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宰活禽 圖利電宰業

2013/04/24
彰化雞農,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農委會在沒有配套與緩衝時間下宣布六月實施市場禁殺活禽,接著台中市府強硬下令拆除中部16家活雞盤商的集貨場。筆者質疑產地端養雞場林立早已和居民生活緊密重疊,產地居民與從業人員的移動也會散播病毒。市場禁殺活禽政策猶如一把屠刀,農委會聯合電宰商假借防疫、衛生等理由一刀砍下,砍向盤商與雞農,這是一場借刀殺人的野蠻殺戮。不僅如此也將扼殺剛萌芽的自然健康土雞產業,未來恐造成土雞市佔率降低、土雞多樣性降低,甚至是本土種消失。

回顧白肉雞垂直整合過程,1986年推動電宰,20年後產業垂直整合完成,平均養殖數從2002年四萬兩千隻成長到2010年五萬六千隻。養殖戶數則從2002年937戶降到2010年638戶,300戶被迫離開,離開原因有缺乏資金擴場、不願再冒任何價格與疾病風險或改養土雞等因素。留下來的白肉雞農替通路商代養。

傷害生物多樣性

過去自己決定的小雞種類、飼料、藥品與買家等決定權全由通路商安排。雞農的功能只剩養殖管理以達到高換肉率目標。為了這目標,養雞場須投資更高資本的空調設備營造與外界隔離的雞舍,加強化學藥物使用,落實更嚴謹的工業化管理,如此去自然的養殖環境即是當今農政官員與商人眼中具競爭力的生產環境,而雞農則成為借款為財團擴場養雞的雞奴。

我國土雞品系多樣性高,各品系具有抗病性、換肉率、獨特肉質、特殊風味與體型大小不一等特色。由於電宰設備難以應變體型大小不一的土雞,因此未來土雞配種僅剩符合電宰作業規格的雞種留下。長時間後,其他特色的雞種在無法商業化量產下將逐漸被淘汰而絕雞!電宰場門檻甚高,購買土地與設備動輒上千萬,這幾乎斷絕部分落實非工業化養殖、重視動物福利的雞農冀望建立「自己養,自己殺,自己賣」的可能性,以後消費者可選擇的土雞種類將更單一。那麼,活雞盤商與雞農有可能聯合設立電宰場也加入此遊戲嗎?很困難,因為除資金外得再具備商業企管、工廠管理、物流管理、建立市場通路等能力才可能存活。這已不是過去的養雞賣雞,而是超大型農企業以大吃小的殺戮戰場。

其實,高密度飼養、長期使用抗生素的工業化養殖與病毒突變脫不了關係,無配套的市場禁殺活禽政策,增加對雞農的剝削,剝奪消費者選擇,也傷害生物多樣性。農委會正走向謀財求利的財團,背離追求健康安全的消費者與農民。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苦劳网真是辛苦了,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初端都显出了关注,希望再接再厉

我的主页 - http://www.funnytoysgift.com/list-christmas-gifts-1.html