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已呈報中科四期搶水爭議的解決方案,最佳選項也顯而易見,行政院卻遲遲不做決定,實在令人費解。由於生存問題懸而未決,就地靜坐抗議已一個多月的彰化溪洲老農,在颱風來襲中繼續遭受心理凌遲,安坐在辦公室內的行政院高層,真是愧對這群長期奮戰的阿公阿嬤。
五月十日,作家吳晟的女兒吳音寧在怪手前靜坐阻止施工,開啟了這一波彰化農民抗議行動。面對怪手開到自家門口,之前已經北上十餘次抗爭的老農們,這次在百年大圳旁搭起帳蓬,每批至少五、六人輪班靜坐,為了莿仔埤圳灌溉範圍一萬八千公頃的良田用水而戰。
溪洲老農展開靜坐後,國科會終於向行政院提報「三選一」解決方案:「一、引水工程繼續,但改由中游引水,為免廠商受停水所苦,園區內需新建蓄水池;二,引水工程繼續,維持原方案但沉沙池縮小;三,不引莿仔埤圳的水,在如:汙水處理廠等其餘水源配合下,剩餘由水利署勉予調度。」
上述提案表面上為三選一,但國科會已在新聞稿中強調第三案的困難,等於是間接否定了第三案的可能性,行政院高層勢必在前兩案中做出抉擇。
然而,彰化老農與環保團體根本不可能接受與現狀無異的第二案,避開莿仔埤圳上游至十二點五公里的第一案,已是現階段各方勉強「各退一步」的折衷結果。也就是說,在中科四期用水量大減、引水工程已無必要的情勢下,行政院最明智的作法應是完全停止引水工程,但國科會顧及與彰化農田水利會、承包公司的契約規範,才喬出彰化農民勉強可以接受的第一案,因此要說此案已是中科四期現階段最佳選項並不為過。 最佳選項如此清楚,行政院卻不動如山,合理的懷疑是顧忌地方民代反彈,甚至令人揣測是在為引水工程與沉砂池背後潛藏的賣水、賣土龐大利益而「護航」;假若真是如此,行政院高層的見樹不見林乃至完全缺乏反省,在彰化老農的抗爭身影中益發顯得醜陋與不堪。 行政院高層千萬不要忘了,國科會推動的所謂中科四期「轉型」努力,其實只是在為過去的錯誤決策進行「善後」而已。當初政府相關部門一廂情願想要複製竹科經驗,僅憑投資意向書就為面板大廠友達量身打造中科四期,如今友達確定不會進駐,慘遭粗暴徵收土地與搶水的農民沒有要求「全面算帳」已是宅心仁厚,行政院還能有「折衷方案」可以選擇更該感到慶幸。
事實上,中科四期淪落至「不轉型就會變成超大蚊子園區」的慘淡地步,行政院、國科會歷任首長都該引咎負責,中科四期更該走入歷史才對。如今彰化老農含淚接受折衷方案,已是給予當前國科會努力的最大善意;老農們守護水圳的堅定意志不會有任何動搖,行政院高層若無法儘速面對錯誤、擇定最佳方案,這幾天颱風侵襲過後,走出帳蓬的阿公阿嬤們勢必會發出更大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