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文章﹞如果勞動節變成人力資源日‧‧‧

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經過幾年的沉寂之後,勞工團體終於協力組成「勞動者團結聯盟」,共同發起了一項遊行活動,發出來自基層勞工的訴求。今年的參與人數比起工運高峰時或許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相信它是一項表徵,工運的衰落也到了必須觸底反彈的地步了!

隨著經濟自由化政策的不斷擴大、以及資本全球流動的影響,勞動者的權益持續遭到壓縮,勞動從一個相對於資本的主體,退化為「人力資源管理」、退化為完全從屬於公司管理權的禁臠。有些國家的勞工部已經正式改名為「人力資源部」,在台灣,或許這種另類的「正名運動」還沒實現,但在國家角色逐漸淡出勞動力市場管制之後,工會及勞工團體無力牽制的情形下,勞動力市場其實已經是被人力資源管理所主導。

君不見,每個周末開記者會公佈求職者或受薪階級問卷調查結果的,不是哪個總工會或勞委會,而是人力銀行;而實際主導大部分就業媒合的,亦不是官方的就業服務站,而是人力仲介或派遣勞動業者。如果有一天,勞動節改成了人力資源日,那可是一點都不奇怪;到時候,恐怕該放假慶祝的不是勞工,而是人力仲介業者了!

相信大家都不樂於見到如此的情形,這有待於勞工運動的再起。除了客觀政治經濟情勢的變化之外,到底以往的工運是否缺乏了哪些東西,才致使現在陷入一個發展的瓶頸呢?這是我們所願意去思考的一個問題,也試圖在我們的期刊及網頁上持續探討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努力有實際幫助。

本期期刊的重點在於電子業勞工,電子業往往跟高科技被聯想在一起,而充滿了高利潤與光鮮亮麗的想像,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我們將在有限的篇幅中與各位分享一些來自基層勞工的經驗。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44期)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