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12/07/09
連署訴求:
一、搶救「新北市最後一座齋教園區」!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應依法公告3月30日審議委員會結論,立即指定為「歷史建築」,尊重文化資產所有人之權益!
二、若新北市政府刻意不作為、忽視歷史與文化記憶,呼籲文化部積極介入,將「普安堂園區與悟源紀念步道」等百年古蹟,整體指定為國家重要古蹟!以積極行動扭轉土城郊山的開發命運!
說明:
媽祖田是位於新北市土城近郊罕存的自然山村。據日治時期土城役場(相當於現在的土城區公所)所撰述的《土城庄庄勢》,此地最早是在乾隆時期移民所開墾的,該文獻並記載媽祖田人是「開墾的先驅者」。日治時期,「媽祖田起義」曾是抗日的先聲,因為抗日行動,統治者嚴格管制媽祖田山區,先是解散原墾戶神明會的財產,再由日本郡守指名新莊地方首長做為管理人(但管理人絕不是土地所有人);村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及神明,將普安齋堂捐出成為公共領域,園區內留下的古蹟及文物向世人宣示莫忘歷史存在的事實。然而,國民政府接管後,未輔導媽祖田山區資訊不足的原墾戶進行土地登記,而讓他們錯失了法律上的權利。
普安堂(前身名為「菜堂仔」)是媽祖田村民的信仰中心和部落所,創建於日治大正三年,隸屬台灣齋教先天派,龍泉老人李應彬先生是第五任住持。這位藝術家出生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十八歲進入寺廟彩繪,二十九歲為台北萬華龍山寺彩繪門神,和潘春源先生,一老一少同台競技,傳為佳話。這樣的工匠背景,後來不僅入選日治「府展」,並在台灣省展以水彩得到西畫特選,被譽為台灣第一人(之前均為油畫特選)。藝術家李應彬在民國五十年代來到媽祖田村落,刻苦清修並鑽研佛道經典,將經典的內涵表現在普安堂的宗教藝術作品中,將藝術創作和日常生活、宗教修行,三者緊密地結合成自然文化園區。從普安堂旁的登山口沿著「悟源紀念步道」(李應彬先生法號「悟源」),古樸的石階路一路向上,登往大暖尖山,不但可以遊歷祖田村山區的媽祖坑古道、抗日古戰場,沿途還可一覽竹林、蕨類、油桐樹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淺山生態景緻。
也因為普安堂園區是「新北市最後一間台灣齋教的宗教園區」,使得媽祖田的自然生態和文化資產保護格外受到關注!
然而這個城市邊緣的郊山村落,多年來被抹殺開墾事實的歷史記憶,被財團綁架的政府又將原墾戶汙名化為私占戶,1977年未經居民同意下,一日內將三百甲山區土地擅自變更為新莊「慈祐宮」廟產,並銷毀土地變更文件,使得定居在此兩百年的村民屢次遭大廟「拆屋威脅」被迫簽下租約;近年來遭受高速公路切割、火葬場汙染,而今又面臨新北市政府有意開發為「殯葬園區」,在土地利益和經濟開發前提下,歷史記憶和文史瑰寶面臨迫切危機!
媽祖田居民與「新北市最後齋教園區」普安堂,今年努力透過「文化資產保存法」申請古蹟程序取得「暫定古蹟」的臨時保護傘,但在民國101年3月30日新北市政府召開審議委員會後做出的結論,僅指定登錄部分建物為「歷史建築」,並要求建物所有人需在101年7月19日「取得土地所有人同意後」新北市才予公告,明顯不作為!公文上並白紙黑字寫道:「俟暫定古蹟期間期滿,本案即不登錄歷史建築,並予結案」新北市政府如此做行政裁量亦已違法!
大台北郊山百年文史古蹟面臨危急關頭,普安堂是土城祖田村守護家園的指標,如果普安堂無法被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保存下來,扭轉土城郊山的開發命運,未來接踵而至的各種開發案將最具保護價值的自然文史踐踏殆盡!
按此連署
苦勞網相關報導:
主題:
回應
Re: [普安堂連署書]搶救大台北最後的齋教文化園區!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應依法公告3月30日審議委員會結論,
立即指定為「歷史建築」,尊重文化資產所有人之權益!
Re: 【普安堂連署書】搶救大台北最後的齋教文化園區!
我們要文化資產,我們不要拆掉後又亂蓋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