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低就 劉炯朗:被排名綁架了

2011/07/15
記者台北報導

今年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高分低就」的風波延燒,中研院院士劉炯朗認為,只要沒有「排名」,就沒有高分低就的問題。他說,台灣的學生、家長全都被考試制度綁架了,大家只相信考試制度,並且用成績高低把學生、學校做分類。

中研院院士劉炯朗昨天參加一場高等教育座談會時表示,台灣的教育長久以來就存在著「排名」的魔咒,才會產生「高分低就」問題。

劉炯朗舉韓非子寫的故事為例:有個人要到城裡買鞋,先在家中用繩子量好腳的長度,到城裡後才發現忘了帶繩子,又折回家,等到拿回繩子後,鞋店卻已經關門。」

「台灣的中學只相信考試制度能夠決定學生的才華和能力,就像這個鄉下人,寧可相信繩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腳一樣。」劉炯朗說,台灣的教育一直相信考試排名、學校排名,而不是相信學生本身能力,才有高分低就問題。

劉炯朗指出,美國也有很多「第一名」學校,「哈佛、賓州、史丹佛…等,都一樣優秀,卻沒有第一名存在。」

清華大學副校長馮達旋則表示,台灣的學校好像只剩下建中和北一女,每次考試結束,就關注兩校學生有幾人上台大,「美國也有很多明星中學,媒體從不會播報考試分發結果。」「台灣一天到晚關注學生學校排名,這是社會問題,很不健康。」

「難道只有這兩間學校的學生可以把社會變好?」馮達旋表示,成績高不代表日後就是好人才。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