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戴高樂主義的終結?

2007/06/09
Immanuel Wallerstein

路愛國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剛剛當選法國總統的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在獲選後的首次聲明中宣稱,法國選擇了變革。在上台執政者當中,聲稱自己代表變革並非不同尋常。薩科齊確實代表著變革嗎?假定如此,他所說的變革又是什麼?在美國,他的當選被解釋為第五共和國歷史上對美最友好的法國總統的當選。他無疑是這樣一個人,但這是否意味著法國的外交政策將會改變?

  我們需要從分析他當選的原因說起。在西方選舉制中,通常有兩個大黨,一個偏左而另一個偏右。在法國也是這樣,薩科齊的黨即人民運動聯盟(UMP) 代表主流右翼, 社會黨代表主流左翼,其候選人是塞戈萊納‧羅亞爾(Ségolène Royal)。通常,在多數大選中,各黨的基礎成員投票給本黨候選人。在法國兩輪投票制中,情況肯定正是這樣。要贏得大選,第二輪投票中有三個地方可以爭取到變化不定的選票:更左翼、更右翼和中間派。中間派指那些可以在兩黨之間變來變去並經常這樣做的選民。更左和更右的兩翼通常選擇主流政黨或棄權。

  弗朗索瓦‧密特朗1981年以社會黨候選人身份贏得大選並在1988年再次當選,他獲得的額外選票明顯來自中間派。雅克‧希哈克1995年以右翼候選人身份贏得大選,他的競選圍繞「社會」問題展開,因此,也從中間派那裡獲得了額外的選票。這一次的情況並非如此。更左翼的選民投了羅亞爾的票。中間派似乎像往常一樣出現了分化,其中三分之二投了右翼的票,三分之一投了左翼的票。薩科齊獲得的額外選票來自更右翼的一方。儘管更右翼的候選人讓-瑪麗‧勒龐公開要求其選民在第二輪選舉時大規模棄權,但他們並沒有聽從。他們投了薩科齊的票。

  問題在於他們為什麼投票給薩科齊。這些選民大多並不關心法國與美國的關係。他們大多也不關心薩科齊提出的那類保守經濟措施。他們投票選他主要是因為,在他們眼裡,他代表了他們所看重的某種反穆斯林立場。他用三個具體方式體現了這種立場。他許諾要強硬對待郊區 (banlieues,即法國貧民窟)的犯罪。他許諾要加強對移民的控制。他還許諾要堅決反對土耳其成為歐盟成員。他幾乎肯定能兌現所有這三項承諾,因此,更右翼的選民會如願以償。

  但是,這與他綱領的其餘部分有多大關係?未必有多少關係。人民運動聯盟是這樣一個政黨,其首要的歷史根源是戴高樂主義。什麼是現在或過去的戴高樂主義?夏爾‧戴高樂在其二戰後第一任期內堅持如下三點:法國在世界政治中擁有發揮重大、獨立作用的權力;國家干預(dirigisme),即法國國家發揮重要作用的某種凱恩斯經濟政策;在國內反對共產主義。

  1958年重新執政的時候,他仍然堅持這三點。在談論法國核武器的時候,他說它們要用來全面(tous azimuts)保衛法國,意思是在所有方位上。他使法國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指揮結構。但他也始終堅持法國與美國站在全球同一邊,即反對共產主義。他堅持維護法國福利國家。在戴高樂之後法國有過四位總統。其中沒有一位實際偏離了戴高樂主義的這個三重立場,即法國作為獨立大國、維護福利國家和反共,即使四人中只有兩位宣稱自己是戴高樂主義者。

  薩科齊號召變革真的是要拋棄這三重立場嗎?我很懷疑。在美國問題上,他說過,法國對待美國入侵伊拉克要求問題上的處理方式是「傲慢的」,但他贊成(法國的)基本立場。這很類似安格拉‧默克爾的路線,即對美國講話更客氣,但仍然推行稍微獨立的政策。默克爾最近又展示出這一點,她對華盛頓和顏悅色,但同時表明她堅決反對美國試圖在波蘭和捷克共和國部署核攔截設施。

  19世紀中葉英國外交大臣帕爾默斯頓勳爵(Lord Palmerston)有句名言:「英國沒有永久的盟友;它只有永久的利益。」法國的利益是什麼?事實上,法國不需要從美國得到什麼。相反,倒是美國需要法國的支持。法國的根本利益在於歐洲的發展,以及它與非洲前殖民地的關係。默克爾很可能成為他的榜樣,遠超過撒切爾夫人。至於說前非洲殖民地國家,它們對薩科齊當選公開表示不悅,這正是由於他在法國更右翼勢力所關心的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薩科齊基本外交政策的優先考慮將是搞好與德國的關係,以及修補自己在法國前殖民地的形象。

  放棄戴高樂主義遺產不會幫助他實現其中任何一個目標。當然,他會採取一些經濟措施,例如取消35小時周工作制,以及出台各種稅制改革。但是,這遠非在毀掉福利國家。他競選時也把拋棄1968遺產作為一個議題,這似乎是一種2007年的反共方式。這一點具體意味著什麼現在還很難看出來。

  在國內政治上,薩科齊正在盡可能解散法國中間派中有組織的團體,後者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真正的」中間派政黨以便與主流右翼拉開距離。他在這一點上有可能成功。而社會黨的混亂無疑將有助於他鞏固為未來大選準備的選民基礎。但所有這一切,距離與法國1945年以來一直存在的政治共識分道揚鑣還相差很遠。

版權所有: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有版權保留。在不改動本評論和展示版權所有條件下,允許下載、通過電子傳送或電子郵件信箱轉發給其他人、把文本登載在非商業團體互連網頁面上。如欲翻譯、以印刷和/或包括商業網頁和節錄等其他形式出版,請與作者聯繫,電子郵箱:iwaller@binghamton.edu;傳真號碼:1-607-777-4315。每月兩次發表的這些評論,旨在從長時段而不是從當前頭條新聞的角度,對當代世界變化做出反應。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