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使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勇敢地與死神博鬥,還歷經了古巴醫術高明的專家至少四到五次的手術,但仍然無法戰勝癌症,而在前日撒手西歸,於國內和國際社會都留下兩極化的評價。
當年在拉丁美洲國家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祕魯、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等國家歷經軍事政變和軍事強人統治時,委內瑞拉是令人稱羨的兩黨民主政治(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九八年),由簡稱社民黨的政治選舉獨立組織委員會和民主行動黨的文人政府輪流執政。一九九八年查維茲以照顧中下階級和弱勢窮人的社會主義為主要訴求,當選總統,不僅暴露了過去文人治理的貪腐,也終結了治理無能的兩黨政治。
查維茲上台後,努力兌現其競選承諾,不僅補貼石油價格,還讓他們實際分享石油出口所帶來的利益。由於查維茲將大部份的石油部門收歸國有,因而有足夠的歲收來推動他的社會福利政策,他增加了低下階層最需要的教育、公衛、房屋津貼的預算,控制食物價格,成立公營的大賣場,讓貧困民眾可以取得遠低於市價的食物。在他執政期間,赤貧人口比例減少一半。這些都是為何在他過世後,委國多數人民傷痛欲絕,如喪考妣,因為查維茲確實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反對查維茲的政治勢力,認為他專斷獨裁,但委內瑞拉的民主選舉政治從未中斷,只是在查維茲統治下,過去兩黨右傾菁英輪流執政的分贓政治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草根性、具革命性質的左傾民粹運動。基於委國人民對查維茲的懷念和移情作用,目前擔任副總統的查維茲指定接班人馬杜羅,顯然有機會當選,並持續他的民粹路線。
在對外關係方面,查維茲自一九九八年當選總統後,與古巴及部份拉丁美洲國家共組「我們美洲人民波利伐聯盟」(ALBA),和美國唱反調,成為古巴以外,最讓華府頭痛的拉丁美洲國家。他將委內瑞拉豐富的石油,以低於國際價格賣給拉丁美洲的盟友,即使美國對查維茲極端厭惡,但他卻是區域內受到尊敬的金主。
此外,他也和美國最頭痛的伊朗領導人阿瑪迪內賈德眉來眼去,企圖營造跨區域的反美勢力。當年在小布希宣布伊朗、伊拉克、和北韓為「邪惡軸心」後,查維茲將古巴、巴西和委內瑞拉定位為「善良軸心」,頗有別苗頭的意思。在拉丁美洲幾乎全面向左傾時,唯一右傾親美的哥倫比亞政府,就成為查維茲想要顛覆的對象了。
在查維茲過世後,首先受到衝擊者就是拉丁美洲的左派力量,古巴的卡斯楚兄弟早就垂垂老矣,如今這位具領袖魅力、善於發表煽動演說且又具親和力的左派領導人搶先離世,讓這個陣營可說是群龍無首。玻利維亞的莫拉萊斯及厄瓜多的葛雷亞雖然左派色彩濃厚,過去也和查維茲關係良好,兩國都是ALBA的成員,但這兩位領導人都缺乏查維茲的領袖魅力和反美資歷;此外,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的經濟實力原來就和為委內瑞拉有極大的差距,更沒有像後者的石油產量當作政治槓桿,看來拉丁美洲的左派勢力即使不會完全式微,也很難如過去一般地蔚為風氣,挑戰意識形態右傾的美國霸權。
至於委內瑞拉和美國關係是否會因查維茲離世而有所改善,從該國宣布不幸消息之同時,就將查維茲病因歸諸於美國的介入,並且驅逐兩位美國外交官的情形來看,這個期待顯然過於天真。兩國目前都沒有接受對方所派任的大使,如今又可能因為查維茲的死因而出現齟齬,在馬杜羅必須先鞏固政權的情況下,短期內兩國關係可能還是難有新的突破。委內瑞拉對台灣或許遙遠,查維茲之死所牽動的國際局勢,尤其是對美國在中南美洲勢力的變化,終會對美國在其他地區的國際政策有所影響,其後續變化仍然值得台灣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