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今天軍公教,明天就是你

2012/10/30

近日關於刪減軍公教退休慰問金的討論不斷,焦點都集中在退休慰問金欠缺法源依據,以及政府財政的困難下,所形成的軍公教福利優於其他族群、階級的現象。將這筆支出刪除,儼然是公平正義的落實。

但是,這其實是打著公平的旗號,骨子裡的思維則是財政緊縮政策。更嚴重的,則是反映了整體社會對於社會福利,以及老年、退休生活的樣貌,既沒有國際視野,也完全沒有想像力。

整個爭議其實是來自於政府的財源不足,勞退等四大基金的入不敷出、潛藏債務,是政府亟欲解決的問題。但是,政府不從「增加稅收」的源頭來解決,放著大目標不處理,只用東摳西扣、疊床架屋的方式,期望以積少成多的方式,舒緩財政壓力。此作法在日前的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中就可以看到,政府在拉高健保費率的作為,幾乎沒有進展,才頻頻有各種補充保費的「妙招」。

問題出在稅收不足。台灣的所得稅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僅有12%,相較於西方國家的一般水平為20%,是偏低;與某些以社會福利聞名的國家相比,則是明顯不足。資源不足影響了社會福利的推動,包括退休金、老人福利,處處可見到財務不足所造成的困境。

但是,媒體名嘴、蛋頭學者不顧稅收偏低的事實,只看現象就以為台灣要步上西方福利國家「財政被福利拖垮」的窘境,不斷的要求政府節約開支,於是,一方面有各種樽節開支的主張,以「於法無據」、「杜絕預算濫用」的藉口步步進逼,另一方面則是政府有意無意的放任各種削減支出的主張,四處尋找「獵物」。

軍公教的退休慰問金議題,就是在這個脈絡下被盯上的。嚴格說來,台灣如果要找出足以具有國際水平的退休福利制度,勉強算來也只有軍公教人員。軍公教人員的退休福利,是歷史偶然之下的意外產物,與政府的主動作為沒有太大關連,但是,這僅有的一點福利,雖然跟台灣的一般退休福利比較,是相對突出,跟社會福利國家的退休制度相比較,則是相形見絀,即使跟美國這種高度資本主義國家當中,由三大車廠提供給退休勞工的福利相比,台灣的軍公教退休福利,也是很不夠的。

台灣各界,特別是官方,近幾年對於「老年社會」、「老人福利」的理念談了很多,但是對於退休老人福利的實際細節,卻幾乎一片空白。雖然,台灣的軍公教人數相較於其他職業類別,不算是人數眾多,但是,從歷來軍公教的調薪幅度、調薪時機往往是台灣各行各業調薪的參考指標來看,軍公教退休制度,是可以作為本地構思實際福利的參考。但是,這一段時間對於軍公教退休福利的討論,卻顯示,幾乎所有人都只看到軍公教福利制度「需要降到台灣的一般水平」,而不是將軍公教福利視為「台灣實行老人照顧的參考指標」。我們對於老人生活、老人福利沒有想像力,我們只在乎老人耗掉太多的預算。

更嚴重的是,各種以公平正義為名,實際上是要削減開支的主張,四處出擊尋找獵物時,再加上政府不願得罪富人進行加稅,於是,為了達成財務緊縮的目的,在民氣可用的狀況下,順水推舟的刪減開支,結果就是,讓各個行業的成員,形成互相指責爆料的循環。目前軍公教退休慰問金的給付對象幾乎已經確定縮減,接下來則可能是各種未法制化的執業獎金、津貼,整個過程都運作一遍之後,就會先醞釀出一個「年終獎金需要縮減」的氛圍。如果屆時經濟景氣仍未好轉,減薪的日子不遠矣。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刪除台灣軍公教福利不當的福利項目(不符合國家年度預算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且相對於國家整理福利水準差距過大),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不管是社會福利層面還是國家財政層面。1. 刪減高額慰問金者的領取資格,並無不妥。原因如下: 以2011年為例,該退休群體普遍退休年度月奉總收入高於2011年度台灣勞工人均實質收入,這已經不是合理的所得分配了。2. 政府每年歲出接近四成到五成的預算被用於少數公務人員以18%和退撫等各種名目不當補貼,政府用於教育/醫療/公共建設和經濟建設等項目預算已經大幅縮減,這樣絕不是國家永續經營的方式。
可以這樣說,刪除這些津貼補貼,不是一個拉近社會平等和立即消弭社會對立的方式;社會要健全良好的發展,還有賴政府自身的各種亂象改革。但刪除軍公教人人有獎式的濫發慰問金以及18%優存,這絕對是一件對國家長遠發展有正面意義的事情,而且不會造成社會整體不公和社會分裂加劇。

"整個爭議其實是來自於政府的財源不足,勞退等四大基金的入不敷出、潛藏債務,是政府亟欲解決的問題。但是,政府不從「增加稅收」的源頭來解決"

當然,公務人員的心態不應該是以營利為目的.不過這裡有點曲解問題.貪汙或者習於過度照顧(有的是自肥)則會造成對他人權利的排擠. 所以開源實際上無法能夠和貪腐問題來個功過相抵.

"各種以公平正義為名,實際上是要削減開支的主張,四處出擊尋找獵物時"

這個批評的角度是對的. 舉例而言,現在政府一天到晚收停車管理費,機車也收 汽車也收.但其實,我們要問,政府除了花錢請"停管會"的錢以外,對我們的汽機車而言,究竟提供了甚麼服務? 甚麼都沒有,就是開繳款單而已.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樑歪,這再再都是貪腐的明證.

"但是,媒體名嘴、蛋頭學者不顧稅收偏低的事實,只看現象就以為台灣要步上西方福利國家「財政被福利拖垮」的窘境,不斷的要求政府節約開支,於是,一方面有各種樽節開支的主張,以「於法無據」、「杜絕預算濫用」的藉口步步進逼,另一方面則是政府有意無意的放任各種削減支出的主張,四處尋找「獵物」。

軍公教的退休慰問金議題,就是在這個脈絡下被盯上的。"

這裡的投機心態有:

其一就是. 政府利用人民對福利的善意,進行營利行為

其二就是 政府人員一面領錢,也不想擬定政策,要改革的意見,通通想從民間找尋,節省力氣

其三就是 實際上,政府對真正有貪腐的集團(如國營企業),並沒有實質的動作.反倒先對學者動刀.

其四 政府人員並不想提供實際的服務.想要花少的力氣,領有最多的薪餉(這點和退休公務人員仍領有績效獎金相同)

其五 上面動作,只是單純模仿民間企業.而將公平正義用作營利工具,似乎只有"文字"上不同,看起來就只是作文比賽.

"但是,這其實是打著公平的旗號,骨子裡的思維則是財政緊縮政策。更嚴重的,則是反映了整體社會對於社會福利,以及老年、退休生活的樣貌,既沒有國際視野,也完全沒有想像力。"

這裡我無法同意.現在政府刪減現行人事開支,但慰問金部分,所刪減者是現職人員.試問,整體社會對於社會福利,以及老年、退休生活的樣貌,這些東西,不該是由在職的軍公教提出的嗎? 不然這些人平常在幹甚麼呢? 這種事情,該怪別人嗎?

"目前軍公教退休慰問金的給付對象幾乎已經確定縮減,接下來則可能是各種未法制化的執業獎金、津貼,整個過程都運作一遍之後,就會先醞釀出一個「年終獎金需要縮減」的氛圍。如果屆時經濟景氣仍未好轉,減薪的日子不遠矣。"

關鍵是,依照以往的經驗,部分公務人員爽,老百姓的日子就很不好過.不僅要放無薪假,你看看苗栗大埔事件. 在這樣的狀況下,你說能怎麼辦?

奇怪,台電 中油 不是都緊縮,那為什麼還要擴大"徵才"? 我對這點一直都想不透.這麼做,是不是打算集體勒索全國百姓?

針對標題:今天軍公教,明天就是你....

我有一個意見要陳述. 我們已經是這樣了. 知道嗎?

大法官釋字485 有做說明:
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並非指絕對 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關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別對待,促進民生福祉乃憲法基本原則之一,此觀憲法前言.第一條.基本國策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之規定自明....
惟鑒於國家資源有限(土地雖為有限,但人民及需求也有限.) 有關社會政策之立法,必須考量國家之經濟及財政狀況,依資源有效利用之原則,注意與一般國民間之平等關係,就福利資源為妥善之分配,並應斟酌受益人之財力,收入,家計負擔及必須照顧之必要性妥為規定,不得僅以受益人之特定職位或身份作為區別對待之唯一依據: 關於給付方式及額度之規定,亦應力求與受益人之基本生活需求相當,不得超過達所需必要限度而給予明顯過度之照顧...

現在的業務,一堆都馬bot.有領固定薪水(永業制),就已經比一般人民的待遇好很多.這篇社論的主張,顯然是抱著那種吃垮國家的心態寫的,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