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部公布完整的十二年國教方案,社會對於這個重要政策卻有越來越多的質疑。有人認為全面免試才能減輕升學壓力,但也有人擔憂高中「混材施教」會拖累學習。至於「特色招生」或「超額比序」等措施更讓家長摸不清方向,備感恐慌。
其實台灣沒有足夠的天然資源養活自己,也沒有眾多人口來玩適者生存的遊戲,所以我們的教育政策必須是個能兼顧「適性發展」與「紮實訓練」的人才培育計畫。但是目前的國教方案似乎缺乏內在對教學現場所需的配套,只流於外在升學方式的爭議,這才是最令人憂心之處。筆者建議政府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與努力改善。
一、小班制的逐步落實:政府應利用目前少子化的趨勢與流浪教師的人力,定出未來十年逐步減少國高中(職)班級人數的目標(例如十年內達到每班二十人)。這樣中學教師才可能因材施教,落實以學生(而非考試)為中心的精緻化教育。明星高中錄取人數也將因此減少,使其他高中也可以有相當數目的優秀學生來帶動學習風氣。這部分的投資雖可能有財政上的疑慮,但其影響絕對比「免學費」或「硬體改善」更為深遠有益,應列為優先考慮。
二、鬆綁課綱並強化適性內容:首先,國中畢業所需的基本能力需要有把關與補救措施,但高中的課綱卻應該要減少必修科目的時數,將多出來的時間來量身訂作(每學期重新分組):讓跟得上的學生可以學習「學測範圍外」的進深內容,而跟不上的學生則有額外的時間繼續補強與消化。此外每學期至少應有四小時增添各類關於生涯探索、業界實習、領導統御或大學預修等選修課,幫助學生更認識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明白就業市場的需求,減少爭擠熱門行業或科系的情形。另外應增加(跨校)高中職間的師資互補並學生換軌/選修機制,讓師資可以共享,也使學校有機會發展特色。資源缺乏的地區高中則是政府應該首先補助的對象。
三、補強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小班化後使得教師的角色更顯重要,故也應協助其增強其專業能力。例如國中老師應能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扎實基礎;高中老師則應有指導不同程度學生自學的能力。至於種子師資也許可以先由各學校中公認有此才能的教師輪流到各校分享交流,讓教師可以互相觀摩而彼此學習。最後也要有合適的機制來淘汰教學成效不彰的教師,以建立教師在教學與輔導能力上的專業自信。
四、活化大學招生方式:現行的指考已經用考試分數來選學生,所以學測的分數對於甄試入學應該只是用以排除不適合的學生,而非追求最高分的學生。甄試入學的學生也應有在基礎科目外的優秀表現,例如高中職階段所選修過的進階科目。大學同時應有相當比例擇優錄取弱勢地區(家庭)的學生,實現社會公義並創造多元經驗的校園環境,協助教授與學生創造出更多有應用價值的研究。為處理多元背景的申請者,各大學也應成立專職的單位,統籌大學部各科系的招生事宜,也可減少因科系的本位主義而易有的盲點。
以上幾點僅為拋磚引玉,但也許可以視為十二年國教內在改革的方向:實踐上,可以先從少數實驗性的學校開始再作更大的推廣。畢竟國家的發展來自各領域人才的扎實訓練與交流,只有從國高中就開始的性向探索與精緻化的教育,並持續調整改進,才能為我們的社會打造未來更有競爭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