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日期:
2012/04/13
links_weblink_url:
http://worldhero.twbbs.org/2012/04/blog-post.html
刊載於2012-04-13蘋果日報,此處為原稿 -------- 3月28日士林王家拆除完畢後,郝龍彬市長先是力陳「一切依法行政」,隔天卻隨即出面開記者會宣稱已經意識到問題,並且已要求營建署修法,但始終未果,未來將推動修法。都更處長林崇傑甚至「落淚」宣稱飽受「拆除王家很痛苦」的壓力。過程中,台北市政府一下非拆不可,一下又不想拆;一下要營建署給他一部好法律,一下又抗拒營建署先前提出的三贏方案。整個事件中,台北市政府不是一個不在意實質正當行政的「類威瑪共和」政府,就是每個官員都用威瑪共和的城市美學基調擘劃城市願景。
主題:
資料來源:
事件分類:
回應
Re: 威瑪共和城市美學
曾在一個座談會〈or研討會〉有位小姐把城市脈絡剷除的推土機作為,謂之為「暴力美學」。
威瑪共和在納粹主導下,完成「授權法」;那都更委員會是否也在建商的主導下,完成「圈地」程序?所以,只看到一篇文章點名要23位委員說明白。以個人之經歷實看不出這些委員是否真的懂【都更體制】裡的“都市”和“建築”?這跨領域的空間機制如何避開建商的利益算計,以維公開、公平的構築,就算找到第一任的營建署長張隆盛,他也未必能解釋清楚;倒是有一都更基金會的成員,為台北市政府的相關行政作為下政府判決。這個現象,不知作者的『觀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