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3)日通過「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由行政院與司法院會銜函請立法院審議。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自九十七年四月十一日施行迄今已逾三年,惟各法院受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仍時有爭議,有檢討修正之必要。另為保障當事人於更生或清算程序中之聽審請求權,及使再抗告程序與民事訴訟法、非訟事件法之規定相符,並配合民法繼承制度之變革,爰研擬修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相關條文,計修正二十八條、增訂五條,合計三十三條。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包括:
一、 修正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之管轄法院及再為抗告程序。(修正條文第五條第一項、第十一條第三項至第五項)
二、 增訂更生或清算程序中當事人之聽審請求權及債權人對債務人撤回未異議者,視為同意撤回。(修正條文第十一條之一、第十二條第三項、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
三、 增訂法院未選任監督人或管理人者,有關監督人、管理人應進行之程序,由法院或司法事務官為之。(修正條文第十六條第五項、第六項)
四、 修正劣後債權之規定,明定劣後債權之效力不因更生或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而受影響,及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對債務人之公法上債權,除法律規定有優先權者外,應列為劣後債權。(修正條文第二十九條第一項)
五、 修正更生及清算程序中附期限債權及保證債權之現在化、保證債務列入更生方案受償之方式,並增訂更生或清算程序中估定債權金額之爭議處理程序(修正條文第三十條第二項、第三十二條之一、第五十三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一百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
六、 增訂債權人逾期申報債權之效果及申報債權期間起算之例外規定。(修正條文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五項、第四十七條第三項、第八十六條第二項)
七、 增訂債權時效不完成之事由(修正條文第三十四條第二項)。
八、 修正債務人提出更生方案之期間及其所提更生方案最終清償期得延長之事由,另增訂債務人得於更生方案定自用住宅借款特別條款之規定。(修正條文第五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十四條之一、第六十三條第一項)
九、 修正法院不經債權人會議可決,逕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之要件。(修正條文第六十四條第一項)
十、 修正更生程序終結後,僅得依債務人之聲請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修正條文第七十四條第二項)
十一、 增訂法院裁定認可更生方案後,推定不可歸責於債務人,致履行更生方案顯有困難之事由。(修正條文第七十五條第二項、第三項)
十二、 配合民法繼承制度之變革,修正債務人於清算聲請程序中拋棄繼承之禁止。(修正條文第一百條)
十三、 增訂清算程序終止後追加分配之程序。(修正條文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
十四、 修正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須其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法院始得裁定不免責。(修正條文第一百三十三條)
十五、 修正不免責事由,明定債務人因消費奢侈商品或服務、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而應為不免責裁定之要件,及修正條文施行前依該事由受不免責裁定之債務人,得於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二年內,聲請裁定免責。(修正條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五十六條第二項)
十六、 增訂債務人經法院裁定不免責或撤銷免責確定後所為清償之抵充順序。(修正條文第一百四十二條之一)
十七、 關於前置調解程序及前置協商程序:
(一) 增訂債務人於聲請更生或清算前,除現行前置協商程序外,亦得向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並明定債務人請求協商或聲請調解之程式、債權人為金融機構之代理、債權移轉時之處理、債權說明書之程式及視為協商或調解不成立之事由。(修正條文第一百五十一條)
(二) 修正前置協商程序之相關規定,及受協商請求之金融機構應通知受債權移轉之第三人參與協商程序。(修正條文第一百五十一條之一)
(三) 增訂前置調解程序之相關規定,及債務人向法院聲請前置調解應徵收之費用及調解不成立時之效果,暨債權移轉時應通知受債權移轉之第三人參與調解程序。(修正條文第一百五十三條之一)
(四) 修正協商或調解成立後,債務人經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時,債權人得以原有債權加入更生或清算程序。(修正條文第一百五十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