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變成血汗工廠 重創教育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特許學校,多數學生來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凡德霍克校長認為,求學生涯中受影響最深遠的,多半是啟發與鼓勵自己的老師。學校雖經費拮据,他卻以兩到三倍的薪資聘請優秀教師,而擱置校舍的興建。事後證明,教師的教學活潑有趣,讓這些不被看好的孩子愛上學習,建立信心。

  月初,高雄市教師工會和教師會向高雄市議會陳情,指出代理、代課教師比率偏高,占全市立國中教師百分之十二點九,國小則為百分之七點七。由於待遇偏低、流動性高、師資參差不齊,影響教學品質,希望教育局解決教師人力不足問題。

  同時,大學低薪兼任教師的問題也浮上檯面。各大學為了節省經費,以「拆學分」方式,原本一名專任教師的時數,拆給數位兼任教師分別上課。以鐘點計薪,備課無酬,無須負擔資遣、退休及福利,許多博士兼任教師月領不到三萬元。流浪教師「派遣化、時薪化」,教育淪為血汗工廠;師道不存,教、學雙輸,嚴重威脅到下一代的學習與發展。

  師資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成為廉價商品,則是教育和文明退化的警鐘。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