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初到十一月初,我在泰國停留了三個月,調查在泰台商工廠的勞資關係。期間透過泰國勞工團體的協助引薦,以翻譯人員居間口譯的模式,進行基層工人面對面式訪談(註1)。此行目的,是要深入了解台商於海外的勞資關係,以了解海外投資頻繁發生勞資爭議的根源,並促進未來勞工議題跨國合作的可能。
泰國工運的現況
泰國從1930年代以來,反覆吃盡軍事強人復僻、威權統治的苦頭(註2)。1992年籌組民選政府,才終結了長年軍人干政的動盪。 近年來經濟上穩健復甦,政治上民粹主義崛起,以「泛泰主義」為號召的「泰愛泰黨」 執政,總理塔克辛為泰國最大的電信集團大老闆出身, 其名言為「以經營公司的邏輯來管理政府」。在此政經背景下,泰國的工運與台灣有幾分相似性:其工會盡數為場廠工會,使得工會組織瘦弱且分散;官方認可並且關係到勞工政策與基本工資制定的「勞資政三方協商模式」,長期被親官方與資方的閹雞型上級工會壟斷,為基層勞工發聲的自主性戰鬥型的工會代表被拒於門外;其政府公務部門從業人員的組織工會權利不被法律承認,只能變相地以「專業人員協會」的名義來行使其組織權,並且與民間企業既有的工會組織相區隔;缺乏具有號召力的工人政黨,每逢選舉,身為選票大宗的勞工選票便讓現有的議會政黨瓜分,無法集中力量針對勞工議題發聲;來勢洶洶的彈性雇用、派遣勞動、臨時工等「世界潮流」,使得工會組織率低落的問題雪上加霜等等。
然而,泰國的工運也有可取之處:多處工廠密集區域已經有數個自主活躍的工會運動中心,將辦公室坐落於該地區工人社區之中,由該區數個場廠工會聯合使用,進行該區域的工會組織工作與勞工爭議的法律協助工作;又例如,為了解決各自主工運組織上分立所造成力量分散的問題,2000年起成立了一個聯合陣線,稱為「泰國勞工團結委員會」(Thai Labor Solidarity Committee),其下統合了各工會與工運團體共27個組織,除了五一勞動節的動員之外,針對全國性議題諸如彈性勞動、私有化政策與調整最低工資等需要集體行動施壓的事項進行整合。最邊緣、最棘手的移工問題(註3),也有勞工團體進行協助與組織工作。整體而言,泰國不乏青年工會幹部付出一己的經驗與能力,於下班時間與週末假日處理工會事務,並且熱心協助未有工會組織的工人進行勞資爭議與組織工會;加上不同派系與脈絡的工會團體彼此捐棄成見,在全國性議題上攜手合作,是台灣自主性工運應當借鏡之處。
低薪資、高職災、性騷擾與破壞工會組織:以大同泰國公司為例
對於捧台灣老闆飯碗工作的工人而言,「嚴苛」是她們對於台灣老闆的共同形容詞。限於篇幅,僅以其中惡行佼佼者大同泰國公司的案例,整理列表如下:
【大同泰國公司打壓工會一覽表】
時間 ( 年 ) |
工人數 |
工會會員數 |
備註 |
1989 |
- |
無工會 |
公司設立。產品:供應 HP 跟 Compact 的 CPU 以及電腦螢幕。 |
1997-1999 |
- |
無工會 |
1997 年更改獎金制度,提高領取獎金標準,形同實質減薪,此政策因工人提出爭議而暫停。但 1998 公司又想執行,工人於 1999 年開始組織工會。 |
2000 |
2000 |
50 |
3 月成功完成工會立案手續;該年 9 月份工會理事 15 名全數被開除,兩個月後在該省政府介入下,讓工會理事全員復職。 |
2002 |
2500 |
1500 |
人員高峰期。工會會員快速成長。 |
2003 |
- |
- |
以原料不足為由,片面宣布停工,僅給付半薪。許多工人受不了自行離職。法院介入,行文要求公司不得臨時停工,若停工須與工人協商並給付全薪。 |
2004 |
700 |
- |
將前任工會理事長提請法院同意資遣。訴訟期間,禁止其進入工廠長達半年,最後他被迫接受雙倍資遣費離職。 |
2005.08.18 |
446 |
- |
故技重施資遣工會會員與幹部,並且將現任工會理事長與一位拒絕資遣的理事提請法院。目前該兩名幹部與公司纏訟中(註4),工會幹部被裁員過半。 每週、每天零星資遣工人,致使生產線人心惶惶(註5)。 |
2005.08.27 |
409 |
100 |
|
2005.09.17 |
325 |
- |
另外,以最高負責人張振輝為首的四、五名台籍高級幹部,在工廠管理上的惡行計有:性騷擾問題,對於女性員工毛手毛腳,動輒抱肩摸臀;對工人咆哮甚至肢體暴力;當生產線上工作量不足時,要求工人去做工作契約以外的工作,例如清潔工廠、粉刷台籍主管住房牆壁;無視泰國社會風俗,時常以腳指人(註6);台籍負責人疑似公器私用、收受廠商回扣、另外設立零件供應公司等管道,將公款轉入私人口袋,以公司帳面上的虧損為代價圖利私人利益。
工作環境上的問題計有:電梯老舊未有維修,工人常被卡在裡面;火警警報器故障亂叫,失去示警功能;將大多數逃生門鎖死,僅留一個門保持暢通,理由是要提防工人偷竊公司財物;化學品隨意放置工作現場,極為危險;電線老舊,工人有時會因為漏電問題被電擊。該廠的薪資也以超低聞名,日薪制的工人平均月領工資是4990泰銖,只有比當地法定最低工資略高六百多元(法定最低工資163泰銖/天 × 26天=4238泰銖),這在泰國是極低的待遇。
以上問題並非大同泰國公司獨有,然而卻是在泰國大同公司身上呈現得最為「集中與完備」;對照起台灣的大同母公司,早期也以開除工會領導人聞名;以及,民國90年10月份起未經協商將全體員工刪減全薪一成、取消工作獎金等行為,可知此公司之海外投資行為,一貫延續它行之有年的壓榨工人模式,顯見台灣的工會運動並未能使之記取教訓。
五花八門的怪現象
在其他台商工廠中,危險的作業環境高居問題排行榜中的第一名:粉塵、高熱、高噪音與老舊的機台,是多家工廠共通的普遍現象:聯界電子(Link World) 為了趕工將沖床機器的安全措施關閉,造成十餘名工人斷指;台達電(Delta)工廠崩塌造成數十名工人死亡與重傷,由於公司封鎖消息,至今詳細死傷人數不詳,並且工人長期承受化學暴露造成的皮膚炎與體力衰退 ; 常佳(Chang-Jia)提供受污染的雨水給工人飲用;福記陶瓷(Fugit Ceramic,音譯)中的化學氣味嚴重到女工數度當場昏迷;正新輪胎(Maxxis International)使用老舊機台造成高職災,五月份與八月份各有一個新進工人於工作中被機器絞入死亡,此事未被外界注意,廠內也高度施壓禁止工人傳遞訊息;平時正新輪胎的工人如果遇到工傷,不僅沒有工傷補償,請休養假還要被刻扣薪資。
敵視工會的情形也很普遍:光寶(Lite-On)將其已經組織工會的工廠(註7)脫手,另外到低工會組織的地區設廠;常佳將工會理事長外派到遙遠的邊境小鎮Mae-sot,去子公司福記陶瓷管理緬甸籍外勞,一去三年不歸;源大公司(Yuan-Ta,音譯)逼迫對勞動條件有意見的工人自行離職。台商讓人印象深刻的管理方式,尚有:台達電將製程大量外包給三十四家下游小工廠;光寶電子使用高達八成的派遣勞工;限制工人上廁所與喝水的次數與時間;源大公司強迫勞工超時加班,每日工時十二個小時以上,每月僅休息一日;正新輪胎刻扣工人病、事假工資等等。
結語
台商在泰國的投資頗為可觀,多年來位居泰國外資投資排名的第五、六位。然而經由此次訪查發現,仗著財大氣粗高度壓榨工人、無所不用其極地破壞工會組織、蔑視投資地社會的傳統文化、性騷擾女性員工、惡劣的現場作業環境等等負面印象,成為我們的資本家向外輸出的「台灣奇蹟」之代表作。
註釋:
1. 這次所訪談對象總計共分屬18間台商公司,含電子業8間、紡織成衣業5間、陶瓷製品2間、輪胎廠1間、金屬製品1間及塑化產品1間。其中知名大型公司有大同、台達電、光寶、正新輪胎、聯界等;所雇用工人人數規模從20幾人到16000人的都有;所訪問的基層工人計53人次。有工會組織的工廠佔了9家,其中兩家已經關廠。
2. 1950~1970年代其國內共產黨勢力與工會組織數度遭受白色恐怖的打擊,到1992年曼谷民主運動紀念廣場發生軍警對遊行群眾開槍的慘劇。該慘劇發生後,泰王出面統整大局,重辦國會大選,依選舉結果籌組聯合政府,才終結了長年軍人干政的動盪。經過幾年的經濟發展,泰國擠上了亞洲四小虎的行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政府進一步向以世界銀行為首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稱臣。
3. 緬甸、寮國等國人民大量湧進泰國成為底層奴工。
4. 不賦予工作職務,僅提供一間空房間讓他們兩個整天坐在裡頭等下班,意圖逼使他們向公司低頭同意接受資遣。
5. 依照泰國法律,要資遣工人必須至少在一個給薪週期前告知〈如果是日薪制的工人,就是兩週前;如果是月薪制工人,就是一個月前〉,但是大同公司從未遵循此項規定。實際做法是,公司告訴課長該部門要資遣幾個人,然後該課長挑選人選並將名單送交人事經理。人事經理看過並同意之後,就把工人叫到辦公室去領法定資遣費,馬上離開公司。
6. 在泰國社會習慣中,以手或腳指人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其嚴重性與台灣社會中以三字經羞辱別人的母親相當。
7. 該廠位於Bangpain工業區,製造印刷電路板全製程。被Lite-On 賣掉之後,成為台港大陸股東合資的CKL公司,總經理仍是台灣人。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雜誌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