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人間思想》第1期: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專號 主編:陳光興、趙剛、鄭鴻生 作者:王智明、王曉明、卡維波、白元淡、白永瑞、仲里効、池上善彥、宋玉雯、李晨、岩崎稔、林周熙、林麗雲、姜亞築、柯思仁、胡清雅、孫歌、馬在淵、張立本、陳瑞樺、新崎盛暉、賈雪梅、趙剛、劉大任、劉雅芳、蔡翔、潘婉明、鄭鴻生、魏月萍、羅永生、蘇淑芬 ISSN:2304-3504 出版:人間出版社 策畫: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出版日期:2012.07 刊別:半年刊,每年1月、7月出刊 售價:30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02-23370566 傳真:02-2337-0867、02-2337744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劃撥單通信欄請務必填寫期數及支付款項) ※預計出刊日為8月底,即日起劃撥者視同預購,出刊後會在第一時間內將書寄至您所指定的地址。
在這個代工之島上,難道連知識生產也非得只是代工不可嗎?
長期以來,我們的人文社會知識是在一種前提自明、太自明的狀況下量產。我們無意識地關閉了對知識生產所需的前提的反思,從而無意識地按照一種「普世的」規範與方法生產知識。於是,那需要經常被提上檯面進行反思辯難的「前提」,就變成了「常規」。在「常規」之下,知識生產者的自我確鑿、目的明確、方法因襲、語言熟爛;一切皆在一種慣常中順流而下。但是,這個所謂的「常」,恰恰是一赤裸裸的不正常──天下皆曰常之為常,斯不常矣!它遠遠不是什麼世間常道,而是在一特定時空下,對我們的意識進行銘刻,對我們的精神進行殖民的全球知識霸權。於是,我們的知識生產竟而取得了一種與我們知識分子菁英意識與自由習氣理應水火不容的機械生產時代流水線特質。西方各種流派的名詞概念不停地被翻譯成中文,組裝為各派反抗行動的套件,再貼上台灣主體性的商標,於是就成為各派所標榜的進步知識品牌。憑依著它們,某種「代理人戰爭」一直在這個島嶼上樂此不疲地持續著。
這樣的一種常態知識活動,雖然貌似「安身立命」,但其實可能只是機械性地對勞動與生命的占有;雖然貌似「自由」,但畢竟是一個諷刺的自由──條條大路只能通羅馬。於是,知識人雖然決眥攘臂,奮聲「批判」,但所謂批判似乎也只能是現代性價值共識之下的茶杯風波。於是,知識人雖然不敢或忘「現實介入」,但「現實」早已被他們的知識之「常」劃地為牢了。「現實」,於是只是目的地(即,作為歷史終點站的「現代性」),以及朝向目的地前進的朝貢千帆(所謂「發展中」),之外,則是猿猴、熊羆、洪荒、古蹟、傳說、落後、伊斯蘭、亞細亞──那一片現代性北斗光暈之外猶待啟蒙的黑暗之心。
該是對這樣的「學習」,停、看、聽、思的時候了。只思想不學習,固然也將會有危險,但一頭栽進一種學習而不思想,那將注定無謂,而將只是知識分子圈的知識遊戲而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千年後,其響若鐘。
「思想」應先於「學術」。這是因為我們在學習或研究之前,應該先思索的是:「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知識的「目標」是什麼?前一個問題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或「認同的」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的問題,從而也是「客觀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深入理解形成我們今日主體狀態的各種歷史經緯線索?唯有盡力內在於我們的社會與文化的歷史性肌理,我們或許才可能有較穩固的立場與較審慎的態度,去立論並爭論我們所追求的人倫關係、經濟生養、政治安排,乃至文化審美是什麼,以及應該是什麼。我們有我們要走的路;它絕不是來自於一個「成為他者」的童騃許願,而是來自於對形成自身的各種歷史線索與條件──無論是正面的與負面的,加以掌握與提煉。世上的每個民族、每個文明,能認識它自身的潛力與條件,能走上它自己的路,而每一條路又無礙於和其他條路之間,有學習、有參照、有對話,這才是真正全球範圍的「文化多元主義」。這才是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觀的最激進的可能。這才是第三世界的國際主義。
然而,這樣一種態度,有時也可能稍嫌謙遜罷。在今天,對人類乃至其他物種在這個星球上的未來,我們難道不應該更敢於承當、更願意負責嗎?這是因為,在一片「永續」聲中,霸權現代性無疑已展現出多重嚴酷危機。別的且不說,按照目前的欲望溫度與發展速度,這個地球還能禁受多久?而這樣的一種非到「燒掉它的最後一噸煤」(韋伯語)那一刻,才能停下它的狂奔的「發展主義」,難道不又是根據西方宗教改革(如非更早)以來的價值與制度綜合體,而弔詭地被「神聖化」與「普世化」的嗎?這些價值與制度至少包括「競爭」、「進步」、「創新」、「個體性」、「自由」、「平等」、與「民主」(即「多數決」)⋯⋯。早在一百多年前,魯迅即一方面在反抗民族自身的愚蠻麻木的同時,警惕人們也不可無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偏至」。路還是必須要自己走出來的。今天,這樣的一種真正意義的獨立思考,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西方,因為後者也是它自己「偏至」的犧牲。
上世紀八O年代末,那當初從西方內部發展出來的反西方話語──社會主義話語與體制,遭到了幾乎是瞬間解體的命運,從而「(新)自由主義」頹波再激,馴至於形成了今日單一普世霸權。在廣大的第三世界,對這個霸權的性質與效用,並非沒有質疑與反抗,但似乎,好比在台灣,人們對霸權的「批判」立場,基本上還是「內在性」的,也就是在承認了這個體制所宣稱的價值的前提下,對體制的現實進行拆謊。可以說,這是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批判知識分子」或「社運人士」的一般姿態。
在承認「公共知識分子」等身分的友好立場上,我們不得不指出這種內在批判的缺乏思想含量。這個缺乏的後果很可能是:它在姿勢上反抗並實踐,但在知識上忠誠且怠惰。我們不能永遠地把自身當作一張歷史白紙了,僅在上面轉貼幾個進步大名(公共、正義、平等、自由、參與、多元、批判⋯⋯),讓它在街上、在人前,迎風獵獵,自以為義。而世界的不改乃至於向下,又恰恰好讓我們繼續為我們的憤怒、傲慢、「批判」與「實踐」添柴積薪。該是反省我們的知識與政治的無效,乃竟至於「自利」的時候了。時代早已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我們總是充耳不聞的要求:對我們所存在的鄉土、民眾與區域,我們當以更內在於自身歷史的方式,提出創新性的視野與開拓性的解釋。
而這樣一個新的思想與知識事業,必然同時也是人間的。這是因為,當知識界開始質疑長期以來作為它北辰的「西方」、「現代」、「公民」、「資本主義」、「全球」、「歐美中心」與「都會」時,它必須要以全新的勇氣和智慧面對它向來所無視或輕視的「鄉土」、「傳統」、「民眾」、「社會主義」、「區域」、「第三世界」與「後街」──而這恰恰是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中的「人間」,也恰恰是他在八O年代下半所創辦的《人間雜誌》,以及後來的《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的落腳與用心之所在。
此刻,我們懷著戒慎警懼的心情,企圖承繼這一個從魯迅到陳映真以來的極重要但卻又被高度壓抑的在地左翼傳統。《人間思想》的自我期許是一個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連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人間思想》呼籲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及東亞區域知識分子,共同為一個歷史的、現實的、人間的思想事業共同努力。
一、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二、本刊歡迎符合上述主旨的文字來稿。
三、來稿請橫式書寫,並附上作者中英文姓名。賜稿請不要寄紙本,請將電子檔逕寄《人間思想》信箱(renjianpublic@yahoo.com.tw)。本刊於收到稿件的一週內,會以電子郵件方式回覆作者以表示收到投稿,若投稿者超過一週仍未接到回覆,敬請再次來信確認。所有稿件,將於收稿後三個月內奉覆採用與否。
四、來稿請勿抄襲、改作或侵犯他人著作權;其言論內容均係作者一己之見解,文責自負。
五、本刊所採用稿件一概不付稿酬,於出版後酌贈本刊當期2本及電子檔案(PDF 格式)。
六、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經本刊登後,其著作財產權及讓與給《人間思想》,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格權,並保有本著作未來自行集結出版、教學等個人使用之權利。
目錄 《人間思想》發刊辭 當代史 解嚴之前的海外台灣左派初探◎鄭鴻生 反芻民族主義◎劉大任 一九九O年代後的釣運:兩岸保釣的交流與合流◎王智明 半世紀以來沖繩思想史問題意識的轉折:與新崎盛暉對話◎孫歌、新崎盛暉 對談/ 阮欣婷 翻譯整理/孫歌 校訂 被期許的話語權:從中國西北伊斯蘭文化內部看張承志◎李晨、馬在淵 對談 專號──亞洲現代思想專題 編案:亞洲現代思想計畫 中國對我們而言為何:探索東亞現代思想資源的事例檢討◎白永瑞 我們買食鹽◎池上善彥/山城智史 翻譯 沖繩,邊緣生活的思想◎仲里効/孫歌 翻譯整理 馬來馬共的歷史論述與制約◎魏月萍 馬來亞共產黨史的生產與問題◎潘婉明 想像馬來亞,操演多元文化:五O年代新加坡華文知識界的馬來亞意識◎柯思仁 六、七O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羅永生 兩岸與第三世界:陳映真的歷史視野◎趙剛 從「浦東」到「重慶」:新路何在?◎王曉明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綜合討論◎孫歌、白元淡、岩崎稔、蔡翔 家庭作業 老家◎姜亞築 一個打盹兒的時代◎賈雪梅 逆流 動物保護的家庭政治:從道德進步主義到競逐現代性◎卡維波 畫展 《艷驚四方:當代台灣異鄉人創作展》:彩墨傾訴異鄉情◎林周熙 讀書 以文藝作為運動的方法:閱讀《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宋玉雯 彼岸來臨前:讀《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張立本 讀《毛澤東與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胡清雅 探尋常民生活的心靈史:讀《尋找大範男孩》◎劉雅芳 尋畫啟事 未完成的尋畫◎林麗雲、陳瑞樺、蘇淑芬 作者簡介 《人間思想》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