Farai Chideya一篇「勞動階級女性成為戰爭英雄」的投稿分析指出,林琪和另外一個黑人受俘女兵強森(Shoshana Johnson)主要都是因為經濟問題而加入美軍。林琪的家鄉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西部的一個農業小郡,人口5,900人,失業率高達15%,20%的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之下。而強森是有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她原本居住於美墨邊境有70萬人口的德州的El Paso郡,當地78%的人口是拉丁裔,大部分的人受到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衝擊,高達24%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之下。這兩個女兵的出生地,是美國當前社會的寫照,貧富差距拉大,整個社會被割裂成兩個部分,參加軍旅就成為這些貧窮城鎮子弟唯一能接受較好的教育、勉強養家活口的唯一機會。

  早在3月30,日紐約時報報導「軍隊反應了美國工人階級」證實了上面的說法,在3月30日之前陣亡的28位美國士兵,其中20個是白人、5名是黑人、3 名是西班牙裔。而28人中,只有一個來自於富有階層,一個畢業於海軍學院,一個來自於美國的精英大學,而其它全部都是勞工階級的子弟。 其實這些陣亡士兵的種族構成和社會階層狀況,剛好也是在伊拉克作戰的美軍部隊的總體寫照,少數族裔越來越多,勞工階級階層子弟越來越多,富有階層和最低層子弟則越來越少,來自美國繁榮的東北部地區越來越少,它們為了別的地方得不到的社會福利、健保、教育機會而入伍,許多人都在質疑現在是由一支勞工階級組成的大軍在伊拉克前線替富有階層賣命。

【軍隊階級構成日益不平等】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美國在越戰時,為了舒緩反戰的壓力,改革了兵役制度。把強制徵兵法廢除,使得美國軍隊成為一支職業化的軍隊。許多人都是因為經濟狀況所逼而參軍,這可從越戰和現在的軍隊組成比較中看出,紐約時報引述「越南戰爭」雜誌編輯科勒博(Richard K. Kolb)提供的數據表示,在越戰中軍隊的社會階層組成就已經不公平,現在則更是嚴重。

  第一是年齡和婚姻狀況不同,在越南戰爭中陣亡的58,000人中,65%不到21歲,只有25%已婚,而在伊拉克戰場上陣亡的28名美國官兵中,平均年齡是26歲,而現在上戰場的美國士兵,有將近50%是已婚的,也就是說,當兵不再是年輕人的某段人生經歷,而是家庭賴以維生的職業。

  第二,性別組成也不同,在越戰期間沒有一個女性成為戰俘,但在這次美伊戰爭中,開戰短短10天就有一名成為俘虜,二名失蹤。在越戰時,有7,494名女性參戰,但其中6,250是護士,而在美軍58,000名陣亡士兵中,只有8名女性,只有一名是在軍事行動中戰死的。現在的美國軍隊中超過15%的軍官是女性。

  第三,社會高階層入伍的人越來越少,最好的說明就是哈佛大學的紀念館上刻著的名字,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有200名哈佛學生戰死,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有697名哈佛學生倒在沙場上,在越戰的時候只有22人,而現在,哈佛學生上戰場簡直成了美國人的笑話。根據統計,在越戰時,有76%的士兵是來自於工人階級及低收入家庭,而只有23%的來自較富有階層。

  第四,種族組成也不公平,佔有美國總人口12.7%的黑人,但卻佔了美國軍人比例的22%,而其中更有35%是黑人女性,美國五角大廈的報告也承認,美國黑人女兵不僅比例高,而且入伍的時間也長,雖然現在的美軍,有60%的男女士兵是白人,但他們多是來自沒有錢送他們上大學的家庭。

【愛國主義的背後】

  美國政府以愛國主義的方式,宣傳林琪的故事,操縱動員整個美國人的感動情緒,卻掩蓋了故事背後許許多多美國中下階層為求生存的辛酸。同樣地,台灣政府動員全民抗疫時,也採取炮製英雄的作法來轉移焦點,並且動輒高喊「全民」、「團結」來作為抗疫的價值標準,撫平種種壓迫、剝削式的防疫行徑,甚至也採取樹立國家認同的愛國主義。同樣在「需要英雄」的戰役裡,林琪的故事一樣發生在陳靜秋、林重威、林永祥……這些「英雄」的身上,真假或許不重要,但是一句「英雄」掩蓋了多少殘酷的現實?

本系列之前發表文章■苦勞評論2003/05/29/一句「英雄」掩蓋了多少殘酷的現實 從一個炮製出來的新聞談起(上)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