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藝術內/外的政治與社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2/11/14
資料來源: 

主講人:郭昭蘭(獨立策展人暨藝評) 時間:2012年12月1日(六)下午2:30~4:30 地點:慈林文教中心(宜蘭縣五結鄉二結舊街路128號 )

抗戰時期的左派藝術家黃榮燦,曾經以「流動展」的方式,到前線各地或光復鄉鎮展出自己的作品,透過直接與觀眾互動,將藝術家心中的理想畫面或意念表達出來。隨著媒體時代來臨,當代藝術的「沒問題俠客」(The Yes Man)則透過架設網路與接受電視台採訪,進行他們的文化干擾行動。這次講座希望透過分析個別作品與實例,審視藝術作品內/外的政治與社會。藝術既生於其外在環境,又經常是對外在現實投射的「反作用」想像。講座將透過審視個別的藝術作品如何回應社會現實,重新去想像藝術的公共性,藝術作為社會批判,以及藝術成為一種公共論壇的可能。

郭昭蘭(b.1969)獨立策展人暨藝評,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北。2006年取得西洋藝術史博士,主要研究美國評論如何透過詮釋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與1960年代美國新達達藝術,以建構其反現代主義版本的後現代藝術理論。1996年至2011年間,郭昭蘭任教於華梵大學術系與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與研究所,主要教授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

2006年起她開始以策展形式發表,主要關注影像與視覺文化相關的文化實踐。文章散見於「現代美術學報」、「藝術家」雜誌等刊物。他策劃過的展覽包括,2012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2012,台北)、「How Can I Tell You Who I Am?」(2012,西班牙)、「台灣當代藝術(TCA計畫)」(2011, 紐約)、「樂園:重建中」(2011, 紐約)、「離魂症」(2010, 台北)、「未來的鄉愁」(2009, 台中)、「複音馬賽克」(2006, 台中國美館)等。2011年郭昭蘭獲得文化部視覺暨表演藝術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劃補助,前往紐約ISCP,進行策展人駐村。

歡迎免費入場。

主題: 
活動日期: 
2012/12/01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