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揆:積極改造勞動力 外勞開放儘速定案

2012/08/01

行政院長陳冲今(1)日表示,面對國內勞動力短缺問題,包括如何加強人才培育、留用及延攬,吸引優秀外籍人才等方面,政府都應有更積極的思維及做法,另外,針對製造業外籍勞工引進及如何彈性運用之議題,陳院長也指示政務委員薛承泰及管中閔儘速召集勞委會及經濟部,共同研商確定外勞開放調整方向及新規範。

陳院長今日聽取經建會、勞委會及經濟部等部會針對勞動力短缺問題提出因應對策的專案報告後,作出上述表示。

為紓解產業勞動力不足問題,進一步開放引進外勞,其中,勞委會將取消千人以上企業刪減外勞核配比率規定,已在7月29日完成修法預告,勞委會預計最快9月即可生效實施。 另外,經濟部建議以提高就業安定費方式,來增加外勞名額的取得,勞委會對此初步表示支持,有關較細節的開放調整措施,將由薛、管兩位政委召開會議後儘速定調。

對於引進外籍白領高階人才,陳院長對現況有何障礙頗為關心,勞委會表示,企業欲聘雇外籍白領專業人士,現行規定須為大學畢業且有二年以上工作經驗,同時還規定聘雇最低薪至少要47,917元,以確保引進對象為優質外籍人才。另外,勞委會最近也剛放寬外籍留學生及僑生在臺工作之平均薪資需達37,619元以上之規定。

陳院長建議,不論是47917元或37619元的規範,是以初任人員平均薪資為基礎去計算,是否可針對產業別來作些區分,否則有的行業引進外籍白領人才,反而因此受限,享受不到政策美意,指示勞委會再作通盤檢討。他並請經建會整合各部會意見,藉由跨部會通力合作,建立外籍專業人士來臺之友善與居住環境,內容可涵蓋各種細節包括開戶、駕照、子女教育等。

陳院長並請經建會在8月中旬前就人才培育、留用與延攬立即可行措施,提出初步規劃構想,並配合財經系列研商會議之進行,於八月底前釐訂清楚的架構及藍圖,請政務委員尹啟銘及管中閔共同督導協調。

針對國內技職教育有朝向研究與學術發展趨勢,多位與會首長皆建議,技職教育應配合產業發展需要,陳院長指出,德國推行已久之雙軌制職業教育制度,是降低青年失業率的主要原因,可作為我國借鏡,請教育部邀集經建會、勞委會、金管會等部會在技職教育政策規劃與落實上,強化產學連結、重視技職教育發展,增進技術人才之供給。

勞委會表示,勞動力供需落差之原因來自求職者本身條件不合與雇主所提供之工作條件不合。針對求職者就業能力部分,該會已提出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產學訓合作訓練,以培訓出契合企業需求之優質專業技術人力,另配合產業發展及就業市場人力需求,辦理多元就業導向職前訓練課程,並依企業求才需求加強就業媒合服務,協助企業招募所需人力。

至於雇主所提供之工作條件不合部分,勞委會已推動「缺工就業獎勵措施」外,經濟部亦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工作環境改善計畫,降低災害發生風險,使年輕人願意至傳統產業工作。

針對產業結構優化之未來人力需求及職能落差與實作人才不足問題,經濟部分別就健全人才發展環境、精進產業人才培訓、強化產學連結等方面推動相關措施,包括:針對雲端服務、LED、數位內容、生技、美食國際化、能源技術服務等13項重點產業進行專業人才供需調查。101年亦將投入培訓經費5億元,辦理智慧電子、數位內容、智慧財產等35項人才培訓計畫,並建置產業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及推動產業人才扎根計畫。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