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跨國監察﹞鴻海集團在芬蘭的勞資爭議

隨著台商的大量外移,以尋求更廉價的勞動力與租稅優惠,台商在外投資違反勞動人權的事件頻傳,最近幾年來,敬仁參與了若干國際串連聲援勞工的行動,在協助勞工與台商談判時我們發現,因為台灣的勞動體制在歷史上的特殊發展,勞工總是訴諸勞基法這些規範個體勞動權的法令來保障自身權益,而忽略了組織工會及團體協商這些集體勞動權,以致台商往往也對集體勞動權沒概念,到了外國投資也不懂人家的勞動規範,所以常常破壞人家既有的勞資協商行情。

無視團體協約 意圖走後門規避

最近一個這樣的案例,就是鴻海集團富士康公司在芬蘭的勞資爭議。富士康芬蘭廠在當地加入了「芬蘭化工業同業公會」,而兩個廠的勞工則加入了「芬蘭化工業產業工會」,且該同業公會跟該產業工會簽訂有團體協約,自然富士康芬蘭廠必須遵守該團體協約的規範,提供該廠勞工一定的勞動條件及福利。

但鴻海接手芬蘭廠之後一直不滿那個團體協約,管理階層想到的方式,是要退出原來的同業公會而加入另一個「芬蘭科技業同業公會」,因為科技業的團體協約對勞動條件的規範較寬鬆。這引發了勞工的不滿,工會於2月16日發起了罷工以示抗議。

「科技業」變成做壞事的理由

鴻海在台灣的媒體上宣稱,芬蘭廠是替手機代工,所以要加入科技業同業公會,而且罷工也只是一小撮人的行動、不影響生產。然而,透過我們與芬蘭工會的聯繫,我們了解到芬蘭廠生產的是手機的塑膠組件,實在沒理由退出化工業同業公會,而且大部分技術人員都加入了罷工,其罷工期間的生產品質不保。因為勞工抗議有理,在罷工16天之後,仲裁會議決議,現有的團體協約將維持到原有的期限,至於未來的團體協約如何訂立,則由相關的產業工會及同業公會一起派代表會商討論。

「科技業」給人光鮮亮麗的印象,但工作現場的勞動條件卻不見得會讓人羨慕,最近芬蘭的工會及勞工團體,為了監督該國通訊大品牌Nokia的企業社會責任,委託了民間非政府組織,針對其供應商的勞動人權狀況進行調查,富士康這家代工廠自然也是目標之一,結果發現富士康在中國深圳的工廠有不少違反勞權事件,其詳細內容最近將公佈,我們亦將持續追蹤這些消息。

關於富士康芬蘭廠的勞資爭議經過,請上敬仁的網頁www.cjlabor.org.tw 轉中文頁面,我們有來自芬蘭工運圈的第一手外電訊息。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44期)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