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張心華
距離在桃產總林姓幹事身上發生的「借酒精」事件發生已過去近兩個月,這兩個月桃產總並無人親自出面說明此事,而眾人則在苦勞網的《全國勞工團體會務人員工會的聲明稿》下筆戰連連。由於攸關工運界之重大立場,筆者認為此事應有更詳實的報導與當事人本人的說法,否則容易淪為羅生門與社運圈紛紛擾擾的「野史」之一。於是親自訪問了受到指控的桃產總,與離職的林姓幹事,希望對事件的始末有更清楚的了解。
桃產總說法
桃產總姚秘書長姚光祖對於筆者的到訪相當友善,甚至同請兩位桃產總秘書在場受訪。而對於林幹事是否遭到解雇的事件,姚秘書長也不諱言的指出:桃產總當時確實希望林幹事能夠離職,但林幹事自己是願意、並且也想要離開的。
桃產總指出,希望林幹事能簽下自願離職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林幹事的勞健保並不掛在桃產總之下,而是在外面的其他工會。如果非要上報解雇的話,行政程序會相當繁雜。二是站在保護當事者的立場上,希望林幹事不要因為被「解雇」可能造成的誤解而影響未來的求職。桃產總也不斷強調,這一切過程當中並沒有任何逼迫的狀況發生,絕對不是外界對一般資方「強迫勞方簽自願離職書」的想像,而是理性溝通後雙方同意的做法。
對於這樣的過程是否過於倉促草率,桃產總表示當然有討論的空間。但當筆者提出「若可以重新處理,是否會用更好的方式?」的假設性問題時,桃產總則是不願意做出明確的回應。而對於苦勞網上群眾服務協會與會務人員工會的聲明,姚秘書長則表示,因為對於網路的澄清效果有相當大的質疑,所以桃產總已內部決議不在網路上進行任何說明。他們願意為每位關心此事的人們當面說明,但對網路媒介的不信任,讓他們不得不選擇用雖然效率較低但他們認為較為直接的方式說明。
林姓幹事說法
而林小姐的說法,也證實桃產總的說法:產總希望林能離開,林也確實想離開。但對林小姐來說,不能接受的是桃產總對她的態度。以「酒精事件」來說,林指出產總一開始就認定是她借出酒精與釘書機,也認定她擅自幫忙影印群眾服務協會之會議文件,所以以「忠誠」為由要她離職。但當確認了釘書機與影印機都不是透過她借出之後,產總不僅沒有對誤會林幹事表示歉意,甚至為了轉移「忠誠」的議題,又再提出對其工作能力的質疑。
林小姐指出,當時產總因她出借酒精而質疑他的忠誠度,而她則是認為「一個陌生人來我也會借他酒精阿!更何況是認識的同事!」且當產總確認她只借出酒精,釘書機是另一位祕書出借後,卻對出借釘書機的秘書沒有任何追究,讓她更加無法忍受繼續在產總工作。
林小姐認為,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是雙方都有意願結束勞資關係,但以她的個人感覺,確實認為自己是被逼──或委婉一點來說是被「排擠」而離開的。如同資方慣常的手法:不資遣,而將你調到邊疆地區上班,或安排另一個與你完全不符合的職位等方式,變相的逼員工自請離職。
而桃產總會這樣的原因,林小姐則認為是因為桃產總內的某些人與過去曾經任職秘書的杜光宇之間權力鬥爭而起。桃產總內部認為她是「杜光宇派」的人馬,所謂的「忠誠」問題,其實針對的就是杜光宇。否則為何其他的秘書沒有遭到質疑,林小姐卻因此而離職。
進步團體的鬥爭底線
對於桃產總內的某些人與杜光宇所謂的鬥爭,筆者無法細究。鬥爭在團體與團體之間、之內處處可見,俯拾即是。但對一個自認為,也被認為是「進步團體」(相信大多數的工會不會否認)的工會,卻在進行鬥爭時將勞工權益的的順位擺在鬥爭本身之後,毋寧是對工人運動本身極大的諷刺。當進步團體的鬥爭越過了自身運動堅持的底線時,人們恐怕很難不對其大張旗鼓堅持的目標提出質疑。
令人不願面對的是,這狀況在社運界恐怕並非個案。年初綠黨修組織架構變動時,也引發了類似的爭議。綠黨竟然在號稱「組織改造」的過程當中,要求當時的行政人員──也是綠黨去年市議員選舉當中台北市得票率最高的李姓候選人──將薪水轉成綠黨的「債權」。綠黨甚至要李姓工作人員轉為志工,等於是變相的欠薪與解僱。但綠黨其實剛在半個月前用優於李姓候選人的條件聘請了一位新的工作人員。
諷刺的是,李姓候選人去年選舉主打的口號正是貧窮青年參政,並主打反貧窮與勞工權益的政見。但在她為綠黨打完相當漂亮的選戰之後,卻立即在黨內遭遇這樣的對待,甚至是透過求助友好勞工團體的幫忙才得以拿到資遣費。
這類的事件在社運圈內屢見不鮮,但卻少見社運團體的相互提醒或自我批判。無論團體們抱持的是「不應插手其他組織的內部運作」的禮貌性心態或其他。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同為「進步團體」的組織,對於在社運圈內部發生的不正義,卻經常因其組織所代表的「進步性」而姑息對待。但若我們對於周遭所發生的不正義,沒有用對抗政府與財團──即大多時候我們表面上的敵人──的標準同樣檢視與反省時,那我們努力並驕傲成為的「進步團體」與為了組織利益可以放棄運動原則的「利益團體」,是否會產生危險的混淆。而會不會,下一個必須要被「革」掉的對象,就會是不小心從「進步團體」跨入「利益團體」的自己呢?
回應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轉貼自前綠黨黨工宋竑廣臉書
看到綠黨對惡性解聘李盈萱事件的最新解釋,我提供我所知道的部份。
我自二月初因不同意組織改革案離職後,未與綠黨辦公室任何同事連絡(或拒絕連絡),直到黨員大會前幾天,有黨員朋友轉寄李盈萱提案懲處文魯彬的信件給我,我看了覺得很奇怪。以我對李盈萱的了解,她實在不是一個會因為辦公室細故而發飆到如此程度的人,覺得她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於是隔天主動打手機問她怎麼回事。
想不到電話的那一端,她正崩潰大哭,起因就跟林奕志報導所述,以及李盈萱所佐證的一樣,叫人薪水轉債權、正職轉志工,以及當時她所遭遇的一些不好聽的話語。因此在她與文魯彬爭執之前,她的情緒已經累積到一個程度,才會有後面大規模的反應動作(提案懲處),後面這件事,因為潘翰聲把信件轉寄給所有黨員,相信綠黨的人都知道。
就這樣二十分鐘左右的電話,我聽著李盈萱邊哭邊說、泣不成聲。
後來李盈萱在聽取林奕志如何爭取勞權的建議之後,李跟綠黨進入談判,最後得到資遣費走人。中間中執委徐文彥也很細心地紀錄她的敘述,寫完確認雙方對此事的看法有共識(即所謂協調會談──我認為是為避免李盈萱事後「翻供」的手法)後結束。
如網友指出,到這邊綠黨的會議紀錄已經作假了,這最少最少主因是資方無法繼續提供過去的勞動條件所致,什麼叫「個人生涯規劃」?綠黨是一個講究資訊公開的政黨,除卻需保密才得以進行的事情之外,有必要提供黨員正確的資訊,這也是黨員的權利。
之後,為安慰李盈萱的情緒,又過幾天跟她還有一位社運前輩私下會面,那時李的敘述更詳細,包括她只是因為想確認勞雇關係就被講「誰要給你錢!」等,恐怕不適合對夥伴講的話。
我一直覺得,私下跟非正式紀錄的東西,或有隱私顧慮,不提也罷。但綠黨身為一個進步政黨,有些事還是要有點分寸。有時候你們(幾位綠黨人士)講話真的很不得體而不自知,大家光看年初組織改革案在苦勞網上,若干中執委出面回應的態度,得到怎樣的公評就可略知一二。
由於我只是覺得同事一場,去當個聽眾,聽李盈萱發抒完即可,碰面之後,跟李也沒有聯絡了,連臉書都沒有丟訊息。
想不到綠黨還有後續。
約略三月12日前後吧,潘翰聲跟他友人A,抱怨解雇李盈萱的經過,除了再次佐證要求李正職轉志工的說法,又有「背後還不是有某勞工團體在操弄」這樣概念的敘述。要我解讀這句話的話,恐怕綠黨連資遣費都不想付給這位選後還「回捐十萬保證金」的光榮戰友。
說實在的,我覺得綠黨很糟糕,花了好大力氣掩蓋事實便罷,又何苦對外抱怨出去,真是不攻自破。
友人A跟朋友B轉述時,B因為聽不下去,在個人公開版面跟A起爭執,回文中明確點出「在組織變革之後,會問正職員工願不願意轉成志工的社運組織」即是綠黨。
在此之前,B都沒有跟李盈萱接觸過,除非A有意要陷害潘翰聲清白的人格,否則我們就從不同管道得知相同的事件內容。
或許,追究起來A會推翻他的轉述,但是A跟B的爭執,還是網路上(不過是註冊制介面)可以查到的資訊(當然也很可能因此早就在社運圈傳遍了)。
原本,我覺得林奕志寫得算是厚道,綠黨如果知恥,默默認帳便罷,但綠黨硬要再發一份「輕描淡寫」的說明,讓我覺得很扯,在B以「先」匿名的前提下,提供這些資訊。
我猜大概一些社運圈的朋友都偷偷去查證過了。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如果綠黨不轉貼最新官方說法的話,或許我還不會轉來。
----
看到綠黨對惡性解聘李盈萱事件的最新解釋,我提供我所知道的部份。
我自二月初因不同意組織改革案離職後,未與綠黨辦公室任何同事連絡(或拒絕連絡),直到黨員大會前,有黨員朋友轉寄李盈萱提案懲處文魯彬的信件給我,我看了覺得很奇怪。以我對李盈萱的了解,她實在不是一個會因為辦公室細故而發飆到如此程度的人,覺得她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於是隔天主動打手機問她怎麼回事。
想不到電話的那一端,她正崩潰大哭,起因就跟林奕志報導所述,以及李盈萱所佐證的一樣,叫人薪水轉債權、正職轉志工,以及當時她所遭遇的一些不好聽的話語。因此在她與文魯彬爭執之前,她的情緒已經累積到一個程度,才會有後面大規模的反應動作(提案懲處),後面這件事,因為潘翰聲把信件轉寄給所有黨員,相信綠黨的人都知道。
就這樣二十分鐘左右的電話,我聽著李盈萱邊哭邊說、泣不成聲。
後來李盈萱在聽取林奕志如何爭取勞權的建議之後,李跟綠黨進入談判,最後得到資遣費走人。中間中執委徐文彥也很細心地紀錄她的敘述,寫完確認雙方對此事的看法有共識(即所謂協調會談──我認為是為避免李盈萱事後「翻供」的手法)後結束。
如網友指出,到這邊綠黨的會議紀錄已經作假了,這最少最少主因是資方無法繼續提供過去的勞動條件所致,什麼叫「個人生涯規劃」?綠黨是一個講究資訊公開的政黨,除卻需保密才得以進行的事情之外,有必要提供黨員正確的資訊,這也是黨員的權利。
之後,為安慰李盈萱的情緒,又過幾天跟她還有一位社運前輩私下會面,那時李的敘述更詳細,包括她只是因為想確認勞雇關係就被講「誰要給你錢!」等,恐怕不適合對夥伴講的話。
我一直覺得,私下跟非正式紀錄的東西,或有隱私顧慮,不提也罷。但綠黨身為一個進步政黨,有些事還是要有點分寸。有時候你們(幾位綠黨人士)講話真的很不得體而不自知,大家光看年初組織改革案在苦勞網上,若干中執委出面回應的態度,得到怎樣的公評就可略知一二。
由於我只是覺得同事一場,去當個聽眾,聽李盈萱發抒完即可,碰面之後,跟李也沒有聯絡了,連臉書都沒有丟訊息。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看到A跟B的對話了,非匿名的兩人雖然爭執不下,但基本事實(正職轉志工、受勞工團體操弄)未受到挑戰,還有「所以綠黨跟吳敦義一樣?」的質問。
回顧李盈萱三月初的臉書內容,有一則留言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李盈萱
心情惶惶不安..為了已經發生的不義, 為了覺得"不該就這麼算了"的權利, 為了相信某些地方不會用河蟹心態面對清楚的是非問題, 為了自己竟然必須跟盟友某種程度的兵戎相見....我也一點都不喜歡這樣, 但是不該就這麼算了.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真相在這裡是找不到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宋宏廣病了
而且病的不輕
如果這些訪客是宏廣的朋友
你們該做的不是在這裡幫腔
而是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我不覺得竑廣病了,
他的文章在字裡行間句句有所依據。
如果今天要分辨個是非對錯,
先揚旗說對方病了,是什麼心態?
要帶頭改革,會有陣痛期,也會有難以兩全的局面,
這些情形,走社運的人不會不瞭解,
也不會因此而全然否定領頭者的一切付出。
但是,領軍者如果連面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
只會中傷別人,而非就事論事,
其實你已經在削弱有志者、社會大眾的改革熱情。
你澆熄了這些火種,對得起你的改革夢嗎?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馬上叫人去看心理醫生
只可惜台灣沒心理醫生 只有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
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宋竑廣是不是講出了綠黨不能說的咪密?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我決定來護航一下
另有流言「綠黨其實剛在半個月前用優於李姓候選人的條件聘請了一位新的工作人員 」,似有影射聘用特定新人排擠李姓同仁。事實上,該名所謂「新工作人員」屬於2012年選舉專案性質,與李姓同仁性質不同,且該專案之存續,也必須由新年度中執評委再度確認工作內容與薪資。
3月9日中執評委會通過決議「四個部門主任最低保證勞健保及每月薪資一萬元,每季結餘彈性補發,當每人每月實領薪資達三萬元,始依上屆中執評委所決議之債務清償順序攤提償還綠黨於本屆任期之前的負債。」(註:有一位主管由自行募款之其他專案支應,另一位主管不支薪),行政部已工作近一年之原工作同仁則「是組織改造前聘僱之工作人員,故應予保障,每月薪資暫定為三萬元」。
這有什麼錯嗎? 我覺得沒錯阿
只是當時我記得很清楚
我相信青年參議願 (未註冊) 週四, 2011-03-10 21:00
樓上的,我保證你的資訊一定是錯的。
而且在網路上造謠阿綠端和詠梅是支薪工作人員的人,已經有向他們認錯道歉,絕對是可靠的消息來源,不可能有錯的。
除此潘翰聲的部落格也有提"對鐘銘競選團隊「青年參議願」相關的錯誤訊息"指的也是這件事情,證據都擺在這,你憑甚麼說他薪資可以追溯至1月,。
http://panhan3.pixnet.net/blog/post/33975239
假如他們真的是支薪的工作人員,潘翰聲當時是召集人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對方也沒有必要去道歉不是嗎?
請不要假冒綠黨黨員的身份繼續造謠,這樣毀謗青年參議願成員的清白,難道你們不會良心不安。
結果馬上被我踢爆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7547?page=1
匿名也不會亂講的黨員 (未註冊) 週五, 2011-03-11 01:09
綠黨第15屆第10次中執、中評委聯席會會議紀錄
壹、 時間:2011年2月16日(三) 晚上19:00~21:00
貳、 地點:綠黨辦公室(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號5樓)
參、 開會人員:出席:中執委:潘翰聲、文魯彬、徐文彥、王鐘銘、謝和霖(skype)、劉麗蘭(廖崇賢代)。中評委:徐蟬娟、彭渰雯。
【案五】2011綠黨全國立委選戰計劃草案
提案人:召集人潘翰聲
說明:為使綠黨於2011年底立委選舉可以順利召募到合適之區域與不分區候選人,並且可以跨過5%門檻順利當選,特別擬定本計畫,並聘請黃詠梅擔任本案執行長。時間由2011年1月開始,至2012年3月止,共計15個月,每個月3萬元。(參考附件五)
決議:通過本案,同意薪資追溯自1月1日起。
當然官方說法現在該工作人員因為資金困難只領1萬元 我也相信
不過那又怎樣?
在綠黨工作領薪有什麼好心虛和遮掩的? 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當志工就顯得比較清高?
先不論解雇李姓候選人的事 一個人事案連自己黨員也要隱瞞
或許對某些匿名人士認真就輸了 大家也不要對我太認真阿!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再來爆個無關緊要的小料
當時綠黨潘李兩候選人的聯合競選總部
據傳當時幾乎是免費出借使用(還是1元阿 頂多是這種象徵性價格)
現在變成一家小七(7-11)
裡面寬敞又舒適哦
路過可以進去坐坐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TO署名「怎麼辦我也病了 XD」的留言者:
因為當事人要求,不希望BBS個版的留言,以圖片連結方式出現。
所以這裡先將您的留言隱藏,謝謝。
責任主編:陳韋綸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對於網友的言論有意見
不應該用有病來人身攻擊
要譴責這樣的言論
不要以為在網路上留言惡意毀謗會沒事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如果認為宋竑廣講得不對,可以用其他事證來反駁,如果只是不喜歡他,請惦惦就好
如果是綠黨的紛絲,這樣做也不配當關心公共事務的公民,對綠黨也是侮辱。
總之,希望看到是認真討論而不是謾罵。要情緒謾罵去黑特版,隨便你罵。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鄉愿的苦勞
無恥的綠黨
退步的台灣社運
憑什麼當事人說要隱藏就隱藏
如果是事實就應該攤在陽光下
苦勞到底是對眾多讀者負責?
還是對一兩個“當事人”負責?
今天綠黨發生這種茶壺風暴
我們當然難以要求主流媒體幫我們釐清真相
沒想到所謂“社運媒體”的做法居然是掩蓋事件
我們能體諒苦勞網不敢得罪任何社運團體
以至於新聞和言論愈趨保守
但是為什麼不能把事情談清楚呢?
苦勞自己沒能力把茶壺風暴給談清楚
又不准網友留言釐清事實
這不是鄉愿是什麼?
台灣社運就是在這種水準的社運媒體關愛下永遠長不大
永遠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圈裏面依偎取暖
我估計這篇和另外一篇談綠黨的
再過一陣子就會被苦勞站方關閉留言功能
就跟之前綠黨組織再造那篇一樣
對綠黨已經絕望!!
對苦勞只有失望!!
台灣社運永遠沒希望~~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是我(留言者)要求的。請不要怪苦勞網。畢竟當事人不能接受,當事人有他自己的生活,請多見諒。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說實話,雖然沒有入黨過,不過對於綠黨的事情都有耳聞,也認識其中幾位當事人。
根據非常非常可靠的消息來源(我還留有當時對話紀錄),當初李盈萱確實有受到不平的待遇,且也有考慮採取法律途徑,另外關於戰鬥團隊薪資爭議,如同前面所言,也是因為有人無恥的宣稱自己是位不支薪的志工,還無恥的接受別人的道歉,最後又無恥的回溯薪水,才會有上面那段網路的留言和對話。
其實綠黨真的很天真,潘翰聲等人會出去放話,難道李盈萱、宋泓廣,陳怡秀等不會?而且社運圈又不大,事情能夠藏多久呢?很多人知情,只是裝不知道而已,就像我也是。
不過我現在其實最想罵的是苦勞網,這些事情都在苦勞網上發生,但是苦勞網卻完全不關心,真不知道這個網站的存在是為了什麼。
他們大可以去訪問這些當事人,把事情釐清,但是他們就像許多人說的,鄉愿的保護著綠黨,這跟其它爛媒體有甚麼差別,完全沒有一個媒體該有的格調,所以比起綠黨,我更討厭苦勞網,乾脆收一收好了。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http://blog.sina.com.tw/matchmaker/article.php?pbgid=46790&entryid=617163
順便幫各位補上當初組織改造案爭議的文章整理,這個部落格就是寫那篇"一個綠黨罪人的自白及血淚控訴"作者的部落格。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附議。
現在不只後悔捐款給綠黨過,我也有點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捐款給苦勞網了。
同樣是批評綠黨的文章,苦勞網不採訪、不提到頁首(桃產總的部份早就該寫了),立報至少很故意地把蕭曉玲講到綠黨的文章,放在官方臉書,而且把綠黨那一段拿出來放塗鴉牆。
連環資都出了一篇明褒暗損的報導。
既然寫了「荒謬的歷史何時才能不再重複?」罵一個高成炎搶走麥克風,貴站王姓記者以前也為了同志政見的事猛批綠黨候選人,更嚴重的惡性解聘卻置之不理。標導標準匪夷所思。
大家捐錢給苦勞網做什麼?只是當個平台讓人貼文章嗎?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苦勞網真的護航護很大,要如何當運動的媒體,應該是扼殺社會運動精神的媒體吧,別人都侵門踏戶在你家吵著一團,也吵頗久,難道完全不知情?
而且潘翰聲、張宏林、王鐘銘、李盈萱等人,都選過議員,也要選立委,並不完全是沒沒無聞的小人物,他們沒有責任替社會大眾監督?
苦勞網,該檢討!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宋的紅衛兵打砸殺砍燒 燒到苦勞網來囉
一直講蕭曉玲 去青平台週五晚上的趴 就知道宋就是蕭檯面下的幫手阿 如果很宅 懶得出來見人 google一下也知道兩個人的關係 想也知道 蕭是被宋洗腦啦 蕭是被宋洗腦啦 蕭是被宋洗腦啦 蕭是被宋洗腦啦 蕭是被宋洗腦啦 蕭是被宋洗腦啦
不順紅衛兵的意 就是罵罵罵罵罵罵罵罵罵罵罵罵罵
苦勞網要不要理紅衛兵 讀者們 說說話吧 說說話吧 說說話吧 說說話吧 說說話吧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只要批評綠黨,就是宋的紅衛兵,好大的帽子,宋是誰?宋楚瑜嗎?連宋楚瑜應該都沒有這個能耐。
綠黨這樣對待自己的員工,任誰聽了都會覺得有問題,為什麼不能批評?
而且你這樣子汙辱蕭老師,很過份,你當所有的人都沒辦法判斷是非,會隨人擺布嗎?
應該只有像你們這種爭權奪利、為了追求名利不惜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的人才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所有的反對者。
媒體追求真相,滿足民眾知的權利,是天經地義,綠黨的事情一團混亂,那麼多說法,媒體難道沒有責任去查清楚?
媒體刊登文章,就該善盡查證的責任,當別人提出質疑,去訪問當事者是最清楚的,現在綠黨和李盈萱等人視兩套說詞,一通電話,就能有比較清楚的交代,苦勞網的讀者要求苦勞網,並不過份。
你憑甚麼反對別人要求媒體去追求真相,除非你害怕真相被追查出來,會對你不利,才會把別人扣上紅衛兵的帽子,並要求苦勞網不要裡紅衛兵。
我相信李盈萱或九五聯盟的人,乃至於宋紘廣應該都很樂意接受採訪,或是提出證據,但是綠黨的那些人有勇氣讓媒體追查這件事情嗎?他們有勇氣和這些人當面對質嗎?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李盈萱究竟是因學業問題與個人生涯規劃而離職,還是遭受綠黨資遣?
在這過程中綠黨究竟有沒有提出要李盈萱薪水轉債權、正職轉志工?
苦勞網請善盡你的責任。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這麼簡單的問題,根本不用苦勞網浪費時間和電話錢來採訪和報導。
從犯案動機來說,李盈萱最後拿到資遣費,沒有理由和必要去節外生枝,但是綠黨有充分的動機,讓他必需扭曲事實,用比較好聽的說法來美化,以維持自己的形象,
接近社運團體的綠黨,如果被傳出逼員工將薪水轉債權、正職轉志工是多大的醜聞啊,所以就算先前鬧得在不愉快,為了大局著想,當然願意好好的安撫李盈萱,給她一筆封口費,現在又被宋扯出來,那些人一定氣得跳腳,恨不得把宋碎屍萬段吧,當然要把宋妖魔化才行。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其實就像綠黨臉書專頁上
有個人在好幾個討論串都貼了苦勞連結
問綠黨這波紛爭究竟是怎麼回事
網站管理者甩都不甩一樣
反正大部分支持者不會細看每則留言
只要撐過幾天避避風頭就沒事了 苦勞網大概也一樣
我猜苦勞網大概會覺得自己很衰小
畢竟包括破報或幾個以跑環境新聞著稱的獨立記者不會沒有耳聞綠黨這批戰鬥團隊的豐功偉業,也都沒人會拆綠黨台
大家幹嘛獨挑苦勞來批評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只是搞不懂,很持平來問問題。
一、林奕志對於桃園產總爭議可以兩邊都去面訪,為何綠黨的事情不同樣去面訪綠黨?在回應中說自己就是當事人,但綠黨否認了,我看起來,只是李盈萱諮詢了林奕志,林奕志並沒有跟綠黨有過直接當面的協商,事實是這樣嗎?如果是,這一切爭論的起源,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林奕志的文章太預設立場了?這樣的話,林奕志的文章,如果是為了釐清桃園產總的問題,顯然沒有達到目的,因為焦點被轉移了;如果是為了處理綠黨的問題,那桃園產總的事情就變成為了借題發揮,這樣對當事人並不好吧。
二、我一開始也覺得綠黨對李盈萱太過分,後來才知道,李盈萱並沒有被欠薪水,還領了四萬元的資遣費,「欠薪與解僱」的指控就失去立論基礎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盈萱說「文章中的真正女主角也更需要大家關懷」,到底是什麼意思?而綠黨當時也有另一個工作人員,在組織改組後,也得到三萬元的薪資保障,如果李沒有跟綠黨鬧成這樣,其實也是有保障原來薪資的可能,只能說賭錯了,或者是前人犧牲後人乘涼。或者,李盈萱是不是對當時綠黨財務狀況有所了解,有把握後面會領不到薪水,所以乾脆領資遣費走人?若是跟這整件事無關的人來看,以現在綠黨的工作條件,李還出來捅綠黨,是不是有一點點不太厚道?如果我是其他一樣苦哈哈的環保團體,而不是像荒野、環保聯盟、人本基金會這種大型NGO,恐怕再也沒有人敢聘李小姐了吧,除非有財力準備好資遣費。
三、李盈萱的案子,他不像是單純的受雇者,既然都是當過候選人,也算是某種程度的決策者/管理階層/合夥人,拆夥了,就說得好像是勞資糾紛,這總覺得有點不太一樣。這跟桃園產總真的是勞資糾紛的那個中年婦女的工作條件完全不同,這樣消費弱勢者的故事,似乎有違背社會運動的倫理。我並不是說,李盈萱、宋竑廣、林奕志不能在這件事上面與綠黨鬥爭,而是說,如果要鬥爭,應該要另寫專文另起爐灶,而不是將旁觀者對弱勢中年婦女的同情,移轉到一個年輕女孩身上。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樓上把我的疑問點出來了,這一串回應,幾乎沒有桃園產總的事,而是用力在討論綠黨。
既然蕭曉玲和宋竑廣那麼好,林奕志和宋竑廣寫了這篇文章,再由蕭曉玲的名義貼出讀後感,再貼回本文的回應,這一切的痕跡太清楚了。
苦勞網被當成打擊平台了。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莫名其妙
宋跟蕭從頭到尾也才來貼過幾篇文章(而且以這兩人的習性,他們很習慣留下自己名號)
難道留言者都是他們兩個匿名或受他們唆使來留言的嗎
而且什麼叫捅綠黨?
所以曾經跟一個組織或團體有過合作或夥伴關係的人
離開後就不能再有任何意見嗎
你是要用此來封其他退黨黨員的嘴嗎?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很奇怪的陰謀論調,蕭曉玲和宋竑廣還有林奕志串通好一起打擊綠黨,那幕後主使者應該就是李盈萱囉?
要打擊綠黨應該要去壹週刊爆料,會比較快一點,希望能在壹週刊上看到更多有關綠黨的精采報導和八卦消息。
桃產總「酒精」事件後續報導
「這跟桃園產總真的是勞資糾紛的那個中年婦女的工作條件完全不同,這樣消費弱勢者的故事,似乎有違背社會運動的倫理。我並不是說,李盈萱、宋竑廣、林奕志不能在這件事上面與綠黨鬥爭,而是說,如果要鬥爭,應該要另寫專文另起爐灶,而不是將旁觀者對弱勢中年婦女的同情,移轉到一個年輕女孩身上。」
頗有同感。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看來李盈萱、宋竑廣、林奕志等人已經被定罪為:
1. 與綠黨鬥爭
2. 消費弱勢中年婦女
綠黨倒是落得輕鬆。
雖然個人也支持另寫專文點出綠黨的問題,可是假如本來這就是一個單純偶發的事件,林奕志只是在報導桃園產總糾紛時,帶出一些案例分享,希望社運團體互相包庇的心態不應該存在,而自然引起討論。
並不是如同你們所臆測的,合謀與綠黨鬥爭,請問誰會出面寫這篇專文?綠黨?苦勞網?還是林奕志?
李盈萱原本是受害者,現在卻被形容加害者,反倒是綠黨受害?
而且閱讀文章,每個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和評論,關心的重點也不一樣,請指出中年婦女,究竟哪裡被消費了?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李盈萱不是受害者吧,錢都拿了,事後還到處放話,又找幫手找前雇主的麻煩,不太對吧!
如果能力那麼好,為什麼綠黨寧可多花錢找別人也不聘請李盈萱,而且離職後就找不到工作,也該自我檢討,不是一直借題發揮,想紅也不是用這種方式。
九五聯盟和蕭曉玲本來與此事無關,搞到最後淪為李盈萱和宋竑廣與綠黨鬥爭的打手,還比較像是間接受害者。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苦勞網對於工運歷史,尤其是運動被出賣,工會頭人跳上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回顧,一直到最近五一大遊行的分析,都在在提醒我們,監督工運團體的重要。我一直覺得這是苦勞網獨有的長處與貢獻,因此特別期待在這方面有所發揮。
綠黨縱然不是工運團體,卻也違反自己定下的原則「拒絕密室政治」,和它一直想要區隔的民進黨,共同協商立委提名策略。當然,這樣的舉動也勢必會犧牲一般人對社運參政的信賴。
同時,綠黨在選舉近期推動反核公投、巨蛋公投,在運動策略上有很高的爭議性,正需要苦勞網擅長的分析去檢視。說句不好聽的話,砸掉社運參政的招牌還不夠,連同運動一併奉上,這比李盈萱事件還來得嚴重多了。
光是回顧歷史、追究已經過去的故事,固然有其貢獻,然縱放眼前的現在式,讓過去的檢討與回顧顯得諷刺,非榮獲社會公器獎之媒體所應為。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綠黨的人事紛爭重點:不論財報或活動力,新團隊表現遠不如舊團隊,該受譏評的是綠黨的用人策略。人越請越多,事情越做越差。縱然不論效率問題,不按規定以代理秘書長瓜代、疑似公款買蛋糕、薪水回溯等明顯不合理的做法仍然落人口實。
蕭曉玲在她部落格說了,綠黨的事情她另外有朋友提供看法,陰謀論可以休矣。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壹週刊會很想報綠黨的料喔?可能那禮拜缺稿才會爆一下吧!還以為一般人對綠黨很有興趣喔。
一群人狗屎運選到八千多票就發瘋了,跟范進中舉有什麼兩樣。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前一兩個月 宋紘廣先生在一場社運團體的聚會上
說了些綠黨的好話 肯定你們王大議員的做法
我想他真的是有病 綠黨趕快付錢找心理醫生給他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8000多票的那夥人 何止瘋了 自己在臉書亂講話已經夠不要臉了 還公然對媒體嗆民進黨 那個新聞裡用淡水選區當例子 一看就知道是王鐘銘競選團隊的人
"講白了就沒意思" 意思就是你們當真也無所謂 國民黨選八萬票都不會這麼唱秋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3780
綠黨淡水林口區立委參選人王鐘銘,則在網路上KUSO一篇名為〈綠黨宣示新禮讓運動啓動,讓出63席給各黨〉的文章,宣稱綠黨響應民進黨,推行新禮讓運動,讓出63席區域立委給包括親民黨與國民黨在內的全部政黨,並表示很多人將民進黨禮讓視為一種結盟,因此禮讓各黨就達成全面性的結盟,讓台灣只有一個黨。對於這樣的戲謔文章,王鐘銘表示大家可以有各種解讀,嘲諷也好、認真也好、澄清也好,如果講白了就沒意思。
對於綠黨支持者擔心淪為民進黨附庸,綠黨黨內人士私下透漏,兩黨的理念本來就有差異,很多區域綠黨還是會跟民進黨對決,綠黨是不是民進黨的附庸,其實只要看明年選後淡水綠、民兩黨的選情就知道,綠黨如果真能用民進黨1/10的競選經費取得旗鼓相當的票數,以後誰是附庸還很難說。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這些跳樑的還是騙得到一班環運大老的力挺
陳玉峰募款演講會 購票資訊
環運者背後有座山林 為綠黨募款而講
─ 燃燒我們的骨、我們的肉取暖
時 間:9月24日(六)14:00 - 17:00
地 點:耕莘文教院 1F大禮堂
票 價:100/1000/10000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苦勞網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會看吧,大老們哪可能知道這些小丑在耍哪齣猴戲,就算真的知道,他們應該也不會在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說不定還被唬得團團轉。
話說回來,他們不幫綠黨才奇怪!
Re: 進步團體與利益團體的一線之隔──桃產總「酒精
在部隊裡躺著也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