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公司「蘭嶼貯存場檢整重裝作業」之說明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307 18:37:46)有關今(7)日週刊報導「蘭嶼核廢料場核安失控」,內文多與事實不符,所附照片均屬作業過程中或尚未完成檢整之廢棄物桶狀況,因媒體不明工作全貌且未向台電完整求證,致造成誤解,台電特說明如下: 台電公司蘭嶼貯存場依行政院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制辦法」之規定,自96年12月開始進行廢棄物桶之檢整重裝計畫,作業過程均依核准計畫書執行,並依三級品管制度進行查驗,另由主管機關放射性物料管理局派員查核,所有記錄均存檔在案。 檢整重裝作業已於去(100)年11月全數完成,所有廢棄物桶均已完成檢整重裝並回貯於貯存溝內 (請參閱附圖),貯存溝亦經全面檢查並做防漏維修,廢棄物桶之貯存安全無虞。 台電公司委託中研院扈治安教授進行蘭嶼貯存場附近海域之生態調查,在貯存場南端潮間帶潮池所採底泥測得鈷60與銫137(最高分別為6.5與32.9貝克/公斤)核種,惟皆遠低於調查基準(分別為110與740貝克/公斤),不會對民眾健康與環境造成影響。目前,扈教授第4季調查結果顯示,前述測站所採底泥測到之銫-137活度已降為1.64貝克/公斤,且未再測到鈷-60。根據原能會66~70年間之環境偵測結果顯示,在蘭嶼貯存場尚未啟用前,該地區即已測得銫-137核種,在台灣許多地區亦可測得極微量人工放射核種。應為早年各國核子試爆粉塵飄散所致。 檢整作業期間,依輻防法規定於管制站執行進出場人員管制作業及劑量登錄,經查未有人員因作業地點劑量高而不帶劑量佩章作業之狀況,現場除承包商領班外,亦有台電公司及所屬之檢驗員駐在現場監工,台電公司保健物理人員亦會抽查,如有異常馬上指正。檢整作業期間場區之輻射劑量約為0.1至2.65微西弗,並非報導之2.5至3.5毫西弗。另刊載照片「檢整工人未著防護衣、未戴面罩…處理中心門戶大開,輻射粉塵四散」,除鏽補漆桶作業完成後,表面已無污染,會移至品管出桶區,在該區之工作人員作業時無須穿防護衣及面罩。 台電公司目前正積極辦理「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及興建作業,俟完成後即可進行廢棄物遷移及蘭嶼貯存場復原。此期間台電將會持續加強檢整作業後之場區復原、環境管理及輻防管制措施,確保環境安全與居民健康。 訊息來源: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台電公司「蘭嶼貯存場檢整重裝作業」之說明--新聞資料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