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如何繼續 考驗馬總統

2013/05/29

馬總統期盼年金改革能趕在立院本會期之內完成。國民黨立院黨團也信誓旦旦的對外表示,各項年金改革大方向,國民黨團及行政、考試兩院都已經達成共識,一定要在七月底立院臨時會中完成修法。

不過事情或許沒有黨團幹部想得容易。國民黨立委孫大千就表示,現在經濟還沒復甦,年金改革推動的時機根本不對,加上政府提出的改革方向,完全都是在規避政府應盡的責任,開源節流的工作,全部轉嫁給被保險人。這種「緊縮」的改革方式,只會讓民眾對未來的生活產生恐慌,降低消費,讓市場萎縮經濟稅退。因此孫大千認為,應該暫緩現階段的年金改革,並結合各項基金成立國家主權基金,先努力提升經營績效。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也說,別的國家改革年金只少都要三到五年,但我們的年金改革卻要倉促上路,「恐怕只是為了一個人的歷史定位而已!」,但卻會讓執政黨立委付出改革的代價,應該暫緩。

國民黨立委陳學聖也認為,年金改革不該急於這一時,不能只為了要成就某些人的歷史定位。陳學聖並說,國民黨針對年金改革,目前並沒有所謂的共識版,黨團大會中的意見,還需要與社會大眾再做溝通,因此如果黨團執意要在臨時會中將年金改革相關修法完成三讀,就算祭出黨紀,他也無法支持。

有這種聲音的還不只是區域立委,就連出身外科醫師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蘇清泉也說,一個人若同時開頭、開腳、開膛剖腹,這個人「穩死」。

立委們會這樣擔憂,當然是聽到來自社會各界的不平聲浪。公務員協會年金小組召集人李來希就批評,國民黨現在已經失控了,原本出問題的勞保幾乎沒動,軍公教卻受到波及被大砍,但軍公教的聲音,卻沒人理。

其實這次年金改革讓軍公教對國民黨感到失望,來自軍公教票倉台北市文山區的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賴士葆不會不知道,他當然了解藍營立委的危機感,但也認為對國民黨來說,年金改革是一場「失敗戰役」,無論如何都會受傷,只是要傷害降到最低,而且要已經啟動的列車嘎然停止,恐怕受傷的不只是個別立委,整個黨都會翻車。

賴士葆的憂慮其實很簡單,因為在野黨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可以好好折磨國民黨的機會。一方面堅持軍公教退撫制度一定要做出修改,但一方面又不希望國民黨能太快從年金的問題上脫身,因此不但民進黨頻頻在年金相關法案初審時出招,現在連立院臨時會的時間,都逼迫國民黨要延後二個星期,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就說,他不會為了國民黨想在臨時會中完成年金改革,就配合演出。

民進黨打拖延戰術當然有道理,因為年金改革是馬總統上任五年以來,真正會讓藍營支持者痛心的事。因此只要這個議題一直拖下去,越接近2014七合一選舉,就越增加藍營的壓力。只是民進黨也要小心,阻擋的技巧一定要拿捏,否則會被藍營反控反改革,而且如果馬總統突然就定鬆手不堅持改革,反而可以幫助國民黨搶回一些原本不願進投票所的鐵票。

反觀國民黨,改革的大旗已經揮動,現在進退之間的拿捏就充滿學問,到底是要做為了下次選舉得政客,還是為了下一代的政治下,to be, or not to be,也許馬總統的心中已經有定見。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勞工法律漏洞太多,才會讓勞工在工作職場上吃大虧居多!

經濟好的時候,勞工享受不到,經濟差的時候,卻第一個被開刀。勞工辛苦工作,政府拼命花錢,蓋蚊子館,造豆腐橋,結果錢花完,回頭跟勞工說,政府快破產了,你們的保費要增加,給付要減少。 政府要大家共體時艱,勞工不是不能接受,但是要公平,不能只要求勞工負責,卻給他一個被壓榨的環境: 企業財團,花半個人的錢,雇一個人,然後做2個人的工作國營事業,花2個人的錢,雇一個人,然後做半個人的工作政府單位,花8個人的錢,雇一個人,然後不做事,天天找勞工的麻煩。

縮減外勞配額才是對的!

勞委會職訓局外勞管理組長陳瑞嘉說,目前業者須聘請一定數量本勞,才能依本勞人數核發外勞配額,但遭勞工團體聯盟批評,雇主為多聘僱外勞,以各種理由「灌水本勞人數」。例如,將建教生、兼職打工者都算入本國勞工人數,一旦外勞配額拿到手,就立即解聘建教生、打工族,對於本勞就業毫無幫助。

勞委會規定,不得計入「雇主聘僱國內勞工人數」的7大類對象包括,1.未提撥勞退金或提繳工資低於基本工資者。2.未參加就業保險者。3.建教合作者。4.部分工時或勞保投保薪資低於基本工資者。5.重複參加勞保者。6.雇主移轉勞保證號,或退保後再加保者。7.雇主聘僱勞工有異常參加勞保情事者。

台灣法律沒規定須僱用一定年紀的人,所以僱主在鑽法律漏洞,不是用29歲以下的台灣人,不然就是用原住民或女生,不然就是以僱用外勞為終極目標!
希望勞團可以去建議政府團隊的僱主僱用勞工年齡須僱用一定年齡的人!

雇主不僱用一定年紀的勞工,政府可直接開罰雇主!以杜絕年齡歧視協會出身的雇主!

台灣雇主徵才有很嚴重的重女輕男現象
台灣以前是重男輕女現象很嚴重,台灣現在是重女輕男現象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