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5/11(週三) 早上09:2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6貴賓室 預定出席名單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 方儉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 林仁惠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 林長茂 綠黨發言人 潘翰聲 田秋菫立委
面對台灣目前的缺水危機,以及潛在的複合式災害,明年1月1日行政院改組後,依現行的草案設計,未來行政院將無法通過壓力測試,環保團體與立法委員田秋菫要求重新檢討各部會組織法,以因應未來的天災人禍,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日本在福島事件2個月後,做出了明智的廢核決定,痛苦的教訓總算有所覺悟,廢核不再是少數人的杞人憂天,而成為普世價值。反觀台灣的核一、二、四廠在人口密度極高,距離台北市總統府在40公里半徑內,根據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的統計,在核一、二廠的30公里半徑內,有450-550萬人口。
而這些二、三十年的機組老舊,過去運轉記錄欠佳,且地質條件不比濱岡好到哪裡去。反觀台灣,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在回答記者詢問時,竟表示要台電評估後決定。這樣荒唐的核能監督機制,全世界可能只有台灣有,未來新的科技部將接管核能管制業務,也令人擔憂。依各國政府現行機制,核能與輻射管制是由環境部門或獨立機關負責(如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而未來的環境資源部在游離輻射部份,莫名其妙被閹割掉,而環境資源部負責空氣、大氣環境,氣象局,地質調查所,以及天然災害預防的責任,未來如果有重大核能事故,以行政院環資部組織法草案,環資部「依法」袖手旁觀,十分荒謬。此外,目前台灣面臨缺水,河川水源的上游管理,從森林、流域、國家公園、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到下游的自來水等工作,都併入未來的環資部,但在組織法草案中,各單位仍是涇渭分明,看不出事權整合的契機,未來的行政院如何防止天然災害、水源管理?
新聞連絡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方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