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孫窮理
「倫敦鐵橋垮下來」是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而今新北市政府即將要將它改寫成「碧潭吊橋垮下來」。自作家劉克襄上個月撰文並投書媒體(參見〈聽說碧潭吊橋要拆掉〉)後,新店碧潭橋都更案可能危及吊橋之事再次引起了媒體注意。
爭議源自一起位於新店文中路、國校路及新店路間街廓內的都更案,由於都更範圍緊鄰吊橋墩座不足1公尺距離,欲興建26層高樓、下挖15公尺的高樓,去年(2012)7月遭立委及市議員踢爆將釀成公安危機,而新北市府則在此時聘請工程顧問公司,指墩座混凝土已老化、剛好需要更新,稱適逢民辦都更的機會,一併重作橋墩基座反可提高安全性;重作之餘,讓橋墩往河道方向位移,市府藉此便解套了都更建案距墩座過近的安全疑慮。
然而,卻也引發更大的質疑,其一、碧潭吊橋作為公共財,怎可為了民辦都更讓道?其二、新北市府稱要重建、位移吊橋墩座,究竟是保持現存吊橋、還是拆掉建新橋?
今天(2/5)上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召開記者會,解釋了本案工程細節。針對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曾表示,混凝土平均壽命約為75至100年,碧潭吊橋在民國25年(1936)竣工至今已有70多年、將開始老化,環盟學術委員、交大土木系教授劉俊秀予以駁斥,強調混凝土「沒有老化的問題」,反而是時間越久越堅強,「混凝土透過持續的『水化作用』,通常要2年時間才有90%的強度、而要到100年才能達到最佳強度。」
此外,針對新北市城鄉發展局局長張璠日前表示,吊橋在施工期間「頂多封橋或抽換纜線」,屬正常維修、不會拆除,劉俊秀表示,一旦重建移動墩座,整個吊橋的受力都會改變,橋塔、纜線整套都要更換,如此一來,根本等同於是「拆橋、蓋新橋」
劉俊秀強調,根據工程經驗,吊橋的墩座、橋塔是可以用很久的,「幾百年、甚至幾萬年都沒問題」,但主索是鋼做的,會有生鏽問題,所以得定期換,一般是50到100年要換一次,「2000年蘇貞昌當縣長時才剛換過,至少就可以用到2050年,現在根本沒必要換!」
工程師王偉民表示,混凝土的強度會隨著時間遞增,沒有老化問題,況且,相較於地底下的墩座,溫度、濕度穩定,受力也均勻,「要老化也是橋塔先老化」,因為橋塔是薄的結構,比較容易被溫度、濕氣等外力因素影響,但新北市府決議移動墩座,卻會破壞橋塔,「根據計算,一旦移動墩座、橋塔受力會增加23%,橋塔一定會垮!」王偉民認為,市府的作為,顯示他們是不顧一切都要進行這起都更案。
劉俊秀強調,保護碧潭橋,也並非就不能都更,只要都更範圍縮小一點,或者退後與墩座保持安全距離,就不用拆橋;環盟創會會長、台大資工系教授高成炎表示,只要都更實施單位同意,就將都更範圍退後6公尺,「多出來的錢,環盟可以向台灣的有錢人募款,絕對付的起這6公尺的錢」。
回應
Re: 動碧潭吊橋 為私利?為安全? 環盟:移墩座
TVBS的新聞雖然點出碧潭橋因都更有被拆除的疑慮,卻僅呈現新北市政府都更處的說法,交大土木系劉教授的說法完全沒有採訪或被呈現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