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音樂創作不只是關在自己房間唱唱歌而已……人是社會人」,頂著大捲髮粗黑框眼鏡的《大聲誌》主編吳逸駿認真地闡述著「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合…我們隨時與周圍的人在發生關係…唱歌也一樣」兩旁的共同與談人音樂評論者張鐵志、青輔會主委鄭麗君與台下前排聽眾似乎或有共鳴地漾開微笑,「哇,馬克思都搬來了」主持人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聰更忍俊不禁小虧了一下。
關於獨立音樂意涵及其獨立精神?昨天(8月3日)下午,許多文藝青年、文化與社運工作者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傍就著和室講堂的陽光,熱情辯證。
貢寮海洋音樂祭落幕,鬧雙胞的爭議熱度持續延燒,更是講座討論的焦點。
以往每年都是角頭音樂承辦的海洋,堪稱是角頭的「角頭」,隨著北縣府政治變天,長期與角頭合作縣府團隊撤守,今年依採購法競標結果,改由民視入主海洋,角頭落馬消息一出,獨立音樂圈造成不小震撼,承辦的民視一句「不過是個標案」,再引發獨立樂迷對民視版海洋走向表達哀悼與批判,不少聲音紛紛反省,標榜獨立音樂創作競賽卻喝官方奶水長大的海洋,究竟夠不夠獨立、有沒有主體性?
「光談海洋其實很個案」獨立音樂協會理事長Freddy劈頭就說「很容易談成只是人的問題」,吳逸駿也說「雙胞案其實跟人有關」。撇先採購程序的公平與否不談,海洋音樂祭其實就是台北縣政府的,民間團體標不到政府案子又要搶活動名號,作法未必站得住腳。
Freddy表示,他策展都是公私部門四處洽談,五萬、十萬累積辦起來的,要能一口氣從一家拿到一百萬,就很夠了,再多,恐怕就會動搖到策展主體性。Freddy擺明不參加招標、不接受全額贊助,那樣東西就是人家的,「會跟你希望的不同」。
擁有豐富音樂策展經驗Freddy相當重視音樂活動的在地連結,強調音樂推廣工作必須向下紮根。他說,真有兩千萬給他搞三天音樂節的話,他會留下一千萬給剩下300多天作音樂組織工作,多培養新樂團,成立在地音樂人團體,由下而上持續與公部門對話,組織有力量了,活動計畫怎麼招標,可不是官方說了算。
要著眼檢視官方資源與民間文化團體的互動拉扯關係,Freddy認為視野還必須寬廣些。Freddy舉例台北藝術節,頭幾年由專業的台灣藝術推廣協會做起口碑後,這兩年也讓某媒體集團尋採購法標去作。
政府標案就有先天上的限制,內容框架官方先給不說,商機一現,一心牟利的商業力量就會進去搶標,海洋音樂祭也是這樣,同樣長期關注台灣節慶文化產業的Freddy指出,童玩節、桐花節也差不多循這樣的模式發展。
Freddy認為,音樂節大致有兩種,像日本富士音樂節有大牌樂團、門票收入,屬於完整的音樂展演產業,本質上是商業的,還有像live8這種具有社會議題導向的社運音樂節,本質上是公益、慈善的。但台灣目前兩種都沒有發展起來,「在官方眼裡,音樂節只是觀光」
Freddy不客氣批評,官方重視的是觀光人數不是樂迷或聽眾。
向來春天吶喊、貢寮海洋與野台開唱並列台灣年度三大音樂節,Freddy卻獨排眾議。Freddy透露誠品找他談海洋V.S.野台,他回絕理由是怕對不上焦,「我建議海洋應該v.s.黑鮪魚季,或海洋V.S.童玩節、桐花節之類的觀光節慶。」Freddy快人快語,令人莞爾。
不管誰人辦,由官方生養的海洋音樂祭在吳逸駿看來,就是不怎麼對盤。吳逸駿先批判標榜額獎金的競賽制度。他說,即使沙灘年年流失,來比賽的樂團根本不敢談反核,怕被評審另眼相看「即使辦活動的台北縣政府是民進黨,有反核黨綱,活動卻沒有提反核」,不負大聲誌總編之名,即使民進黨官員在伺,吳逸駿依然很大聲「民進黨辦海洋,跟救國團辦的YAMAHA熱門音樂大賽一樣都是政黨用來收編年輕人的嘛」。
除了政治介入,吳逸駿表示,自從7- Eleven相準商機潛力,介入贊助海洋音樂祭後,每年會場攤位內外、舞台旁充斥廣告旗幟,裡頭賣「統一福隆便當」,尤其近兩三年統一大金主再用巨額贊助取得「7-Eleven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的「冠名權」。商業勢力攻略獨立音樂場域,玷污不受商業左右的獨立精神似地,讓吳逸駿認為,無所不在的7- Eleven比民視擠下角頭更讓他感到深惡痛絕。
可惜的是,雖然昨天的座談會有很大一部份比例在談貢寮海洋音樂祭,但受到獨立音樂不小聲浪表態力挺的角頭負責人張四十三並沒有出席。前官方代表,前台北縣政府新聞室主任廖志堅言談則相形低調,除了表明官方行事立場與專業音樂策展或有差異,必須彼此不斷磨合。廖志堅先是表示,前台北縣政府配合民間組織利用會場推廣議題,特別留存最佳的攤位。
面對現場不斷拋出反核四、沙灘流失與縣府態度的敏感議題,廖志堅說,縣政府只專注在提供音樂資源平台,活動重心在音樂「專業」,因此在反核議題上「保持中立」,因為「音樂舞台有中立性」,如此對表演樂團也是一種「尊重」,尤其台電也參與贊助,至於企業贊助,廖志堅以「社會自有公評」帶過。
2006貢寮海洋音樂祭,角頭下,民視上,火紅的張懸、「旺福」、「Tizzy Bac」、「圖騰」都回娘家,老牌的刺客也到了,對岸的唐朝、黑豹也夠大卡,三天近20萬人潮湧進,民視版的海洋究竟還有什麼問題?
「民視辦,真的差很多」、「不只台電而已,這次龍門施工處都直接出來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苦笑,台電不像前幾年節制,代名核四施工處的台電龍門施工處就這麼到處現身了。
為呼籲社會重視沙灘流失,連續五年在海洋現場擺攤的崔愫欣表示,剛獲知角頭落馬時,也一度惶恐,國民黨打死擁核,而充滿商業色彩的民視團隊對社運團體應該不會太友善。然而,崔愫欣坦承,仔細回想,儘管在獨立音樂圈擁有好名聲,過去五年,承辦單位對反核也始終保持不接觸的冷淡態度,確認今年也得以進場擺攤後,他以為民視版海洋應該不至於太離譜。
然而,「真的很離譜」崔愫欣忿忿形容,音樂祭現場處處招搖台電旗幟,主舞台旁的天空被巨大電力寶寶氣球壟罩,台電花大把銀子贈送帽子、紀念鑰匙圈,無所不用其極的置入性行銷,讓擺攤義工氣結不行。「再下去,明年有可能要拉白布條了」。
崔愫欣還澄清,每年活動攤位都是綠盟透過鄉公所「求來的」,廖志堅指「保留最好攤位」的說法,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