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教材 4學分必選

2011/06/17
記者

引發排擠其他課程爭議的高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綱要,昨拍板定案,確定列入必選修課程,但必選學分從先前研議的六學分降至四學分,且學測、指考都不考,適用明年八月入學的高一新生。

「造成配課困擾」

今年初教育部研議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其他類」必選課程,高中三年要修六學分,逾三千名高中教師和近萬名高中學生在臉書抗議,質疑排擠藝術等選修課程。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說,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改列「語文類」,以「論孟選讀」為基礎,另增《大學》、《中庸》內容,不會排擠其他課程;課綱委員、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說,像近來捷運「翹腿姐」引發譁然,提升學生文化涵養有必要。全教會高中學校委員會主委黃文龍批,會造成配課困擾;北巿金華國中張姓學生說:「強迫選修感覺很差。」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砲轟:「品格教育重要的是生活教育,而非死讀書。」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綱修訂資訊 ●重點: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以原本語文類選修的「論孟選讀」為基礎,另增加《大學》、《中庸》內容 ◎從高中必選6學分,降至高中3年共4學分,但以同1學年連續排課為原則 ●時程:明年8月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逐年全面實施 資料來源:教育部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如果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內容都是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那就不需要這樣的教材了。如果不是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那顯然反對者就是希望以後的年輕人都不知道一些觀念,例如:
十目所視,十指所指。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盡信書,不如無書。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抱歉,不知如何斷句為好)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