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聞全產總在日前發表「以優質工會迎戰全球化」聲明,表示將在今年五一勞動節以推動「勞退金改制」作為主要的訴求,「希望行政與立法單位能夠在五一勞動節之前,儘速通過新的勞退金條例與勞保條例,建立包括勞保年金與附加年金的勞動年金制度,送給全台灣勞工一份真正有意義的賀禮。」(詳見附件一)。
對此一作法,工委會甚表憂心,由於工委會並非是全產總成員,亦未擔任顧問職務,只好不請自來,除以此一公開信表達對推動勞退金改制的不同看法外,更大膽懇請全產總諸位會員工會代表們能針對勞退金改制問題三思而行。
解剖勞退金新制--從經發會共識談起
去年八月,陳水扁總統為解決經濟長期不振的問題,找來各個資方團體、學者專家、政黨代表、勞工代表,浩浩蕩蕩開了經發會,並採取「共識決」(意即:出席的一百二十名委員倘有一人反對,便無法作成決議)。經發會從原先不被各方看好,到最後做出三百多項共識,各政黨領袖包括連戰、宋楚瑜等還出面為經發會相關法案背書的空前盛況,著實讓陳水扁總統突破了長期被經濟不景氣問題纏困、在立法院因為少數執政而處處吃憋的窘境。
然而,經發會對於勞工的重大影響,並不亞於經發會之於阿扁的重要性。因為在經發會的共識中,其中包含了勞工退休金制度的改革。經發會對勞退改制的共識,共有四點:一、年資隨人走。二、資方提撥率上限訂於6%。三、個人帳戶制、附加年金制、其他可攜式年金,三制並行,勞工自由選擇,擇一適用。四、政府不負擔財政。這四項共識,造就了後來勞委會所規劃、被勞工團體批判、遭基層工人大反彈的「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
三軌並行,是經發會共識下政治妥協的產物,美其名是「自由選擇」,其實是讓勞方自己跳入風險自行承擔的陷阱中。無論是個人帳戶制或附加年金制,只要雇主負擔之提撥率最高只有6%,勞工退休金就會大幅縮水,三軌看起來不同,本質上卻都是大幅縮水的變相「強迫儲蓄制」,而且都是「自給自足」。假「自由選擇」之名,行「官資卸責」之實,讓全國勞工陷入鐵定玩輸的世紀大賭局中!
在經發會共識的緊箍咒下… 推動【附加年金制】,是向鬼開藥單!
十年前勞委會提出的附加年金規劃草案時,工委會也將其架構納入工人版的勞基法修正草案中,六年前,勞委會提出個人帳戶制的規劃草案時,工委會強烈質疑該制度將導致勞工退休金大幅縮水的問題。工委會向來不反對退休金改制,更希望能建立一套理想的勞退金制度,並絕對堅持不能讓勞工退休權益受損的立場。
工委會並非全然反對全產總所提「勞動年金」的理念,但若想要在經發會共識的緊箍咒下,推動此一理想的勞退金制度,無異是向鬼討藥單,只是死的更快而已。
「附加年金制」本質上應屬社會保險,只要符合適用條件,就該強制納保,就如同勞保、全民健保一樣,但是,放在三軌並行中,供勞工自由選擇,已經失去最大原則。
再則,附加年金在行政院審查時,更被明確定義為「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保險,只是採「年金」給付方式。必須參加附加年金滿十五年以上,才具備領取附加年金之資格。於是,所謂「活的越久、領的越多」的附加年金制被改成「同一世代自己養自己,短命補貼長命」的變相強迫儲蓄制。
最致命的是,經發會共識把資方提撥上限定為6%,當財務出現缺口而需增加保費時,超過6%的部分,勞工必須強制繳交;根據勞委會所公開的精算數據,「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中的附加年金制若要維持一個年資千分之8的給付率,即30年年資所得替代率24%,則提撥率需調整為6.87%。
但是,由於經發會共識中將雇主的提撥上限定為6%,所以,不足的0.87%提撥率所帶來隱藏的財務缺口必然存在,只是為避免勞工對附加年金制的反彈與拒絕選擇,現在不敢要求勞工強制提撥,一旦過了新制自由選擇的五年期限,這短缺的帳目在財務自給自足的原則下鐵定要強迫勞工買單。如此更加影響未來選擇附加年金制的勞工人數。
所以,此種「附加年金制」,不過是個人儲蓄式的年金給付制。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全產總在8月22日經發會尚在召開期間,即發表「為什麼勉強接受6%—全產總對勞工附加年金費率計算基準的看法」的聲明,為資方提撥上限6%的經發會共識護航(詳見附件二)。
其後,11月12日更發表「勞退三制並行,不等於三制平行—全產總尊重並捍衛經發會就業組共識」聲明,為澄清媒體報導全產總欲推翻經發會共識之誤解(詳見附件三)。
聲明中表示,「在經發會共識下,雇主最在意的勞退負擔比例固定為6%」,更是一語道破經發會為何能通過「資方提撥率上限訂在6%」此一共識的真相。
關於「三軌並行」的問題,同一份聲明中,卻以「三制並行並不等於三制平行。全產總希望勞退制度以勞保附加年金制的社會保險為主,其他兩制為輔的主張,只是與現在勞委會草案不同,但完全沒有違反經發會共識」作為下台階的說辭。
全產總的歷史地位與責任
綜觀民進黨執政後,除了不顧現行法令限制,發予證書,賦予全產總的合法地位之外,更聘任全產總現任理事長黃清賢先生為國策顧問,隨後,黃理事長更獲陳水扁總統之推薦為台灣領袖精英之一,代表全台灣勞工前往美國訪問國務院等單位,此一殊榮,全體產總之會員當與有榮焉。
陳水扁總統為拼經濟而賣力召開經發會,黃清賢理事長獲邀為十位籌備委員之一,更握有推薦一名勞工代表人選的權利,並推薦了全國銀行員工會聯合會理事長黃水泉;而代表勞工行政機關首長參與經發會的勞委會主委陳菊亦同時推薦了大同工會理事長、也是全產總常務理事白正憲,所有經發會勞方委員名單幾乎都是全產總的重要幹部。
這幾位被邀請參與經發會的全產總幹部,奮戰於官資之間,擔起此一辛苦重任,自當受眾人之肯定。
但也由於掌握政權的民進黨政府對於全產總特別的眷顧與友善,使得全產總有條件以其政治高位作為與當權者談判之籌碼,此一特殊境遇更讓全產總責無旁貸為台灣自主工運負起「為歷史負責、向群眾交代」的重責大任。
全產總並不諱言為換取「附加年金制」的討論空間所以才接受「三制並行的」妥協,(詳見附件三:11月12日全產總「勞退三制並行,不等於三制平行」聲明稿)然而,全產總這種為催生附加年金,為加速實現退休金改制理由,卻是似是而非、混淆視聽的說法,用來合理化為陳水扁總統能成功召開經發會護航的事實。
參與經發會的全產總勞工代表不斷地對外表示,勞工退休制度之改制在經發會共識之限制及眾多勞工殷切的期盼下終於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雖非完美,但尚能接受,應該珍惜,殊不知做出這種妥協,將為後代子孫及這一代的老年勞工帶來歷史性的浩劫!而設下此一世紀大賭局,教全體勞工搏命演出的罪魁禍首就是為陳水扁總統解困、被政府部門視為至高無上必須遵奉的「經發會共識」!
在不敢推翻經發會共識的情況下,推動所謂的「勞動年金」其實是迷惑大眾盲從的胡蘿蔔! 辯論是為了團結以往在勞工政策上,只要勞工團體有分歧的意見,不僅無法凝聚力量,更會被抹黑成是「派系惡鬥」,冠上「破壞勞工團結」的罪名。
所以,工委會在去年11月12日全產總召開「要頭路、也要進步」說明勞退改制立場的記者會中,公開提出與全產總辯論之提議,就是希望透過舉辦公開辯論會的方式,把立場看法徹底辯論清楚,藉此取得勞工內部的共識,再將砲口一致對外,以免被分化、分散力量。
所謂「真理越辯越明」,不是為顧勞工團體的面子,而是為爭勞工權益的裏子。我們無意再度質問參與經發會的勞工代表是否發揮背書功能,要求他們承認政治錯誤,因為這已經無濟於事,現在當務之急該是如何力挽狂瀾、亡羊補牢。
辯論是為了團結力量,不是為了派系鬥爭。工委會希望透過辯論,期待擴大團結面、凝聚共識、整合力量,而非只為狹隘的門戶之見,更非為工運派系惡鬥相爭。
工委會的懇請與呼籲
由於五一活動之舉辦與規劃案經需代表大會通過,希望全產總會員工會之代表能在與工委會進行「勞工退休金改制問題」之政策辯論後,再執行五一勞動節各項針對推動「勞動年金」訴求之活動,倘有共識,屆時工委會自當齊為勞退金改制共同戮力打拼。
倘若上述請求,過於強人所難,也懇請會員工會代表給予工委會在大會上針對勞退金改制問題作一專題報告的機會,使各位會員工會能在充分的資訊下,作出最明智之決議,始不負成立全國產業總工會圖謀全體勞工之福的歷史使命。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敬上 2002.3.18 地址: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4樓之1 電話:02-23923670 傳真:02-23517580 秘書處:執行長何燕堂0921-418-698 自主工聯執行長莊妙慈0921-19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