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王顥中
環保署昨天(7/25)召開環評大會,有條件通過台塑六輕四期第七次環境差異影響評估(簡稱六輕4.7期擴建案)。環保署表示,審查通過之附帶條件是,台塑六輕必須「先減量,再投產」,要求其既有工業區內的溫室氣體及用水量,必須分別以其排放量之1.5倍及2倍進行減量,在減量大於增量的情況下才能投產,以確保不增加環境負荷;另外,環保署解釋,該廠使用土地面積6.82公頃,約佔六輕工業總開發面積的的0.26%,如以獨立工廠申請,本身規模不大,所以可以只提環差。
雲林環保聯盟、彰化醫界聯盟等團體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六輕「既然有能力做污染減量,為何等到需要擴廠時才提出來,平時卻不做?」曾擔任六輕監督委員的雲林環盟理事長張子見認為,環評通過後,環保單位其實無法強制約束六輕確實達到污染減量,建議雲林縣政府對六輕課徵「空汙特別費」,用經濟誘因取代自願減量加以管制。
雲林縣府表遺憾 環團:應檢討總量污染
本次有條件通過的「六輕4.7期擴建案」為六輕與美國Kraton公司合資新設、年產4萬公噸之氫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廠(HSBC),雲林縣副縣長施克和指出,六輕4.7期的環差分析報告,內容僅針對欲擴建的HSBC進行單廠模擬,缺乏驗證;同時也未針對舊廠的既有累積污染提出完整健康風險評估,因此不能夠顯示六輕計畫整體對環境產生的實際影響。他認為,六輕工業區所釋出的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PM2.5極有可能是地方民眾的致癌主因;此外,他強調六輕工業區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5,600萬噸,佔全台灣年排放總量的1/4,環保署目前也已將二氧化碳公告為污染物,主張環保署應對六輕的空污總量進行核定管制,要求開發單位提出減少VOCs、PM2.5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具體方案,在完整檢討六輕過去對雲林所造成的污染影響前,不該核准六輕任何的擴建新案。
張子見認為,但根據雲林縣政府的流行病學報告,雲林縣民眾的高罹癌率與六輕極可能相關,顯見環保署過去核可六輕的空污管制限量過於寬鬆,「六輕不但根本不該擴廠,甚至應該減廠!」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長醫師錢建文也表示,雲林縣為中台灣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最高之縣市,長期吸入對人體健康影響甚大,認為PM2.5應列入環評健康風險評估的重要參考項目。
除此之外,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強調,六輕用水過往幾乎來自集集攔河堰,而這不僅導致彰化農業供水「來四天,停六天」,也加速惡化雲彰地區的地層下陷問題,要求六輕不該再與農搶水;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認為,環保署應針對六輕擴廠計劃,要求水利署召開專案公聽會或聽證會,釐清集集攔河堰的實際供水問題,而六輕也應對「雨水回收」、「海水淡化」等提案提出其進一步作法與說明。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總幹事李家安痛批,台塑六輕落腳雲林20年來,不僅未讓雲林人分享到地方繁榮的果實,地方居民甚至還得承受空氣污染、罹癌風險上升、海岸變遷和農漁蕭條等慘痛代價。同時,他質疑六輕4.7期擴建案審查進度超前4.6期,似有違反程序之虞。
代表開發單位出席的六輕台塑石化安全衛生處長吳清萍表示,目前台塑已另外委託專家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等結果報告收集好後,將落實「居民健康照護計畫」,並決定健康檢查的實施範圍。而有關六輕4.7期審查程序的質疑,吳清萍解釋,六輕4.6期擴建案和4.7期擴建案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案子,沒有產業鍊上下游的關係,因此互不影響。
在自籌水源與用水減量計畫方面,台塑起初曾於環差分析報告中表示,將朝向以推動「雨水回收」、「海水淡化」、「灌溉回歸水」等方式實行,但一直未再提出具體計畫說明及辦理時程;對此台塑解釋,使用「農業灌溉回歸水」涉及到水權問題,過去他們曾向雲林縣政府提出水權申請,但已遭到駁回,目前則希望朝「海水淡化」方向努力,只是技術面上還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地方。
面對上述諸多爭議,環保署以開發單位須「先減量,再投產」之原則,最後做出本案有條件通過之結論;環保署表示,對於民眾關心之六輕整體用水問題,將會要求開發單位加速農業回歸水的替代方案之執行,請雲林縣政府協助克服行政困難後,在合理工程時間內完成。
回應
Re: 環境爭議未決 六輕4.7期擴建案有條件通過
美國網站->紅色中國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711
(菸) (  ̄ c ̄)y▂ξ 台灣人不夠力.....你們看一下大陸人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