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北北基大烏龍

2011/07/05

有位前教育部長到教授家做客,聒噪的孩子們噤若寒蟬,部長走後,教授問兒女:「平常對教育意見一堆,怎麼碰到部長卻一聲不吭?」

 小孩說:「我們怕部長又要改革呀!」

 台灣開始教改之後,小孩子就變成白老鼠;終極良藥始終沒問世,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相繼淪為犧牲品,所有的改革都說「為孩子著想」;但,孩子真的怕死了「改革」,寧可大人們忘了他們。

 最近的教育「藥物實驗」是北北基聯測。台北市「好心」的大人看到國中生應付「一綱多本」很可憐,於是善心大發,倡議「一綱一本」以減輕負擔。

 教材既然不同,聯招當然也要另起爐灶,北北基聯合基測就這麼順理成章誕生了。

 「一綱一本」的快樂丸有沒有效,不得而知。不過,現在卻有四千隻白老鼠已被惡整得憂鬱到不行。

 因為北北基聯測考題較全國基測難,考生又無前例可參考,申請入學時為求保險,志願往後調整。等到登記分發一放榜,才發覺高分低就,痛哭不已。

 大人認為志願填壞是小孩的錯,責任自負。不過,容我們不客氣的說,小孩子考砸,才是孩子的錯。但,首次北北基聯測竟然沒有足夠的資訊讓孩子據以申請入學,以致高分低就,這是大人搞砸,豈可卸責?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