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揭露核四工程弊案 反對台電追加預算

2006/07/07
苦勞網特約記者

  反核不歇,衝著台電又要追加500多億預算的勢頭,環保聯盟主打核四工程弊案,呼籲社會關注弊案與核能安全。

  興建中的核四廠,原預算是1697億,要蓋兩座機組容量各100萬瓩,1994預算在重重爭議中過關。隔年台電報請經濟部,將機組從100萬瓩擴大到135萬瓩,沒有環境影響評估,沒有立法院與民意的監督,台灣平白多了不只三分之一座的核電廠。

  2003年,台電說因為機組擴大,預算要增加190億,這大筆錢當然引起非議,台電藐視環評法,非法擴大機組在先,監察院台電與相關部院屬會「糾正」了三次。然而,環保團體爭議吵過,立法院也凍結過,熙攘一番後,190億就在剛結束的上會期通過。

  190億當然不是完結篇,台電今年又向行政院開口追加543億,日前不少主流媒體報導時還加油添醋,強調預算追加不過核四就會斷炊…

  核四是不是這麼容易斷糧斷炊是一回事,然而,190億也好,543億也好,台灣社會可能會怎麼看待預算追加呢?嗯,190億加上543億,七百多億當然不是小數目,但一想到那被一口氣通過八年預算的1697億,錢都花了,「的確是,民意的確會說啊頭攏洗下去了啊…」立委王塗發語氣無奈。

  即使社會民間氣氛多呈現「啊頭攏洗下去了啊」,環保團體仍堅守反核意志,昨天下午,環保聯盟和幾位永續會立委召開記者會,主打核四工程弊案重重,導致核能安全疑慮,要政府弊案不清之前,不得通過任何追加預算案。

  核電廠發展史差不多就是一本一本唬弄人民的預算爛賬,立法院永續會立委王塗發說,核電廠搞預算追加有例可循,核二廠從219億暴增到630億核三廠也毫不相讓從357億變本加厲到974億,而今核四預算剛追加190億,還計畫再要543億。

  王塗發抨擊,核四工程之所以不斷追加預算,就在於工程底價毫無標準。永續會正針對351件發包金額超過100萬的工程進行調查。

  王塗發指出,74件的國外標案中,21件工程決標比低於50%,也就是說,不少外商用低於底價五成的金額包了核四的案子,顯示台電訂的底價常常高於合理底價。另一方面,國內工程卻有其實73件決標比在94%以上,其中有8件比平底價,甚至還有4件是超底價決標。

  標案底價如此紛亂,環保團體懷疑,不少有心人士操縱核四工程底價,官商勾結,涉嫌圖利。

  環盟理事長陳椒華進一步說明,大大小小工程弊案曾出不窮,主因來自於台電在通過預算的隔年1995年又罔顧民意,將核四工程從「統包」改「分包」。工程變更導致預算金額遽增,工期延宕,光是低壓電力設備一項,變更設計後工期必須延長46個月,契約金追加了460萬美金。

  統包改分包損失的不只是帳本的數字和工程日期,統包改分包後,各機器設備之間操作介面變得更複雜,上中下游的大小廠商如何相互協調整合,每個環節,都牽涉核能安全。這麼重大的核安議題,台電十年前輕率變更,經濟部也以一紙「知悉」公文放行,環保團體在記者會上表示相當不滿。

  核能安全除了工程人禍,天災也必須列入考量設計。「核四廠附近的龜山島是活火山哪!」立委田秋菫引用國際知名地質學家李昭興博士與日本專家研究指出,早在2000 年,李昭興博士對外發表東北角、龜山島附近海域探測研究報告顯示,貢寮以東60公里、龜山島東外海有大片海底火山,非常活躍,雖然目前無法準確推估何時爆發,但核四廠海域地質的確相當不適合蓋核電廠。根據歷史記載,120年前基隆海岸曾因為火山爆發,產生高達12公尺的大海嘯,龜山島活火山一旦爆發,後果不堪收拾。

  據了解,核四廠區的地質調查是1981做的,台電捧著老舊資料,一度辯稱龜山島是死火山。李昭興報告一出,台電又改口,核四廠基座已經墊高了12公尺,「應當」足以躲避大海嘯。問題是,大海嘯前會先發生大退潮現象,海水大後退,核四反應爐將首先面臨沒有海水可供冷卻,反應爐一旦無法冷卻而過熱,用不著海嘯,電廠就可能先爆炸了。

  田秋菫說,台電自始至終不敢提30公里疏散方案,「怎麼疏散,大台北縣市500多萬人啊」,「龜山島隔壁的沖繩島就被日本政府列為列為海嘯危險區,台電硬要說很安全」田秋菫很憂心。

  核四弊案工程重重,台電依然張大開要大錢,500多億呢,核四廠蓋在活火山旁邊,台電活得辯死的不成,換說活的也沒關係,工程弊案與核能安全,誰在乎?「啊頭攏洗下去了啊」

  環盟這場原訂NGO會館,當參加的人必須繞過演講大廳中的人群熙攘的反菸記者會,路過警衛台轉進再路過電腦室再轉進一間只有簡易OA辦公桌的會場,灰米牆有簡陋的黃綠壁報紙上書著記者會主題的幾大字,三兩台攝影機,對照反菸記者會的高質感輸出海報、成排上架的大攝影機,「原來反菸比核四重要喔」主辦單位講台上傳來低低的咕噥。主持人陳椒華甚至一度提議,「要不然我們等幾分鐘等外面結束再開始…」

  天氣熱,反核冷,儘管也有部分環保團體認為,工程弊案很難打,反核四不討好,沒幾個民意代表想碰,沒有民代搭配深喉嚨的聳動爆料,媒體沒興趣,一般民眾根本也搞不清楚。只是,情勢再怎麼冷涼,反核四,再怎麼吃力不討好,「核四一反二十年,核五、核六、核七才沒有一路跟來。」多位環保人士都說,反核是一定要走下去的。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