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審議週四登場
越過貧窮線 23,459 全產總提版本

2011/07/19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張心華

5954225834_c17f245471_m.jpg全產總依據《社會救助法》的「最低生活 費」計算,提出今年基本工資主張。(攝影:孫窮理)

這個禮拜四(7/21),就要舉行今年的基本工資審議會議,全國產業總工會今天(7/19)召開記者會,提出像去年一樣,依據《社會救助法》計算出的基本工資主張,認為要調漲到23,459元,這較之目前17,880的基本工資,調漲了31.2%,比起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對外說要調漲至少3%的幅度,高出十倍。此外,針對最近台聯主張要將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鉤,在上一屆立委選舉曾經名列台聯不非區第四名的全產總理事長施朝賢明白表示反對,施朝賢說,國際勞工同工同酬不應有差別待 遇,這是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規定,他希望台聯「再想一想」。

在去年《基本工資審議辦法》通過之後,審議委員兩年一任,所以今年的遊戲規則、審議委員會的組成都與去年一樣,不過因為去年審議後,全產總認為會議中沒有共識,前 往監察院檢舉勞委會,之後監察院也通過一個糾正案,認為勞委會「事前提供關於調整基本工資之研究分析資料,且在未經多數委員決議通過情形下」通過基本工資審議有違失。不過,全產總祕書長謝創智說,今年開會的通知還是一樣在三、四天前才收到,勞委會並沒有依照監察院的糾正提供「研究分析資料」,同時月初勞委會說要邀集勞資代表,召開會前會,起碼全產總,或全產總的代表大同工會理事長林進勇都沒有收到開會的通知。

單位勞動成本成長率跨國比較 (1998-2008)

台灣 -2.6% 法國 3.2%
日本 -0.8% 荷蘭 3.3%
新加坡 -0.6% 西班牙 4.9%
美國 -0.6% 加拿大 4.9%
瑞典 0.4% 丹麥 5.0%
德國 1.5% 義大利 5.3%
英國 1.9% 挪威 5.3%
韓國 2.6% 澳洲 6.1%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2010(全產總提供)

去年《社會救助法》修法之後,台灣「最低生活費(一般被認為這是台灣的「貧窮線」)」的計算方式,修改為該地區「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所得中間值)的60%」,計算出來「台灣省(五都之外)」的最低生活費為10,244元,再乘上家戶中每一位勞動者需要扶養2.29人,得到23,458.76元,這也就是全產總提出23,459元的基礎。收入在「最低生活費」以下的人,就是《社會救助法》的「低收入戶標準」,低收入戶可以依法向政府提出「生活扶助」;而如果「基本工資」到不了這個標準,一個有正常工作、合法收入的人,仍然需要政府的幫助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也等於國家在制度上允許了「工作貧窮」的存在。

提出這樣的數字,謝創智也認為「這幾乎是個不可能達成的任務」,不過他說「這個目標是國際間對於基本工資最核心的價值保障」,基本工資應該要符合勞工及其家庭在當地生活的最低水平。會造成這麼大的落差,主要原因是1997年到2007年基本工資停在15,840,有10年沒有調,2007年調到17,280之後,到去年(2010)又停了4年,而去年調整的幅度又很微小(17,880),在這種狀況下,謝創智拿出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的數據指出(右表),在16個主要的工業化國家當中,過去10年勞動成本的成長率,台灣是最後一名,在這些國家裡,有只有台灣和日本是呈現「負成長」的現象。

與過去一樣,在今年審議會議前,全產總將邀集與會的勞工代表討論共識,當天也會在勞委會外有行動,送這些代表入場開會;雖然去年全產總再會後就去了監察院檢舉、監察院也提出糾正案,但是勞委會似乎不為所動;林進勇說,跟去年一樣,勞方都提出了相當的論述,但是資方都沒有提出任何的論述,他呼籲勞委會今年如果不調「到位」,之後仍是它的責任,除非「你不想連任」了;至於除了「以選票抵制」這樣的策略之外,林進勇說,今年如果結果不滿意,仍會再去監察院陳情。

相關文章(2010基本工資鬥爭):

(一)台 灣:新規則 形式增強勞資協商
(二)香 港:面對貧富差距的對策
(三)「社會性」鬥爭的侷限
(四)上桌談判的人,缺乏現實性
(五)台灣經濟成果,工人分不到
(六 完)「勞動力國際價格」的魔咒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