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景的全國兒少國是會議 460萬兒少的聲音被理解了嗎?
民間團體回應『全國兒少國是會議』記者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1/11/18

民國百年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即將登場的第一屆全國兒少國是會議正式大會,號稱要落實兒少的表意權益故邀請各年齡層的兒童與少年大聲說出心裡話,讓孩子當家作主使政府部門能聽見兒少的聲音和想法,作為擬定兒少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但觀其分區會議結論與各部會回應內容,不僅有大人小孩各唱各調難以聚焦的問題,近年來諸多重大爭議社會事件與政策議題也未見提出讓兒童少年進行表意,如同志與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兒少意外事故與交通安全問題、兒少的公共參與培力及偏鄉、原鄉及弱勢青少年就業權益問題,再到攸關兒少政策健全與否的預算分配、專責機制、跨部會協調等議題皆未見具體著墨。此外會議也缺乏明確對應之政策內容與管考機制,並偏重學者專家意見引導議題討論走向,甚至迴避現行民間各界致力推動兒少法令政策修正方向之探討,如新通過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民間團體認為孩子的聲音雖然被聽見了,但是仍然停留在大人所設定的框架內,並將兒少與成人一分為二個別召開會議進行溝通,卻未直接進行平權的參與及對話,460萬孩子的聲音要如何被正確地理解?!

國是會議召開的目的即在賦予人民對於政府短中期施政方向進行意見表達的權利,因此執政者必須明確的提出具體政策主軸與內容讓與會人員參與審議並非只有表意,況且兒少的表意權益應於平時落實於各級政府單位及任何決策過程,過去各級政府單位甚少關注兒少的表意權益,如今首度召開的全國兒少國是會議,如何不會淪為只是應景的百年活動,七大民間團體將於馬總統於大會聽取兒少建言後召開記者會,提出我們的回應與訴求!敬邀各媒體出席採訪。

記者會時間:11月19日(六)上午十點半 記者會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3貴賓室 記者會出席: 葉大華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紀惠容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謝國清 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 翁慧圓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處長 吳易峰 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副執行長 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靖娟兒童安全基金會代表

新聞聯絡人: 台少盟葉大華秘書長  0916-048-862 台少盟劉淑翎副祕書長 0929-336-176

主題: 
活動日期: 
2011/11/19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