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立委選舉‧社運參政】
摸索方法 創造空間 各有展獲

2012/01/14

責任主編:陳品安

1月14號晚上,總統及立委選舉開票日,基隆火盟、人民民主陣線立委參選人黃小陵的辦公室,擠進了30幾個人,讓空間顯得十分狹小,不像開票之夜的競選總部,電視機是關著的,大家談論著選舉的一切,也有人低頭「下注」,賭馬、蔡的選票,也賭黃小陵的得票;從下午開始,這裡就持續討論著這幾個月來選舉的見聞,以及每一個人對於「政治」的看法,冗長的會議、以及反覆不斷的對話,是「人民老大」參政的重要特色,就連開票之夜也不例外…

歷經20多年「社運」與「政治」分分合合的歷史進程,從社運出發、在藍綠之外的新政治力量,危危戰戰地踏出新的一步,也不忘回頭檢視曾經走過的路,並向荊棘密佈的未來張望著。

小黨政黨票增加162萬,爆發力驚人 綠黨成長近四倍

國、民兩黨之外小黨政黨票的變化

6696824035_9f19163e03_o.png(製圖:王顥中)

在這一次選舉中得到民進黨「禮讓」的台北市第七選區綠黨立委候選人潘翰聲獲得43,449票,得票率23.9%,與上一屆立委,民進黨在本選區得票數62,547票、得票率30.04%相較,選票移轉有一定的效果;不過,潘翰聲說「只達預期低標,很不滿意」,面對結果,他認為「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別人,是自己不夠努力」,在每次選舉記取經驗,「以戰養戰」,之後會與地方進行更深的互動,累積信任感,突破兩極對立的結構。潘翰聲直言,如果這次沒有在這裡(信義、南松山)參選,改放在不分區名單內,或是不和民進黨政策合作,就沒辦法磨練選舉技巧。潘翰聲說,這次接觸到以往不曾接觸的地方意見領袖,也在經營選民的方式有所學習。

潘翰聲競選總部並不熱鬧,大家安安靜靜地盯著電視觀察選情,但不難發現支持者類型各有不同,有擺明就是討厭國民黨的民眾,也有支持綠黨理念、特地從永和來的堅定支持者,也有認同潘翰聲這個人、帶朋友來認識的;潘翰聲說,透過一個介紹一個,就多一個機會接觸在地居民。還有支持者看到開票結果後抱怨,「叫你插旗子你不聽」,潘翰聲苦笑著說,支持者勸久了,也會知道這是他的選舉方式,不再勉強。

在這次選舉中,最值得觀察的是,雖然「第三勢力」,並沒有像上一屆,第一次「兩票制」有政黨票時那樣成為話題,但是在國、民兩黨之外其他政黨的政黨票,卻從11.86%增加到20.83%,增幅接近9%,而增加的票數,足足有162萬多。這個變化,當然與李登輝、宋楚瑜兩個政治人物在這一次選舉中採取的策略有關,但是,在政黨票沒有直接牽涉區域候選人當選與否,也沒有被拉到「藍綠對決」這種高度的情形下,選民有更大的自主選擇與想像空間。在國、民、台聯、新黨4個政黨之外,唯一一個兩次都參與了政黨票的綠黨,得票數從58,473,大幅度增加到229,566,增幅接近4倍;選罷法規定,只要在最近三次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達2%以上,就能直接登記不分區立委競選。而綠黨此次得票率達1.7%,已離2%門檻不遠。

這一次綠黨推出10名區域立委候選人,除了達成《選罷法》中政黨票門檻之外,這些區域候選人,也成為綠黨政黨票的「最佳助選員」,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政治新手,但是在環境政治的理念下,依然在各地以極少的資源為綠黨拉票,綠黨發言人王鐘銘認為,政黨票的大幅成長相當令人鼓舞,也顯示「在地參與」是正確方向。而這次綠黨在蘭嶼獲得35%的政黨票,僅次於國民黨的39%,可見綠黨推選希婻‧瑪飛洑為不分區第1名已在當地引起關注,未來會持續經營。綠黨共同召集人楊長苓坦言,黨部沒有資源、沒有錢、沒有人,能投入各區域的力量有限,希望將來能深入基層,深耕每項議題,不是聲援支持就好。王鍾銘也說,選舉策略不會改變,但黨內運作確實需要加強,內部溝通、決策等種種問題必須回到組織檢討。

人民老大:從社運組織到政治組織

6696647761_fb76f7a208.jpg沒有開票之夜的激情或失落,人民老大基隆參政團用每一個「老大」參與這一次選舉的經驗進行對話。(攝影:孫窮理)

歷經2004年立委(張通賢)、 2007年基隆市長補選(張通賢)、2008年立委選舉(王醒之),基隆是人民老大運動「在地化」與「政治化」程度最高的地區,這一次在基隆參選的黃小陵獲得2,558票,相較於上一屆立委選舉,王醒之獲得的3,426票,減少了9百多票,不過,在少了「王拓之子」這個干擾因素之後,這一次開出來的票數,更能夠看出人民老大的基本盤。

曾經在基隆在地的工會「台灣區倉儲運輸業工會聯合會」工作,與倉運聯幹部有長期的革命情誼,不過面對政治,「很多人的想法都還是覺得我們不會選上,所以在政治上,他們會做其他的選擇」;而這一次選舉,黃小陵不從這些「舊朋友」出發;而選擇找「新朋友」,「在基隆市公車循環站演講、分區說明會、家庭市議會(走入家庭與家庭成員直接溝通)…接觸了更多的人,也讓議題更多元化」,在這一次選舉中,收集到的大概3百多個名單,「接下來是把他們找出來,去做扎實的組織工作」。

而這樣的組織工作,與傳統的社運組織方式是存在差異的,重點在於自己作為一個「政治主體」的認識,並且願意付諸行動,這種組織工作「當然是想讓他們加入,成為『人民老大』,不過也沒有那樣的僵化,願意站出來面對政治、認同人民老大理念的人,仍然可以以個人的方式參與」;不同於社運組織的長相,人民老大參政團正經歷著組織經驗的轉化,首度在三重、蘆洲與五股地區參選,獲得1,428票的「不合格公民團」參選人龔尤倩說,結果比選前預估,足足多了1千2百多票,她說,選前估票為230票,這些是過去長期服務的民眾,或是競選過程中,對其理念表示支持、選區內所累積的「人民民主陣線之友」,另外多出來的1千2百多票,她認為是這段期間透過掃街、社區論壇等活動認識的。「我們認為這些是『棄絕藍/綠理念』的選民。」

這段期間,不合格公民團透過掃街,挨家挨戶地說明理念,在三、蘆地區舉行35場的家庭市議會,並且拜訪選區內的小吃店;龔尤倩認為,參選是從移民議題切入在地社區的過程,選後仍然會持續。「今天之後,我們一定會『找票』」,不只要票,更要找出投票的人,才能進行後續的社區經營。

同樣的經驗,發生在人民老大「幸福團」、「算障團」、「苦工團」在士林、大同推出的夏林清身上,她獲得1,364票,她說在選舉過程中,他們舉辦10場小型講座、街頭開講以及進入街頭巷尾的對話,這樣下來,願意成為人民之友的,大概是300多個;加上「有對話」但沒留下聯絡方式的,她認為這樣的結果「其實和預估蠻吻合的」。同樣地,夏林清也說,「一定會找票」,並且更進入士林、大同區居民的生活議題,而都更講堂這樣的活動,也會繼續做下去。

先把空間創造出來

相對之下,人民民主陣線在中正、萬華僅獲4百多票,與上述兩個選區,有著明顯的落差,面對這樣的結果,性福團老大、周志文競選辦公室總幹事鍾君竺認為,競選期間,人民老大自主發起的「萬華導覽小組」,或是透過影像展、座談方式,透過議題進入社區,這兩種方式,「都還沒有辦法變成選票」。不過,這次他們也在參選的過程中,召集了300多個願意支持的人民民主陣線之友。

鍾君竺進一步分析,在候選人的基礎條件上,性福、算障團共推、本身具重障者身分的周志文,「其實相對是弱」;這個「弱」,鍾君竺解釋,是社運經驗和學經歷與其他兩個候選人的相對缺乏。而周志文的重障者身分,具體地反映出選民政治選擇的現實。「會有選民直接質疑:你在立院跟人打架都沒辦法,參選立委夠格嗎?」此外,在進行掃街活動時,身障者先天條件上如體力的限制,以及挨家挨戶拜訪的時候,因為空間的各種障礙,無法登門而入,這些一般候選人碰不到的「門檻」,具體而微地成為競選時候的困難。

就是躍 改變選舉

至於另外一位重要的社運參政的立委候選人;在平地原住民,初次投入選戰的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獲得4,553票,得票率4.64%(最低票當選者親民黨林正二13,992票,得票率14.26%)。這樣的票數,還不足以當選,馬躍‧比吼表示「我們贏了、沒有輸!」他強調,在選舉過程中,面對有錢有勢、背後有財團撐腰的大政黨,他們只用了最少的資源,最低的成本,選擇走一條不被財團綁架的路,卻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同時,選舉過程中,許多部落青年人願意一起支持投入,也讓他更相信「一個不一樣的選舉方式,是可能的!」

選舉結束後,馬躍‧比吼將繼續回到他過去所關心的原住民議題上努力耕耘,之後不排除繼續參與選舉。他強調,在目前政治環境被主流政黨給壟斷的情況下,希望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衝出一些空間;在這次的選舉中,已經是一個初步的嘗試,讓他和一起投入選舉的部落青年在過程中一步步學習,而未來,無論是要他再選、或者讓其它青年人出來,都可以,「重點是要先把空間創造出來!」

事件分類: 

回應

我很感謝參選人周志文,他自己不方便,還願意如此付出。所以儘管憂鬱症纏身,已經很少出門,我還是努力走出去投票給他。

我不喜歡潘翰聲 更反對綠黨跟民進黨低頭的策略 但4年成長9%讓我高興

選舉不代表參政或是民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份

可惜社運團體以為選舉就是參與政治的全部
花一堆錢,選完人就消失在政治圈(不是社運圈)
這樣還不如專心搞社運

如果從介入政治的角度看來,綠黨與民進黨在這一區的合作戰略是有意義的,因為基本上選民結構是有利於國民黨,但如果把黎加潘的數字加起來,足以抗衡費鴻泰,這是理論上的意涵,也就是即便選民結構有利於國民黨,戰略上的運用是有機會拉下國民黨立委。但實際上從利益之之爭來看,民進黨卻對黎(民進黨陳淑嬅之子)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置之不理。不過在苦勞這樣苦悶的網路媒體環境下,不太容易討論這些事情(反正大部份是罵爽的)。這對想走出社運政治思維的綠黨來說,是值得推敲的,而對以量變造成質變為路線的運動者來說,也有助於在和尚跟和尚傳教的社運模式中找出新的拓展思維。當然這樣策略會不會造成綠黨或社運者的質變,也是另一個必須被探究的方向,我個人覺得這可透過內部程序來加以管控...不知對此大家的意見如何?

樓樓上說:「選完人就消失在政治圈」

我很希望可以知道
對出身社運、沒有選上所以沒有公職身份的人來說
該怎樣繼續「留在」政治圈?
以怎樣的身份?以怎樣的工作模式?
有沒有可以參考的範例?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重要
如果樓樓上知道,或者有其他網友知道
拜託請務必賜教

1. 我想補充,雖然在部分選民眼中,一位坐輪椅、學經歷不起眼的參選人周志文相對條件是弱的,但是,我覺得這次的參選過程是極富政治性和運動性的。相對起目前的菁英政治來說,我們的參政運動是在創造條件,讓重障者也能參與政治,而且,他們因為身處邊緣對國家體制的批判力道,也帶給我很重要的政治學習。

2. 想跟一樓的朋友說,很謝謝你讓我們知道你的一票的心意。希望你能寫信給我們 2010happyboss@gmail.com,留下你的聯絡方式。你的留言我會轉給志文和算障團的朋友,但也很期待能和你進一步聯繫。我們的選後聲明可以參考這裡

今次綠黨與民進黨選舉合作本身是謝系本身的操作結果,自然對於黎俊廷沒有約束力。不過就是傾全民進黨之力,費宏泰超過六成的得票亦難攖其鋒。
若可以把選票移植至市議員上
那或許有一戰機會,問題在於潘此戰中某些方面可以說是像謝長廷借票
之後能夠保留多少,有待觀察
至少知道目前依政黨票估計,綠黨可以把選票的動能延續到2014仍需要加強

你好:我是周志文本人,非常謝謝你的支持,但我更想要和你一同來改變這個讓人無法生活的體制,希望你可以和我們連絡

有投票給人民民主陣線龔尤倩、黃小陵、周志文、夏林清的朋友
請與我們相認!請填寫「人民民主之友」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E5mUHBBRW9rX3N1RmR...

王醒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醒之(1972年2月16日-),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台灣政治人物王拓之子。王醒之曾因參加「反全民健保保費雙漲大遊行」而被捕,曾任春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兼任講師、崇右技術學院講師、臺北市產業總工會秘書、中華電信工會北三分會秘書、基隆市偉聯運輸工會秘書、中國時報員工自救會顧問、臺北市政府勞資爭議仲裁委員、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起人、基隆市失業勞工保護協會理事。[1][2]
[编辑]生平

王醒之就讀輔仁大學期間即參與學運社團,大學畢業後即投身工運,第一份工作是基隆市偉聯運輸工會秘書,因此認識當時志信運輸貨櫃車駕駛員兼志信運輸工會常務理事張通賢。2004年,王醒之認為「工運必須面對政治」,故辭去偉聯運輸工會秘書一職,進入王拓的服務處工作,也在王拓創辦的春風文教基金會(王拓於1996年底成立該基金會並自任董事長)[3]擔任總幹事。在此期間,他逐漸認為,在基隆政壇,中國國民黨(國民黨)靠綁樁獲得絕對優勢,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從中央政府到基隆市政府的「綠色執政」也不曾給基隆帶來改變;而且,民進黨靠著比爛(強調國民黨比民進黨更爛更不義,並以此強調選民應該監督國民黨而非監督民進黨),已經足以強迫基隆泛綠選民含淚投票給民進黨;總之,沒有任何一個政治人物真正為基隆奮鬥。[4]
2007年基隆市長補選,張通賢以無黨籍身分參選。選舉期間,王醒之擔任張通賢競選工作室總幹事,並在2007年4月4日發表〈致父親王拓的公開信〉,批評王拓「不但同時享受了權力與進步的光環,甚至你(王拓)過去在台灣文學界與教育界的貢獻,在民進黨執政後也變成了黨的遮羞布」,呼籲王拓「不應該廉價地扮演民進黨內的『假改革派』」。王拓則以公開信稱自己不是「假改革派」,否則他不會「用黨鞭身份跳出來痛批黨主席(游錫堃)」、不會「提案阻擋荒謬至極的民進黨初選排淺藍民調」;他說:「你(王醒之)選擇的是藍綠之外的第三條路,我選擇的是留在民進黨繼續改革」、「我始終相信,民進黨仍然是現階段最進步的政治改革力量。」[5][6]
2007年4月18日,王醒之批評,羅文嘉的「新民進黨運動」只不過是「二度包裝」過去黨外運動時期或民進黨在野時期的「進步素材」(創黨精神),而它的欺騙性在於為已經對民進黨失望的民進黨支持者找到繼續含淚投票的理由;至於羅文嘉「綠海論述」的國土規劃邏輯「不過就是在基隆港、市被台北港、雪山隧道等大型建設邊緣化之後,還可以徹底、合法而不帶愧疚地甩掉基隆人」,而雪山隧道的猴急完工只讓人看到民進黨「急於收割宜縣選票並且無視於基隆市的邊緣化」;而民進黨執政後「新中間路線」的向右傾斜、與財團間的親密互動是民進黨掩藏不了的醜態,民進黨「偏左一點點」找回底層人民支持的行為「同時也反向見證自己對弱勢人民的背叛」[7]。
2007年5月26日晚間,王醒之辦婚禮,王拓親自出席;王拓說:「像我兒子這樣的年輕人,民進黨竟然沒有辦法吸引他,我覺得這是民進黨需要檢討的。」[8]
2007年11月15日,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在立法院門口公布立法委員候選人名單,提名王醒之參選基隆市區域立法委員。王醒之抨擊,國民黨與民進黨其實並無本質上的差異,人民必須先做到「棄絕藍綠」(唾棄國民黨與民進黨),那麼「公民參政」的理想才有可能成功。[9]
2007年11月20日,王醒之赴基隆市選舉委員會登記參選基隆市區域立法委員,標榜「人民火大,痛懲藍綠」。王醒之批評,10多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輪流在基隆市執政,卻徹底拖垮基隆市,包括王拓在內的基隆市區域立法委員卻沒有一個關心基隆市日益邊緣化的問題,他此次參選就是要把被國民黨與民進黨輪流壟斷的政治拿回普通人手裡。[10]2007年11月29日,王拓說,他身為民進黨黨員,當然不可以給王醒之助選,但是他認為王醒之是個人才;王拓也說,民進黨不能吸引像王醒之這樣的年輕人,或許也到了應該反省的時候。 [11]
2008年1月4日上午,王醒之率領助選團到國民黨基隆市區域立法委員候選人謝國樑競選總部與民進黨基隆市區域立法委員候選人游祥耀競選總部前,表演行動劇「對抗金權怪獸,打破藍綠分贓」。[12]
[编辑]注釋

^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參選代表:王醒之〉
^ 基隆市選舉委員會 編印,〈第7屆立法委員選舉公報〉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
^ 工人市長張通賢競選工作室,〈團隊臉譜>競選總幹事王醒之介紹〉,2007年4月19日
^ 王醒之,〈致父親王拓的公開信〉,人民火大行動聯盟,2007年4月4日
^ 王鴻國 基隆市2007年4月4日電,〈基隆市長補選 意外引起王拓父子筆戰〉,中央通訊社,2007年4月4日
^ 王醒之,〈濫用黨外精神的剩餘價值〉,《蘋果日報》,2007年4月18日A16版
^ 李怡靜、鐘家豪 台北報導,〈「王拓是民進黨的遮羞布」 王醒之婚禮上與父大和解〉,《東森新聞報》,2007年5月26日
^ 楊宗興 苦勞報導,〈火大盟推柯逸民、王醒之參選立委 呼籲人民拿回錢、權、尊嚴與未來〉,《苦勞網》,2007年11月16日
^ 羅育平 基隆報導,〈王拓之子 登記參選立委〉,《中國時報》,2007年11月21日
^ 《東森新聞報》政治中心 綜合報導,〈拚立委/兒子代表綠黨參選 王拓:不會幫他拉票!〉,《東森新聞報》,2007年11月29日
^ 王貴郎 基隆報導,〈對抗金權怪獸 王醒之直搗藍綠營〉,《中國時報》,2008年1月5日

我不太清楚綠黨和台灣黨、台灣民主聯盟、健保聯盟等等其他小黨有何不同。相較藍綠兩黨,這些小黨我想大多數都不知道他們的差異、訴求與理念、明確的目標

希望這些少數黨可以更明確的告訴我們

持續思考三樓所說"選完人就消失在政治圈"
而且三樓特別強調"不是社運圈"

對沒有選上所以沒有公職身份的人來說
該怎樣繼續「留在」政治圈?
以怎樣的身份?以怎樣的工作模式?

1. 關注議題 --> 這是社運圈,應該不符合三樓的期待
2. 深入社區 --> 這是社造圈,應該不符合三樓的期待
3. 論述 --> 這是社運圈,再有聲有色頂多到學術圈或媒體圈,應該不符合三樓的期待

那到底怎樣才算留在政治圈?

很重要!!
很重要!!
但是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