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十七日應邀擔任總統大選辯論公民團體提問代表,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以攸關台灣健康照護體系永續經營的健保改革為主題,提問要求三位候選人明確承諾,若當選將推動符合「量能負擔」、「公平正義」、「財務永續」之「健保收入面改革」,以改革二代健保修法後,仍無法解決的公平負擔的問題,以及缺乏足以支持永續發展所需要的財務結構,無從改善因健保財務失衡而導致血汗醫院、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犧牲醫療品質的困境。
陳芙媺指出,健保是台灣醫療照護的基石、社會最大的資產。健保開辦十六年來,兩黨都執政過,但遇到財務入不敷出時,多只能提高費率應急,把民眾當提款機。甫通過的二代健保法雖然在支出面改革、資訊透明公開等層面已有所進步,但收入面的改革卻是做半套的拼裝車。因此,下一任總統面對健保永續經營,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敢於排除少數特定利益的綁架,整合協調財政、衛生部會在健保收入面下手改革。
陳芙媺分析,二代健保在收入面有幾大缺失:一、費基擴大有限,勞動所得的辛苦錢仍承擔健保主要財務責任;二、維持原來六類十四目的收費分類,未達成家戶總所得計費,不符量能付費原則。導致明明錢賺得一樣多,卻可能因分類的不同,保費卻差很大。如此妥協拼湊而成的制度,不僅負擔不公,也缺乏支持永續發展的財務結構去面對財源困窘下血汗醫院導致醫護過勞,醫生從內外婦兒科出走,寧願救醜不救命的問題,醫療品質備受威脅。
醫改會強調永續經營的方向很清楚,學者專家都呼籲擴大費基,納入更多項資本利得,沒有理由血汗錢一毛不能少,拿錢滾錢的不用負擔。採用家戶所得,改革目前分類造成的同所得不同保費、按類付費而不是按能付費的的扭曲現象。改革的關鍵在於當政者能否基於最大多數的最大利益,整合異見,進行改革。
至於對候選人回應的評價,陳芙媺肯定各方對健保的永續經營、進一步改革的需要皆有共識,也樂見蔡英文女士能呼應採用家戶所得制,可惜並非都所有候選人都能具體提出改革措施,支持納入資本利得擴大費基的必要性及進行家戶所得改革。「如果滿足於現有拼湊出來的二代健保,公平與有品質的永續經營如何可能?」她期 待這次的公民對話,能帶動候選人間的良性競爭,鼓勵候選人補課趕上進度,把握選前最後幾次政見發表會,清楚提出明確的「健保收入改革」政策白皮書,別讓不懂民間「疾」苦的參選人當選總統,在健保財務壓力稍歇時,不思改革又安心地沉睡四年。
會後聯合記者會,醫改會回應片段 10:4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