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收購電價太低不敷成本 英華威走定了?

2010/02/25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經濟部也正式公告再生能源收購價格,在風力發電部分,每度的收購價為2.38元,由於收購價遠低於成本,讓台灣唯一民營風電廠德國英華威公司萌生退意,副總王雲怡24日指出,目前的決定是「錢不再進來」,同時進行資產處理及人員的資遣作業,她同時強調,面對這樣的結果實在是「很可惜」,希望總統馬英九及行政院長吳敦義要確實的督促「對的、正確的政策」。

英華威(InfraVest GmbH)為德國風電開發商及投資顧問公司,投資地區涵蓋德國、西班牙、土耳其及台灣,目前在台灣有3座風場已經商轉,分別是苗栗縣竹南及大鵬風場、彰化縣彰濱工業區風場、台中縣大甲鎮大安鄉風場,建造中的風場則是桃園縣觀音及新屋風場;王雲怡表示,從2000年來台,已投資金額約100億元,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家純外商、民營的風電廠商。

她說,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已經通過,其中最關鍵的條文是收購價格,在風力發電部分,每度電的收購價格為2.38元,但英華威每度電的成本約2.7-2.8元,在收購價遠低於成本的情況下,讓他們無法生存,也感受不到政府的支持與鼓勵,這是決定從台灣撤出的主要原因。

王雲怡指出,再生能源所生產的電是乾淨的電,與其他髒的電是不同的,在世界各地,再生能源希望可以取代傳統的火力發電,解決乾淨能源的問題,考量的重點並不在於該地區的電是否充足,而是基於環保的考量。

另外,再生能源也是源多元化的重要關鍵,王雲怡表示,台灣的能源有99%都靠進口,包括石油、煤、天然氣、核能等都倚賴進口,如果面臨原料價格狂飆、甚至是無法進口時,只有1%不到的自產能源,根本不足以因應這些突發的情況,因此,提高自產能源,也有國家安全層級的考量。

王雲怡強調,雖然因為政策的不明確,英華威決定退出台灣市場,但是這樣的結果真的很可惜,從媒體的報導可以看出馬英九總統及吳敦義院長對節能減碳、再生能源政策相當關切,但是相關單位卻沒有危機感及意識,希望馬總統及行政院長吳敦義要確實的督促「對的、正確的政策」。

她進一步解釋,中國大陸每度風電的收購價格都有2.9元,比台灣的2.38元高,如果收購價格的條件好,自然就可以吸引業者進來投資。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