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破碎地圖

2007/04/17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環保署連續第三年針對25個縣市、50條重點河川流域,就河川水質改善程度、污染源稽查管制情形、河川巡守運作成效等七大項目,依縣市人口數分組評比,績優的地方政府將獲得經費補助,作為地方政府持續推動水污染整治之用。

  其中2006年度評比台灣汙染最嚴重河川,南部地區的二仁溪、鹽水溪竟然由2005年的第二、三名,「進步」到第一、第二名,二仁溪約有30公里嚴重污染(整個流域的31%),比2005年的評比25公里又多了5公里;而鹽水溪的18公里(整個流域的19%),比2005年的16公里,又延伸3公里多,值得慶幸的是去年名列汙染榜首的北港溪,是今年的「最佳進步獎」,嚴重污染長度,從39公里縮短到到27公里。

  然而數據上的增或減,卻比不上民眾感覺來得真切,大台南地區是「河川巡守員」的發源地,義工們得知日夜看顧的溪流,竟然榮登嚴重污染河川榜首,無不感到震驚、難過,也指出二仁溪、鹽水溪的污染,主要是因為其上游有多個工業區,且大都是生產電路板的電子業和酸洗業,酸洗溶劑直接排入水中,再加上養豬廢水、家庭廢水,污染程度當然可觀;而偷排廢水,不是有暗管就是趁夜傾倒,舉報上非常困難。

  上一屆冠軍的北港溪,則以養豬廢水為最多,然而現實的困境是,稽查大隊取締養豬廢水,還沒從案發現場回到辦公室時,局內卻早已接到民代關切的電話,更不用說某些立委因為選票的考量,而反對訂定養豬廢水排放標準。

  把地點拉到所謂科技重鎮的新竹、桃園,全國聞名的電子大廠,在霄裡溪上游、客雅溪24小時排出無色但嗆鼻的廢水,當地居民雖以24小時的電話報案檢舉,但屢屢得到的答覆是,排放水在標準值以內,更誇張的是,還有居民指出,家前的小溪根本水量很少,在某家大廠來之後,卻變成流水淙淙!?

  北台灣的淡水河系,其支流基隆河,在南湖大橋以下河段的污染程度持續進步中,根據河川巡守員實地探訪經驗,咸信與汐止、南港一代的汽車零件等相關產業沒落、外移有相當大的關係。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環境(河川)保護,其背後牽涉到最大的因素,即是我們要什麼樣的產業發展,享受社會高度光環的所謂科技產業,在鴻海年終分紅200 萬的媒體報導氛圍中,不識相的環保團體若敢檢視因企業規避而由全民買單的「環境成本」,好像變成遏止經濟成長、台灣進步的兇手;而推動訂定養豬廢水排放標準似乎又被說成傷害畜牧業者的權利,而大眾因為利益並沒有「明確、立即」地被傷害,只是徒呼負負當年河川美景多好,魚蝦貝類有幾多。因此在全國破碎的河川地圖裡,我們看到的是河川巡守員的無奈,以及我們真正面對的挑戰,犧牲眾人、眾生靈生存的環境,而換得少數人的高所得,這是我們要的嗎?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